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深市四子”合体秀肌肉: 去年累计净赚147亿,全面加速推进“第三次创业”

2025-04-24 19:46:40

4月23日,招商局集团携手旗下招商蛇口(001979.SZ)、招商港口(001872.SZ)、招商公路(001965.SZ)和招商积余(001914.SZ)等4家深市上市公司,以“创新驱动,创建一流”为主题,召开集团深市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

4月23日,招商局集团4家深市上市公司召开集体业绩说明会

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宋嵘表示,2024年,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招商局集团坚持稳中求进,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推动旗下各上市公司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招商蛇口等四家深市上市公司经营保持稳健态势,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249.62亿元,归母净利润147.17亿元,分红66.91亿元。

具体来看,招商蛇口等4家深市上市公司均交出一份稳健答卷。

招商蛇口副总经理伍斌介绍,2024年,招商蛇口以“精进”作为贯穿全年的关键,在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把重资产业务做精、轻资产业务做大,防控债务风险,推动公司实现由重入轻、由量转质的发展。

2024年,招商蛇口开发业务基本盘保持稳定,实现签约销售金额2193亿元,销售排名站稳行业第五;以系统性升级的产品管理体系实现住宅产品力跨越式突破,研发打造“3+1”全新产品系;代建业务新签约规模、代建综合能力、代建产品力均跻身行业TOP10。

2024年,招商蛇口实现营业收入1789.4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0.39亿元。截至2024年底,招商蛇口总资产8603.09亿元,归母净资产1110.07亿元。招商蛇口充分利用股份回购、现金分红等措施与全体股东分享公司经营成果,上市以来每年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40%,2024年分红率达到45%,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达389.97亿元。

伍斌表示,2025年,招商蛇口将在稳住开发业务基本盘的同时,持续精进,提升资产运营能力,同时加大轻资产业务拓展力度,通过代建、运营、物业服务组合出击,创新合作模式,积极探索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打造“高质量开发商+高品质服务商”。

招商港口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

2024年,招商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515.9万TEU,同比增长8.3%;完成散杂货吞吐量12.6亿吨,同比增长0.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1.31亿元,利润总额101.3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5.16亿元,同比增长26.4%,创历史新高。

招商港口首席运营官、总经理陆永新表示,2025年,公司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增强战略信心和战略定力,坚持以全球布局、精益运营、创新升级三轮驱动,全力以赴抓改革、谋创新、促发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招商公路同样取得亮眼表现。

报告期内,招商公路实现营业收入127.11亿元,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达1591.69亿元,双创历史新高;实现利润总额64.18亿元,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位居行业前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0.46%,资产负债率降至44.22%,展现出优异的财务健康度和抗风险能力。截至2024年末,招商公路市值突破950亿元,创历史新高,成为沪深300指数唯一公路成分股。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招商公路通过成功并购优质资产和发行亳阜REITs,打通“募投管退”全链条,实现“主业筑基+资本运作”双轮驱动,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招商积余2024年实现规模、效率、效益的均衡跃升,交出一份兼具稳健性与成长性的年度答卷。

报告期内,招商积余实现营业收入171.72亿元,同比增长9.8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40亿元,同比增长14.24%;毛利率同比提升0.40个百分点至11.96%。

夯实发展根基的同时,招商积余以“服务延伸+场景创新”为引领,提升平台增值服务与专业增值服务的服务能级,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报告期内,招商积余聚焦提质增效,深化品质革新,持续提升服务力,并通过数智赋能管理激活内生动力,推动精益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面对内外部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和行业风险的挑战,招商局集团将积极推动旗下各上市公司积极应变,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努力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围绕主业开展细分业务的多元化布局、提升穿越周期能力,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产研融合发展、持续改革创新,实现稳健、长远、高质量的发展。

“招商局集团正全面加速推进‘第三次创业’,着力打造‘微笑曲线’和‘马利克曲线’,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宋嵘表示,招商局集团将锚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持续为百年央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