“两新”政策再加码,提信心促消费
在中长期内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7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简称“两新”)。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对提振信心、扩大消费具有突出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有利于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有利于持续激发投资活力,不断巩固和放大经济向稳向好态势。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日益受到市场的欢迎。
对消费者来说,很多消费品原本就到了接近淘汰的年限,现在用旧彩电换台大的新彩电,十多年的老冰箱换成了美观又省电的最新款,一台“老爷车”置换一台功能“逆天”的新能源车,由于领了䃼贴,花费比原来设定的“预算”还降了不少,何乐而不为?
消费者感受实惠,企业则从以旧换新中拿到了更多的订单,整个行业的动能也就更充沛了。
以新能源汽车制造、船舶制造为例,其具有技术密集型特点,也是我国享有一定优势而且重点发展的产业。现在更新报废标准可以提升设备安全性,也有利于助推产业向低碳环保等高质量方向发展。
前面一段时间,以旧换新政策的效果已经显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1%,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了2.1个百分点。“两新”工作对于拉动投资增长、激发消费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个突出例证是,在国内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占有率获得了显著提升。这不仅有利于汽车行业,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活跃度。
相比以往,《措施》的一大亮点是扩大了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支持范围,降低了工业等领域设备更新项目申报门槛,提高了设备更新贷款财政的贴息比例。这意味着从以旧换新政策中受益的门槛更低了,而获利者更多了。
《措施》的另一亮点在于,考虑到地方财力的局限性,此次中央将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自主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有理由相信,特别国债资金的投入有利于引导资源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消费品制造业倾斜,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特别国债资金的投入更可以缓解地方政府在推动此类项目时面临的财政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的资源用于其他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项目。
各地以旧换新政策一旦推行得力,对生态环境也是一大利好,因为相关政策鼓励回收和处理废旧消费品,这无疑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
设备更新重在从供给端提高产品质量,消费品以旧换新旨在从需求侧引导消费升级,两者相得益彰,如两翼齐飞,可以帮助我国经济练好内功。
而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可以实现跨周期的财政调节,为地方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同时优化国家的债务结构。
刺激短期消费需求,以旧换新政策的这一作用很显豁。但在国家运用宏观政策工具之后,更要看到,政策实施得力,就能够在中长期内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