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重回创始人时代:阿里钦点“AI to B”先锋,陈航带“项目”归队

刘婷
2025-04-02 20:13:08
来源: 时代周报
在阿里全面加速AI转型的节点,钉钉不再只是一个办公工具,而是承担起样板工程的角色。

创立10年后,钉钉回到了创始人手中。

时代周报记者从阿里巴巴方面获悉,阿里集团拟收购陈航(无招)创办两氢一氧公司的投资人股份,交易完成后,陈航将出任阿里集团钉钉CEO。原钉钉CEO叶军将回到阿里巴巴集团。

据媒体报道,除了无招,另外曾从钉钉追随无招创业的高管——朱鸿(花名“一栗”)和任卿(花名“易统”)也回归集团了。对于这一消息,阿里方面未对时代周报记者做出回应。

这是阿里少有的“人事、资本、产品”三线合流式变动。过去四年,这位曾在湖畔花园带队创业的高管,曾从阿里出走创办两氢一氧。如今,无招选择回到自己一手缔造的项目之上。

这次创始人的归位,指向阿里内部的AI战略变奏:钉钉被摆在AI to B落地的牌桌上,肩负起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的重望——“钉钉是阿里最重要的面向To B领域的AI应用”。

这是一次调整过后的再出发。在阿里全面加速AI转型的节点,钉钉不再只是一个办公工具,而是承担起样板工程的角色,走进战略核心。

无招回归,钉钉重回创始人时代

十年一轮回,钉钉从湖畔花园走出,如今回到创始人手中。

1999年,陈航在阿里实习,彼时他的上级正是吴泳铭。两年后,他远赴日本惠普工作十一年,错失成为“十八罗汉”的创业机会。2010年回国后,无招受吴泳铭之邀重返淘宝主导产品开发,此后操盘一淘、来往等项目。

彼时,来往被寄予厚望,一度被视为阿里旗下与微信抗衡的社交产品。不过,来往项目并未成功,但无招的产品狂人特性开始显露,内部人士称其为“疯子”。

2014年,来往失利后,无招带着团队搬进湖畔花园,以内部创业的方式启动了钉钉。2015年1月16日,钉钉正式发布1.1.0测试版‌。2020年,钉钉实现了规模突破,用户数突破3亿、服务企业超1500万家;无招也一路升至离职前的M6/P11。

在发展过程中,钉钉的发展节奏被置于集团整体考量之中。

2020年9月,阿里宣布将钉钉升级为大钉钉事业部,与阿里云全面融合,确保“云钉一体”战略全面落地。此次调整后,钉钉则划归阿里云管理,无招的职级调整为原阿里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的特别助理。

2021年,无招带着一批钉钉核心骨干离开阿里,创办两氢一氧。出走期间,他与阿里的联系从未真正中断。

在无招创办两氢一氧后,公司的天使轮由吴泳铭创办的元璟资本领投。在2023年钉钉生态大会上,无招曾以神秘嘉宾身份出现。彼时,“无招将归”的传闻已在业内浮现,但未得到阿里和无招方面的确认。

归队的伏笔自那时起埋下,直到一年多后才落地。当下,阿里需要一位敢于突击的“疯子”带队,带领钉钉在AI赛场上突围。

“云钉一体”纠偏,钉钉再定位

钉钉的发展路径,与阿里to B战略的调整高度吻合。从起步至今,钉钉的产品边界、战略角色和组织归属,几经波折,也几度重塑。

无招离开前,钉钉是一个典型的中小企业办公工具——轻量、通用、高频。它之所以能迅速穿透企业协同市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为中小微企业定制的产品设计逻辑。

但随着阿里云地位持续上升,钉钉逐渐被拉入集团的重点资源矩阵之中。2020年,“云钉一体”战略全面落地。从战略出发,“云钉一体”可实现协同增效,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转化效果与预期仍有差距。此外,钉钉在客户定位上聚焦中小企业,与集团更偏重大企业的战略存在一定偏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方向的聚焦。

2023年,阿里组织架构重组,开启“1+6+N”模式,钉钉重新成为集团直属的独立业务单元。此后,阿里云终止分拆,“云钉一体”战略也走进阶段性尾声。

如今,随着阿里AI战略的推动,钉钉的地位被迅速提升。今年2月,吴泳铭在阿里2025年财报电话会上点名钉钉:“集团内非常重要的To B资产——钉钉,未来在企业端会有非常多用AI重塑企业内协作协同的场景和机会,而钉钉是我们最重要的面向To B领域的AI应用。”

至此,钉钉的新角色被清晰确立——在AI战略中,夸克负责C端探索,钉钉则承担B端应用落地。

AI样板工程,钉钉被推上验证前线

吴泳铭在2025年财报电话会上的表态,将钉钉推向了集团AI战略执行的第一线。

如今,钉钉被明确确立为阿里AI to B的主阵地。与其他业务不同,钉钉所面对的,是企业真实的组织结构与员工使用场景。它既是集团AI能力最前端的展现界面,也是验证能否落地的第一场战斗。

近年来,钉钉陆续上线AI助理、魔法棒(/)、AI智能纪要等功能。此后,钉钉又提出数字员工概念,试图在企业日常流程中嵌入AI Agent节点,推动从能调用到会做事的角色转变。

为了加快生态建设,钉钉在今年3月举办的举办“AI创业N次方”生态创新大会上,提出“三免四助力”政策:免除开发者佣金、保证金及算力费用,同时提供品牌推广、销售渠道、技术支持和投资对接等全方位助力。

在阿里的AI架构中,钉钉作为最贴近用户侧的业务前台,承担的是场景验证者的角色——验证AI是否真正服务于企业效率提升与组织智能演进。

换言之,它被视作“阿里AI to B样板工程”的核心落地场。在“AI创业N次方”生态创新大会上,钉钉副总裁王铭甚至承诺“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要客户给客户”,展现出打造AI生态的决心。

“做小钉钉,做好钉钉,做酷钉钉。”这是无招在2023年钉钉生态大会上提出的产品理念。如今,钉钉或许又将走上一条产品创业路线,从组织搭建到产品规划,从生态建设到AI导入,全方位地进行革新。

这一次,钉钉背靠的是阿里AI的全栈资源,它不再只是被期待,而是被要求打出一场胜仗。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新希望一季度迎近4年最好开局,预计净利润赚至少4.3亿元,平均每天478万元
博瑞医药持续增收不增利,抗肿瘤药研发进展疑似停滞,押宝GLP-1能否解忧?
读懂IPO|以债养债!东实环境近40亿元高额债务压顶,上市募资只为偿债?
赏花经济引爆清明旅游热潮:有农庄挖野菜订单暴涨300%,南京、洛阳跻身热门城市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