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股份2025年三季度实干提质:扣非净利大增13.87%,稳健经营提升发展成色
红棉股份始终锚定主营业务价值创造,核心盈利能力持续释放。
10月30日,红棉股份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面对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公司始终聚焦核心业务深耕,以精细化运营夯实盈利底盘,在扣非净利润增长、战略版图拓展等维度呈现亮眼表现,既彰显出强劲的经营韧性,也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核心盈利韧性凸显,扣非净利增速亮眼
2025年前三季度,红棉股份始终锚定主营业务价值创造,核心盈利能力持续释放。
公司盈利表现鲜明呈现“质量优于规模”的特征。报告显示,红棉股份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696.59万元,同比增长10.22%;拉长至前三季度,这一指标攀升至7716.93万元,同比增幅达13.87%,远超归母净利润0.78%的增速,剥离非经常性损益的短期影响后,这份增长更真实印证了公司主营业务的扎实韧性。此外,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 6.79%,稳健增长势头得以延续。
这份增长的“含金量”,更由多项运营细节提供坚实支撑。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大幅增长261.92%,主要源于优质客户银行承兑汇票收取增加,既优化了客户结构,也为营收稳定变现提供可靠保障;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05.35%,预收货款与促销费用按合同有序推进,侧面印证市场对公司产品与服务的高度认可,为后续营收转化、盈利延续埋下伏笔。
与此同时,红棉股份总资产稳步增长 2.57%,三季度末规模已达36.65亿元,实现“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 并行,进一步夯实企业长远发展的资产基础,为资源整合与战略投入提供有力支撑。
战略布局精准落地,业务版图持续拓展
在巩固核心盈利的同时,红棉股份亦着眼长远,通过关键战略动作完善业务版图,为未来增长培育新动能。
作为公司战略升级的关键抓手,全资子公司广州华糖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华糖食品”)在三季度多点突破。其液体糖项目已正常生产,形成多品类生产能力,可与现有精糖生产线共用工艺降本,且已与多家企业接洽,推动液体糖在饮料、烘焙等领域规模化应用,有望成新业绩增长引擎。
在业务拓展的同时,华糖食品亦同步推进内部能力升级,数字化转型近期继续迈上新台阶。近期,华糖食品成功斩获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三级(稳健级)认证。该认证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公布,标志着其在数据资产化管理、数字化运营上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为长远创新发展筑牢数据根基。
从核心支撑能力来看,华糖食品的技术与市场优势进一步巩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依托省市两级技术研发中心,制糖工艺国内领先,是全球及国内知名食品企业主要食糖供应商,年营收近20亿元,为红棉股份筑牢业绩基本盘。在市场渠道建设上,红棉股份联动华糖食品的资源优势发力电商渠道,借助其品牌积淀与客户资源拓宽市场,打开营收增量空间。
2025年10月31日-11月4日,华糖食品携“红棉”“廣氏”“五羊”“双喜”四大品牌亮相第138届广交会,以七十年制糖工艺和非遗广府风味产品展现民族品牌魅力,深化国际化战略,推动品牌出海与业务协同。
值得一提的是,红棉股份持续深化“外延突破”战略,通过新增联营企业、深化与亚洲食品的协同等动作,进一步完善食品饮料领域产业生态,核心竞争力得到持续强化。
股东权益坚实守护,责任担当持续彰显
除了经营层面的突破,公司对股东权益的维护同样扎实有力。红棉股份年初推进的“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的股份回购方案,已于2025年4月顺利落地,累计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1813.59万股,成交总金额超5500万元,以扎实行动守护股东利益。此次股份回购方案的圆满实施,既是红棉股份对自身经营前景的坚定信心,更向资本市场传递出“与股东共成长”的核心态度。
站在2025年三季度的节点回望,红棉股份以核心盈利的稳步增长、战略布局的精准落地,展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展望后续,公司将继续以主营业务为核心,深化精细化运营,同时依托亚洲食品整合后的协同优势,探索饮料板块与现有业务的联动空间,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培育新增长极。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