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释放积极信号,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
寻找新动能,官方鼓励建设“好房子”是一个信号。
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此前,在7月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介绍下一步我国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他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市场处于调整过程。同时,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在持续推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在这次发布会上,这一段话非常重要。韩文秀表示,我国房地产市场规模大、牵涉面广,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系统性影响,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消除过去“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的模式弊端,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融资、财税、土地、销售等基础性制度。
综合来看,现在决策层面对房地产业的判断就很清晰了。一是房地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宏观经济的运行,绝非无足轻重;二是当下尽管遇到困难,但房地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三是旧模式已不可持续,需要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
房地产业的旧模式不可持续,这已经是一个共识,但明确指出,要消除“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的模式弊端,来自官方的这种定调应该说此前并不多见。
房地产行业风行一时的“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模式,究竟暴露了哪些弊端?
体现于房企,就是债务风险集中、盈利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薄弱。
在这种模式下,房企高负债运行,必须不断推出新房,以求快速销售、回笼资金。如果遭遇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销售情况不理想,或者利率上升,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就空前巨大,资金链可能因此而迅速断裂。
反映到消费者身上,一方面,房价过高使得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难以承受,另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高周转,部分企业可能会忽视房屋品质和售后服务,甚至产生安全隐患,这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损害。
宏观层面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同样不能忽视。高杠杆、高负债模式将引诱金融等资源向房地产领域过度集中,不但会形成市场泡沫,挤压其他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企业的偿债能力一旦下降,还可能导致违约风险增加,从而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不小冲击。
摒弃旧模式,寻找新动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房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这一指导思想为房地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即要从传统的增量开发模式向存量盘活和质量提升转变,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同时,政策还鼓励创新融资模式、加强产业链整合等,以推动房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摒弃旧模式,当务之急,有关部门需要运用各种工具引导和帮助房地产企业降低财务风险。
寻找新动能,官方鼓励建设“好房子”是一个信号。
这意味着,整个行业需要更加注重房屋的质量、居住体验以及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房地产相关企业如果在这些方面表现突出,就会受到市场的欢迎和金融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也就不必担心未来没有发展空间。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