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民企不要在制造业“内卷”,生产性服务业还可盘活商业地产

阿力米热
2025-10-31 07:00:01
来源: 时代周报
生产性服务业是GDP的最大增长极

2025年,中国GDP预计将达140万亿元左右。十四五期间,全国GDP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一年GDP总和,超过世界经济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如此庞大的家底,靠什么支撑?制造业无疑是核心支柱。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5年位居世界首位,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全球第一,汽车产销量更是连续16年稳居全球榜首……

站在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十五五”中国经济有哪些新的增长点?

近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新服务、新突破、新生态——金融创新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常务副主席黄奇帆表示,近十五年,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达全球30%以上,但与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却相对滞后。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常务副主席黄奇帆 图源:时代周报阿力米热/摄

在此背景下,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不应将视野局限于制造业本身,应抓住机遇,布局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不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资金,也不是所有市场主体高度‘内卷’、过剩,而是可以各得其所,在这个意义上,生产性服务业应该是民营企业大展宏图的地方。”黄奇帆说。

有巨大发展空间

简单来说,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行业。

在国家统计局分类中,生产性服务业包括10个大类、35个中类、171个小类。它不直接生产具体的产品,而是为工厂和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物流、金融等高附加值的软服务。

例如,微软并不生产电脑硬件,而是专注于操作系统和软件生态;华为也将大部分手机、基站、汽车等产品的制造环节交由专业代工厂,自身聚焦于技术研发、品牌运营与产业链协同。

图源:图虫创意

黄奇帆表示,当今世界,所有高端装备及终端产品的价值,50%可能是硬件制造的价值,还有50%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服务价值。

他算了一笔账:比如一部手机卖了7000元,可能3000多元是硬件制造的价值;还有3000多元是软件、操作系统、芯片内置的程序和各种专利体现的价值,拆开来,这些服务是看不见的,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产品的灵魂。

不过,尽管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时代周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从1980年的10%升至2024年的28%左右,成为带动中国GDP最快发展的板块。2020年至2024年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长率约为12.1%,远超GDP年均增长5%。对比其他国家,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约为50%。

“换言之,如果想要GDP增长快一点,必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黄奇帆说。

生产性服务业可带动数千万人在写字楼就业

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路径时,黄奇帆认为,独角兽企业是推动该领域成长的重要孵化器。

据了解,美国股市约20万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市值中,大部分来自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苹果、微软等七大科技巨头,本质上都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链头企业。

而在中国,独角兽企业虽快速增长,但整体竞争力不足。《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372家,总估值超过1.2万亿美元。其中,11家超级独角兽企业贡献了超四成估值,合计估值达5385亿美元。

这意味着,培育和壮大独角兽企业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与此同时,在中国现有的独角兽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2.72%,显示出其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

图源:图虫创意

“民营企业不要光在制造业窄窄的行业里挤,而要在生产性服务业赛道中展开。”黄奇帆说。具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包含研发设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货物运输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等10大类别。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贡献了中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这些高素质人才在传统制造业中难以完全吸纳,而生产性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恰好为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开辟了新天地。

从载体来看,遍布各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园区和写字楼集群,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理想的发展空间。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等智能平台不仅服务于金融业,也在向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延伸。

黄奇帆补充说,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发展,预计将带动数千万人在写字楼就业,这不仅有助于消化商业地产存量,更能通过产业升级缓解当前写字楼市场的供需矛盾。

黄奇帆认为,“十五五”期间,若民营企业能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将有望成为推动GDP增长的强劲引擎。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融入现代消费生活 浦发故宫文化主题卡的传承与创新
息差压力下的“韧性增长”:苏州银行2025年三季报释放高质量发展信号
浙商银行三季报出炉:坚持“质量优先、规模适度”,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广深三季报出炉:深圳GDP增长5.5%,广州新兴产业增长迅速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