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涨超7%!“果链一哥”回应关税挑战:供应链不承担关税成本
“目前关税政策有不确定性,应以观望为主,还不到定性的时候。”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4月10日上午,“果链一哥”立讯精密(002475.SZ)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应美国关税冲击以及公司应对策略。
4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对等关税”贸易政策一度引发全球恐慌,依赖高度集成、复杂海外供应链网络来压缩成本的苹果公司(AAPL.NASDAQ)也遭到明显冲击。
知名分析机构TechInsights指出,即便按此前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54%的关税政策计算,可能会导致iPhone 16 Pro的硬件成本增加约300美元,这将对在中国组装并销往美国的苹果iPhone销量造成冲击。
苹果公司股价因此连日下跌,曾一度失守“全球市值之王”的宝座。立讯精密等几家苹果在华主要供应链企业,也不可避免的遭到波及。市场担心苹果会将部分关税成本转嫁供应链企业承担,以此分担终端消费者层面涨价的压力。
对此,立讯精密管理层回应指出,公司此前没预估到针对中国的关税会这么高,不过一直以来,按照常规贸易规则,所有硬件制造厂商都不会承担关税、物流、仓储等成本。这些不是供应链企业需要考虑的。
“客户一直以来都会协同供应商提升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选择更合适的合作伙伴。过往遇到关税问题,都没有出现客户让供应商承担关税的情况。”
立讯精密管理层进一步指出,目前,公司只有很少一部分国内制造的成品出口到美国,关税对这部分产品略有影响。相信客户会要求将这部分出口美国的产品移到关税比中国低的地方,当然这会有一些挑战。
据立讯精密方面透露,如果要在中国等国家以外的其他低关税地区建立产能,最快也需要1年到1年半时间才能完成产业并投产。从整体来看,该公司管理层认为,地缘政治挑战环境并非现在才出现,供应链的竞争格局不会遭受明显影响。
而针对制造业流回到美国的可能性,立讯精密方面表示,美国是否具备相关条件是较大的考量。这不只是人才、人力及成本的问题,还涉及产业链的构成。消费电子需求淡旺季明显,上、下半年出货量在3:7左右,以中国、越南为生产核心便于弹性的产能安排,而美国制造相对孤立,不仅是成本考虑,甚至供应都将是很大挑战。
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类似半导体、集成模组等,也许有可能回流美国;但产业链条很长、需快速应变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要回流则较难。
多年来中国硬件企业产能出海,越南在物理边界连接、物流、产业链和人才累积等方面有优势。而立讯精密近年来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建设工厂,亦能发现这些地方产业链还不是很成熟,物流和产业链支持不是非常理想,因此转移可能性不大。
基于这一判断,立讯精密方面指出,越南作为生产制造基地的大环境不会有太大变化。
为提升投资者信心,立讯精密还在4月8日公告称,公司副董事长王来胜拟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2亿-3亿元公司股票,而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来春提议回购10亿元到20亿元股票。
不过,截至目前,这场关税风暴仍在不断发生变化,一切还未有定论。美东时间4月9日下午,特朗普又调整了美国的关税政策,宣称要暂缓对三分之一的美国贸易伙伴实施的差异化高关税;在接下来90天内,所有美国贸易伙伴将面临相同的10%基线关税。但同时,要将对中国的关税进一步提高至125%。
受此消息影响,当日苹果股价回升15.33%,到每股198.85美元,重回全球市值第一宝座。而在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多地设有工厂的立讯精密股价也同步上涨,截至4月10日收盘,立讯精密收报每股30.73元,同比上涨7.15%。
投资者交流会上,王来春指出,目前关税政策有不确定性,睡一觉起来可能就有加税情况,应以观望为主,还不到定性的时候。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