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徽商银行2024年度业绩:规模、效益、质量协同增长,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截至2024年末,徽商银行资产总额达到20137.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76.09亿元,增长11.49%。
2024年,徽商银行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资产规模突破2万亿元,存贷款增速均实现双位数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正增长。
徽商银行取得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不仅显示出该行强大的发展韧性,也彰显了该行在复杂经营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
徽商银行始终将风险防控摆在突出位置,在业务拓展中,始终坚持审慎经营原则,平衡好发展与风险的关系,筑牢可持续发展安全屏障。截至2024年末,徽商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27个百分点,高质量发展底座持续夯实。
作为省属金融企业,徽商银行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围绕转型发展目标,深入实施行党委“九大提升工程”,系统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徽商银行表示,过去的一年,始终勇担使命,创先争优,推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助力“三地一区”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作出了应有贡献。
规模站稳2万亿台阶,资产质量大幅跃升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徽商银行去年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的成绩单。
截至2024年末,徽商银行资产总额达到20137.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76.09亿元,增长11.49%,其中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0021.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79.43亿元,增长14.64%。客户存款总额为11389.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88.08亿元,增长11.65%。
在商业银行经营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徽商银行展现了较强的经营韧性。2024年,徽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71.28亿元,同比增长2.10%,实现净利润159.17亿元,同比增长6.18%,经营业绩再创新高。
有效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生命线”。徽商银行表示,2024年,该行有效落实重点领域风险管控,通过加大清收处置等措施,确保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截至2024年末,徽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8.7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4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9%,较上年末下降0.27个百分点。拉长时间来看,徽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四年实现“双降”,资产质量已经处于商业银行前列。
徽商银行高度重视合规文化建设,致力于构建“人人讲合规、事事守规矩”的良好合规生态。为此,该行通过成立专班,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开设网络专题培训班等方式,持续打造徽银合规大讲堂系列培训品牌。同时,该行通过展示违规行为的典型案例,聚焦风险易发薄弱环节,让员工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自觉遵守合规规定,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
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作为扎根安徽的地方金融主力军,徽商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广大民众”的市场定位,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近年来,该行不断加强产品创新能力,深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制造业、民营企业、绿色贷款和涉农贷款等重点领域贷款快速增长。
截至2024年末,徽商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近1800亿元,同比增长8%;共支持民营企业近25000户,同比增长20%。2024年,该行民营企业贷款投放额在全部对公贷款投放中的占比首次超过一半,较上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2024年末徽商银行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43.99亿元,较年初净增238.8亿元,增速18.3%,居安徽省同业机构前列;户数26.72万户,较年初净增5.74万户;平均贷款利率较上年降低0.44个百分点。
科技金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徽商银行坚持将做好“科技金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科技金融首位特色,积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据了解,徽商银行持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服务力度,依托“1+5+N”的总分支三级科技金融组织架构,围绕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推进产业链批量化对接服务。截至2024年末,徽商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814.69亿元,较2024年初净增219.09亿元,增长36.78%。
此外,徽商银行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形成了七大类多元化接力式产品谱系。以资金链为纽带,深度链接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打通“人才-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路径。
通过“四链融合”新模式,徽商银行全力助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助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秉承“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经营理念,加强推广“技术流”应用,通过“科技e贷”“初创e贷”两款“技术流”线上信用产品,截至2024年末,为3600余户科技型企业提供了线上信用贷款102亿元资金支持。
绿色金融方面,徽商银行深度参与安徽省绿色经济发展,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大力推动绿色金融业务迈上新台阶。
2024年,徽商银行发放安徽省首笔支持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有效助力地方钢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立徽商银行绿色金融管理系统,实现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全面提升该行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截至2024年末,徽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为1158.8亿元,较年初增加334.76亿元,增长40.62%。其中,安徽省内绿色贷款余额为1047.22亿元,较年初增加297.09亿元,增长39.61%。法人口径绿色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余额比例为11.1%,较年初提高2.04个百分点。
展望2025年,徽商银行表示,将继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金融为民理念,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推进“九大提升工程”走深走实,深化转型发展,增强专业能力,奋勇争先进位,全力搭建“大资负”“大风控”“大科技”管理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