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价17%仍流拍,控股股东陷60亿债务泥潭!光伏第一股也待白衣骑士?

时浩
2025-02-12 23:05:20
来源: 时代周报
亿晶光电去年亏损约20亿元,控股股东也深陷担保债务泥沼。

2月12日上午10时,亿晶光电(600537.SH)控股股东深圳市唯之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唯之能源”)持有的上市公司5469.62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股权以流拍结束。

2月12日晚,亿晶光电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唯之能源持有的公司5469.62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因无人出价已流拍。本次被司法拍卖的股份占唯之能源所持公司股份的21.48%,占公司总股本的4.61%。截至公告披露日,网拍阶段已结束,后续是否再次被拍卖存在不确定性。

图源:亿晶光电官网

当天,亿晶光电股价大跌,盘中最高跌去7.55%,收盘价3.13元,跌幅收窄至5.44%,当天市值缩水2.13亿元。

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显示,本次拍卖的股权起拍价1.59亿元,相比于1.91亿元市场价折价约17%。

某华中地区投行从业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影响股权拍卖成功率的因素与股权交易市场发展情况、市场交易活跃度、投资交易门槛、股权定价是否合理、股权结构是否清晰、是否存在债务纠纷,以及企业自身经营能力等有关。

“这主要是市场基于企业经营现状而开启的自然选择。 不能一概而论不受追捧,具体还是要看经营业绩和买家需求,一些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业绩表现出色的企业股份还是会受欢迎。”上述人士称。

图源: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

控股股东深陷担保债务泥沼,涉诉金额近60亿

目前,唯之能源所持亿晶光电的约2.5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被全部轮候冻结。涉及本轮拍卖的5469.62万股股份,系其为深圳市勤诚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勤诚达”)提供贷款担保导致的债务违约被诉。

唯之能源的前身为深圳市勤诚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勤诚达投资”),后更名“唯之能源”并变更了股东,勤诚达集团曾为其唯一股东。

根据公告,唯之能源自身无债务违约情况,因对外提供担保导致的债务违约涉及诉讼共7起,担保债务违约本金合计约59.69亿元。

唯之能源入股亿晶光电的年限并不算长。

成立于2003年的亿晶光电,在光伏行业有着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自2007年起,亿晶光电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单晶硅棒-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封装的生产产业链。2011年11月,通过借壳海通集团,亿晶光电成为中国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专业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商。

为了借壳上市,彼时公司控制人荀建华签署了一份高达13.62亿元的对赌协议,但因未能完成业绩对赌,最终背上了高额债务。

2017年,荀建华开始筹划出让亿晶光电的控制权。当年1月,荀建华计划将其持有的2.35亿股亿晶光电卖给勤诚达投资,对价30亿元,占公司总股本的20%。2019年中旬,股权转让事宜尘埃落定,荀建华持有公司的股份数量降至10.36%,勤诚达投资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取得了荀建华所持21.65%股份,成为亿晶光电第一大股东,勤诚达创始人古耀明成为公司实控人。

2021年,古耀明将持有的勤诚达投资99%股权赠与其子古汉宁,后者变更为亿晶光电实控人。

古耀明父子控制的勤诚达,早前主业并非光伏,而是房地产业务。作为深圳最早涉足城市更新领域的企业之一,1997年成立的勤诚达,曾打造过多个代表性项目,如80万平方米宝安22区城市更新项目、 87万平方米勤诚达正大城旧改项目,还与保利置业联手斥资千亿元打造了210万平方米的保利勤诚达誉都旧改项目。

巅峰时勤诚达也曾跻身百亿级房企阵营,据早前报道,2019年,勤诚达全年实现权益销售100.2亿元,其位于深圳市光明区长圳片区的正大城项目就贡献了79亿元。

但此后几年,勤诚达遭遇资金困境,正大城部分在建项目陷入停工风波。

去年亏损约20亿,等待“白衣骑士”?

回到亿晶光电自身经营层面,因产能过剩等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光伏行业竞争加剧,亿晶光电经营并不稳定。

2019年至2023年,亿晶光电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59亿元、40.98亿元、40.83亿元、98.76亿元、81.02亿元;而净利润则分别为-3.03亿元、-6.52亿元、-6.03亿元、1.27亿元、0.68亿元。

2024年,亿晶光电经营业绩进一步下滑,陷入巨额亏损。根据早前发布的业绩预告,亿晶光电预计2024年净亏损19亿元-23亿元,同比下降幅度预计超过2894%至3482%,常州基地5GW PERC电池产能和滁州基地7.5GW TOPCon 电池厂已经停产,组件产能利用率约40%。

截至2025年1月25日公告,目前亿晶光电累计对外担保总额26.91亿元,金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106.59%。1月初,出任亿晶光电董事长不到一年的刘强宣布辞去董事长等职务。同日,孙铁囤和张婷也辞去董事等职务,不过目前三人仍于亿晶光电担任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职。

关于亿晶光电后续偿债安排及未来经营等问题,2月12日,时代周报记者拨打亿晶光电董秘办公室电话,无人接听。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半导体价格战成为过去式?中芯国际四季度本土化率提升,高管称不主动降价
新元宵观灯爆火!正月“无人机表演”热度涨3倍,表演现场共享充电宝被抢空
全球争抢宽体机,这家外航要一口气买14架787-8梦想飞机,南航、海航却在“抛售”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