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弘控股年报出炉:食品主业同比增9.28%,以稳定分红践行市值管理

郭少圳
2024-04-24 20:43:08
来源: 时代财经
畜禽农牧板块,广弘农牧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猪周期持续底部震荡,养殖行业严控成本,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广弘控股(000529.SZ)却在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实现了包括生猪养殖板块在内的大食品主业的稳扎稳打,以稳健增长的态势抵御行业下行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弘控股于4月24日晚发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亿元,剔除教育书店及解决同业竞争带来的重组收益等因素,同比增长9.28%;实现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剔除上述影响因素,同比增长14.01%,展现出大食品主业稳健的增长态势。同时,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204.06万元,连续五年为正,截至去年底有息负债率(带息债务与资产总额的比例)仅为39.47%,展现出健康良好的财务状况。

在主业实现较好经济效益、维持良好现金流的同时,公司也以稳定而持续的分红回报投资者。最近三年累计分红占比(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三年年均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53.96%,近三年股息率(基于最新收盘价)在2.5%左右。分红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工具,较高的分红水平也体现了广弘控股这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正以实际行动响应政策、积极践行市值管理,促进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共同成长。

规模稳健增长

202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生猪养殖行业陷入低谷。面对困难形势,公司深度践行“1213”战略目标,即聚焦食品产业1个方向、深耕“食品冷链、畜禽农牧”2大业务板块,紧扣“提质增效”1条主线,力争“产业规模、经营质量、科技创新”3大突破,业务发展稳中有进。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一港四基地”格局的搭建,以6500万元竞拍成功食品冷链智慧港项目地块,为推动食品冷链智慧港落地建设及运营打下坚实基础;兴宁广弘生猪产业园项目基本完成主体建设及设备安装,年内试运营;河源国鸡种业基地项目采用“分段施工、分段交付、分段投产”模式,成功克服人员流动大、防疫管控难等问题,顺利移交父母代区域,承接狮山基地产能转移,实现当年投入、当年产生效益。

从板块来看,在食品冷链板块,面对低迷的猪肉市场,广弘食品加快调整库存商品结构,提高库存商品周转率,加大牛羊肉购销力度,冻品贸易实现营业收入24.33亿元,同比增长9.33%。广弘食品还充分发挥广弘冷链品牌和管理优势,探索出一条高效拓展的发展路径,在总结管理输出经验的基础上,加大管理输出力度,与吉星冷链签订冷库合作经营协议,新增冷库库容1万吨,截至2023年底自营和管理冷库规模超8万吨,以高效扩张的方式实现了冷库规模翻番,进一步夯实冷链产业基础。

畜禽农牧板块,广弘农牧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惠州基地成功进入知名猪苗供应商名单。同时,广弘农牧采用轻资产模式运营海丰基地,开拓肉猪养殖业务,在猪周期运行至低谷期成功抵御市场风险,海丰基地业绩达到预期效果;在积极总结“海丰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广弘农牧租赁了韶关乳源母猪场,延伸生猪养殖产业链。今年一季度,乳源基地顺利投产运营,并从惠州基地调入种猪、仔猪,目前场内存栏二元种猪2300头,肉猪1500头。乳源基地是广弘控股生猪养殖产业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达产后可实现年出栏肉猪5万头,将有效提高公司生猪养殖板块整体生产竞争力、创利能力与市场份额。

规模的持续扩张也带来了稳步增长的业绩与持续健康的财务状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亿元,剔除教育书店及解决同业竞争带来的重组收益等因素,同比增长9.28%;实现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剔除上述影响因素,同比增长14.01%。截至2023年底,公司总资产为70.02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1.38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4.16%。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经营性现金流则反映了企业从事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可衡量企业的经营能力、造血能力及盈利质量。2023年,广弘控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204.06万元,连续五年为正,在当前生猪养殖行业处于猪周期低谷的背景下,公司展现出了良好的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从资本结构来看,截至2023年底公司有息负债率仅为39.47%,近三年有息负债率平均值仅为15.84%,持续保持健康稳健的财务状况。凭借充裕的现金流及较低的负债率,公司也实现了韧性发展、穿越周期。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主营业务稳扎稳打的广弘控股近年来也以稳定而持续的分红回报投资者。年报显示,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年度分红金额为8756.85万元,分红率高达41.14%。另据统计,公司三年累计分红占比高达53.96%,近三年股息率(基于最新收盘价)在2.5%左右,在农林牧渔之养殖板块、食品饮料之食品加工板块(申万行业分类)均居于前列。

事实上,分红也是上市公司实行市值管理的重要工具,尤其是今年以来央国企市值管理成效与考核受国资委频繁“点题”。对包括央国企在内的上市公司而言,保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可增强投资者信心,也能提高投资者对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认可度。

从国企改革的层面来看,市值管理也是国企改革的重要一环。市值管理考核的全面推开,有望引导央国企更加重视公司内在价值和市场表现,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对广弘控股来说,此前剥离图书发行业务、聚焦大食品主业,是公司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实践,而当前通过常态化分红等市场工具践行市值管理,则是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望在经营质量、价值创造与市值管理方面实现良性互动。

夯实经营质量

高质量发展已成经济发展主心骨,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广弘控股也实现了较高的经营质量。

以畜禽农牧板块为例,广弘农牧建立完善了重大疾病监测和防疫体系,建立覆盖全流程的标准化体系,实施批次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该公司还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降本意识,强化降本效果跟踪,在生产端创新生产流程,实施灯带管理,待配母猪发情率大幅提高,减少能繁母猪空产期。

农以种为先,优质种猪是保障现代化生猪养殖的基石,高品质种猪的引进也为广弘控股生猪养殖板块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今年一季度,广弘农牧兴宁基地成功引进蓝耳双阴种猪。本次引进的蓝耳双阴种猪全部经过广弘农牧生产基地专业人员的严格挑选,装运前经过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非洲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等项目的全面检测,在确定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中蓝耳抗原抗体双阴性)、猪群状态为健康后才安排装运,引种工作全程采取高级别生物安全防护的运输模式。广弘农牧工作人员对引种过程所有环节都进行了事先演练,提前制订好各种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确保了引种运输装卸过程的顺利完成。在广弘农牧的周密部署、全体引种人员的严密配合下,首批引种的高品质种猪陆续抵达兴宁基地,将在隔离完成后投入生产,为广弘控股生猪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广弘控股生猪养殖的核心指标PSY在26左右,高于国内同行平均水平,已接近业内龙头企业的PSY值,展现出良好的生猪养殖效益与经营质量。

同时,南海种禽不断规范饲养管理规程,广弘3号小白鸡父母代产蛋率最高达93.96%,取得了一定突破。今年一季度,南海种禽河源基地孵化中心成功投入运营,鸡苗孵化成绩优秀。经过前期的试验运行与设备调试,孵化中心在2024年一季度共入孵四批种蛋,数量约30万枚,全新的孵化设备在精准数控调节下,营造出最佳温湿度的孵化内环境,大大提交了种蛋的孵化率和健苗率。

以科创驱动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近期频频受政策扶持,也备受整个市场的关注,信息化、智慧化、研发突破与人才储备等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在过去的2023年,广弘控股在这方面也可圈可点。

据悉,公司实施了信息化驱动,力图打造智慧企业。公司业财一体化系统已全面铺开,通过联通业务和财务数据,推进嵌入式指标预警,为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效率;广弘食品创新运用自动冲霜装置,有效提高制冷设备自动化和节能降耗水平;广弘农牧打造AI远程售猪系统,实现全过程可追溯,为客户提供远程购猪整体解决方案;南海种禽运用智能传感器、监控摄像头、数据采集终端等智慧养殖设备,综合自动喂养系统,提高饲养效率;粤桥公司加强冷库智慧仓储管理,完善“统筹控场+互联网”布局,打造智慧园区通行场景,合力实现安全生产经营。

种禽养殖方面,南海种禽科技优势持续增强。该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广弘3号小白鸡品种审定工作,并加强胡须鸡配套系改良工作,提高商品代胡须鸡生长速度。同时,该公司开展了南海麻鸡新配套系研发,培育出“南海麻”新品种,并谋定长期定制化育种合作意向。

今年一季度,南海种禽在科研创新领域取得了卓越成果,成功申请并获批一项发明专利以及四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种鸡禽白血病遗传抗性选育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在“优良微生物资源在畜禽健康养殖中应用技术推广”项目中,南海种禽斩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今年一季度,南海种禽通过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连续两年入选“粤字号”品牌名目。专利、奖项及资质的认定,不仅提升了南海种禽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竞争力,更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科创的背后还有人才的加持。今年一季度,南海种禽成功引进了一位具有深厚育种经验和卓越专业知识的博士——甘建伉,为公司育种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思路,极大推动了公司育种工作的进展。与此同时,南海种禽也积极寻求与国内外顶尖专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今年2月末,该公司邀请了美国佐治亚大学的Zavala教授及其团队,就禽白血病等前沿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以畜禽养殖、食品冷链为一体的大食品产业为核心,以“一港四基地”为抓手,依靠科技赋能,积极布局食品工业,并合理运用资本运作工具,为企业快速发展赋能,大力提升绿色食品产能和种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国际金价回调叠加五一假期,黄金消费迎来黄金周,沉迷黄金的还是中老年人
贵州茅台6年4次换帅,“技术派”回归,张德芹的挑战是什么?
领跑高端咖啡赛道,星巴克中国Q2利润率环比增长,上线27款新品“卷”研发
第五轮券商并购潮起:国联+民生冲击首单,规模有望跻身券业前二十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