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鸭脖大王”自救,18个月砸3亿广告费,还在商场开起卤味超市?

吴嘉敏
2025-10-28 22:39:40
来源: 时代财经
传统卤味进入调整洗牌期,绝味食品也要创新“自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长沙卤味一哥”跨界开便利店?

近日,“绝味鲜卤”全国首家卤味门店在长沙湘江世纪城方圆荟开业。据多家零售领域垂直媒体报道,该门店是“鸭脖大王”绝味食品最新推出的卤辣美食集合店,门店集零售与餐饮功能于一体。

时代财经通过查询小程序发现,这家门店90余款SKU中,大部分是绝味鲜卤“经典风味”“甜辣卤香”“卤辣零食”等卤味产品,另有部分零食、烘焙糕点、果饮等品类。

与传统绝味鸭脖门店以柜台售卖的模式不同,这家门店开在购物中心,有购物手推车、自助结算机,卤味的销售方式,也从传统的称重计价,改为盒装明码标价,每盒卤味定价多在9.9元至30元区间。

根据时代财经梳理的公开资料,尚未发现绝味鸭脖与绝味鲜卤两个品牌有直接关联。

10月27日,绝味鲜卤门店工作人员告诉时代财经,“我们不属于绝味(食品),只是从绝味工厂订购卤味产品进行销售”。随后,时代财经致电绝味食品官网客服,其回应“绝味鲜卤”门店目前由外部团队独立运营,属该团队的创新尝试。同日,时代财经就上述问题发函绝味食品,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在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看来,由外部团队运营该业态,是绝味食品在传统鸭脖生意的商业模式上,积极求变的信号之一。

绝味食品的创始人戴文军是湖北人,2005年他在长沙南门口开出首家绝味鸭脖门店,初期凭借加盟连锁为主体的扩张模式,绝味食品迅速从区域品牌成为全国卤味巨头。2017年,他带领绝味食品,靠卖鸭脖敲开了上交所大门,成功上市。

如今,传统卤味零售行业从高速增长期进入调整洗牌期,曾经的“鸭脖大王”也早已开始创新“自救”。

“卤味一哥”涉足便利店

绝味鲜卤与绝味鸭脖有着完全不同的品牌形象。

绝味鸭脖是红色LOGO,绝味鲜卤的LOGO则为绿色调,门店形象和选址也存在差异。一直以来,绝味鸭脖大多以街边小店或商场柜台的形式出现,而绝味鲜卤的这家门店开在商场,门店面积也是普通绝味鸭脖门店的数倍。

值得一提的是,绝味鲜卤曾在宣传配文称“你看我几分像从前”等,让消费者顺理成章地联想到绝味鸭脖。

绝味鲜卤门店宣传。图源:某社交平台

为厘清二者关系,时代财经分别致电绝味鲜卤门店与绝味食品官方客服。绝味鲜卤门店工作人员解释称,“我们不属于绝味(食品)”,门店虽以卤味为主打,但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至于两个团队的具体合作模式,店员表示并不清楚。

绝味食品官网客服则回应,长沙新开的绝味鲜卤超市门店,由合作团队独立运营,属于该团队在特定区域的创新尝试,目前暂未开放加盟。

绝味食品与绝味鲜卤或为品牌授权关系。时代财经查询发现,“绝味鲜卤”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认证主体为长沙新启望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启望”),商标名称显示为“绝味”,而这一商标的所有权归属为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商标有效期至2031年6月13日。

天眼查信息显示,新启望成立于2025年3月31日,注册资本20万元,所属行业为商务服务业。该公司还对外投资了长沙阿启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启食品”),持股比例80%。阿启食品成立于今年8月,注册资本10万元,主营农副食品加工。

张毅认为,绝味食品选择让外部团队运营该业态,一方面是为实现品牌专业化运营,避免因拓展多SKU分散主业精力与资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传统单一产品门店盈利承压,商业模式到了必须变革的关键节点。

他进一步举例:“这和北京烤鸭店兼售其他京味菜品的逻辑类似,是市场竞争下的无奈选择。”张毅强调,成败关键取决于供应链管理优化、成本控制及非核心品类的竞争力构建。

绝味鸭脖卖不动,18个月砸下3亿广告费

对于“传统卤味一哥”绝味食品来说,卤味行业竞争白热化、消费需求结构分化背景下,光靠街边店卖鸭脖就能赚大钱的时代早已过去。

财报显示,近两年绝味食品业绩增长略显乏力。

10月28日,ST绝味(603517.SH)发布2025年三季报,截至9月30日,绝味食品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60亿元,同比下降15.04%;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下降36.07%。2024年,绝味食品营收同比减少13.84%至62.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下滑34.04%至2.27亿元。

卤味食品生意不好做,但绝味食品仍在争取更多年轻人的青睐,并在营销端保持激进投入。

2024年,公司整体营收下滑的同时,销售费用却增加至6.67亿元,同比增长23.31%。其中,广告宣传费由上年同期的1.30亿元增至2.17亿元,增幅达67%。2025年上半年,绝味食品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20%至2.83亿元,但广告宣传费仍从上年同期的0.78亿元增至0.92亿元。

从消费端来看,绝味食品也的确在不断整活。

2024年7月,绝味食品官宣范丞丞担任全球品牌代言人。同年,其对外宣告跨界茶饮赛道,在部分门店推出卤味配奶茶的组合套餐,饮品价格直逼蜜雪冰城。今年4月,在团播火爆的背景下,绝味食品与团播领域头部MCN公司OST传媒合作,推出“绝味鸭脖20周年”专场直播;今年9月,绝味食品还与茶饮品牌益禾堂推出“益起啃鸭脖”限定活动。

近两年,绝味食品还赞助了多个音乐节、露营等活动。今夏热播剧《许我耀眼》播出,绝味鸭脖官方社交账号也认领了相关产品信息。今年7月,绝味食品推全新店态“绝味Plus”;10月,绝味食品接入美团闪购,将其首家Plus门店的营业时间延长至23时,瞄准年轻群体夜间零食需求。

绝味鸭脖官方社交账号认领《许我耀眼》剧中产品。

卤味行业内卷,绝味也需要“自救”

绝味食品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整个卤味行业步入调整期的缩影。

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卤味品类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卤味市场规模同比增速仅3.7%,达1573亿元。截至2025年4月,全国卤味门店超24万家,从头部连锁到夫妻店、路边摊的多元化格局加剧内卷。

“头部企业增长乏力、门店收缩,标志着行业从高速增长期进入深度洗牌期。”张毅对时代财经表示。

他认为,行业陷入当前困境的核心原因在于:一是竞争加剧,标准化生产与渠道体系带来的扩张红利消退,新老玩家扎堆挤压市场;二是消费需求变革,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上升,“卤味刺客”标签影响购买意愿,且年轻群体对健康、个性化的要求更高;三是加盟模式隐患,低门槛导致门店管理失控,食品安全等问题削弱品牌信任,叠加行业创新力度不足,共同引发增长瓶颈。

作为卤味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绝味食品一度陷入闭店困境。财报显示,从2023年底至2024年6月底的半年间,绝味食品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总数净减少900余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绝味食品还因财务披露违法违规等问题被“戴帽”。相关公告显示,因2017-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经计算涉事期间合计少计营业收入约7亿元,绝味食品被湖南证监局处以400万元罚款,董事长戴文军等3名高管合计被罚450万元。公司股票因此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由“绝味食品” 变更为“ST绝味”。

消费分化的趋势下,消费者是否还愿意为这家老牌卤味巨头买单,仍有待时间检验。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万亿央企中国移动换帅:70后通信老兵接棒,曾推动4G门槛降低的杨杰卸任
八马茶业港股上市AB面:资本热捧股价狂涨86%,但业绩却增不动了,加盟商也在减少
涨停!澄星股份业绩大增背后,5.77亿元存货仍存减值隐忧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