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通威股份朱子涵:光伏产业迈向可持续发展,标准统一与供应链协同是关键

高秋榕
2025-11-17 08:00:01
来源: 时代财经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球性理念,其发展速度迅猛,但落地过程却充满挑战。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行业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支柱,其可持续发展不仅关乎企业竞争力,更影响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

但当行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一系列深层次的挑战也逐渐浮现——ESG标准不统一、供应链协同不足等问题正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2025年11月20日,在广东时代传媒集团主办的“影响力·时代”可持续发展创新年会现场,广东时代传媒集团将联合通威集团,延续供应链ESG管理倡议力量,联合打造“供应链ESG管理倡议”成果展示与扩容仪式,与倡议发起方共同推动产业链协同,共建行业生态与国际影响力,为其他行业提供一份可供参考的“行动指南”。

近日,通威股份首席可持续发展官朱子涵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但目前存在标准不统一等难题,各方联合发起倡议、共同研讨,找到形成共识的解决方案,这是解决目前行业痛点的方法之一。对部分光伏企业而言,供应链ESG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通过供应链ESG管理倡议(SCSI),光伏企业之间相互学习,可以更好地对供应商进行全面审核,构建供应链ESG生态。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统一标准:从理念共识到行动指南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球性理念,其发展速度迅猛,但落地过程却充满挑战。朱子涵指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落地过程中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会给企业带来困扰,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

时代财经了解到,ESG标准可以分为披露标准和评价标准。当前国内的ESG信息披露标准主要分为四个主要层次,除了主要针对上市公司的证监会和交易所层面的强制性披露标准,还包括国家标准体系、部门规章与行业标准、市场指引与最佳实践等。

但在评价标准方面,目前仍是百花齐放的状态。朱子涵表示,这种差异性值得鼓励,比如在不同场景下的评价标准可以有所区别,但大的方向是把形成共识的理念逐步落地为可供参考的行动指南。

朱子涵认为,通过举办行业活动进行研讨,是推动ESG标准逐步统一的有效途径。这需要找到有同样理念的合作伙伴,通过充分的调研找到形成共识的解决方案,并在对外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检验。“如果这个标准可以站得住脚,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应用,纳入更多的企业共同建设,真正推动可持续发展落地行动。”

在形成符合中国产业现实的本土化ESG标准体系的过程中,亦可推动提升中国在国际ESG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大部分ESG标准是海外组织提出来的,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反过来影响他们,就相关的ESG标准进行研究探讨,引导共同找到最终统一的解决方案。”朱子涵说道。

构建供应链ESG生态

“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已经从原来的单点关注(如终端的组件出口商)扩大到整个光伏产业链,主材、辅材等环节都在关注可持续发展,”朱子涵表示,对于出口海外的光伏企业而言,大家需要共同跨过这个门槛,如果有合作伙伴因为能力或者布局的缺失被拦在门槛之外,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都会受阻。“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做得怎么样,还要关注行业里的薄弱环节。”

朱子涵指出,光伏产业链上的企业处在不同的环节和领域,技术特性存在差别,ESG设置的门槛要相对合理,应当根据供应链的平均水平进行标准制定,而不是以某个环节的标准去要求整个供应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行业的ESG标准存在差异,如传统能源行业在环境方面着重于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及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新能源行业则更关注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科技行业则困难面临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公平性等挑战,在社会方面需要确保技术应用符合社会伦理道德;金融行业因其特殊的系统性影响,在公司治理上要防范金融风险,保障投资者和储户的利益。

朱子涵认为,光伏行业的ESG标准不能照搬其他行业的要求,需要对行业有充分的了解,并进行评估。“行业的标准不是为了拦住某一个企业,而是为了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标准的制定也是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它予以企业指引,倒逼薄弱环节的企业进行提升,这就需要提出现实、有效的路径,设置阶段性目标,共同建设供应链ESG生态。”

近年来,光伏行业面临严重的“内卷式”竞争,构建可持续发展优势或能帮助光伏企业创造差异化价值,跳出同质化竞争。朱子涵指出,这需要光伏企业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整个企业的管理、投资、运作的过程中,就像通威股份构建以“低碳、绿色、负责任”为核心的光伏供应链体系一样,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产品创新,为产品注入可持续元素,既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又助力企业及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朱子涵认为。

今年6月,通威股份联合12家龙头企业发起供应链ESG管理倡议(SCSI),推动构建兼具科学性和包容性的供应链ESG评估标准体系。

而参与SCSI的企业数量与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在11月20日的扩容仪式后,SCSI将扩容至21家。朱子涵表示,“目前SCSI属于起步阶段,但我相信‘鲜花盛开,蝴蝶自来’,我们把倡议的管理模式、决策机制等做得更完善、更公正、更透明,自然而然就能吸引更多企业的加入。”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从舶来品到国民果,央视新闻携手良品铺子见证“大果崛起”
协鑫集成发力:EcoPower Mate 开启高耗能场景绿色能源新篇
汉口银行推动武汉离境退税持续升级 首批“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正式落地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