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谈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传统产业内部兼并重组
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大传统产业内部兼并重组,是发展传统产业的重要途径。
北大汇丰商学院教授、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作主旨演讲
如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今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厚培产业发展优势”第一分论坛现场,北大汇丰商学院教授、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作主题演讲。
他表示,未来推动传统产业发展应关注如何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鼓励传统产业内部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提高集中度。
“传统产业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基础。每一个产业对中国都是重要的,都需要发展,都要在产业发展中创造收入,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得更好。”樊纲在会上列举了一组数据,2022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7.36%,而其他的82.64%都是传统产业。
谈及如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时,樊纲建议,在鼓励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同时,也要鼓励传统产业的发展,“不能让企业家感觉‘没有存在感’,只是在‘要GDP’的时候才想起他们(传统企业)”。
在他看来,传统产业并不一定需要政府“补贴”,但是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改革政策。同时,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大传统产业内部兼并重组,是发展传统产业的重要途径。
樊纲认为,用互联网、AI等新技术改造提升的传统产业,提高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原则上也是一种新质生产力。
“兼并重组”则是樊纲在会上反复强调的传统产业发展一大途径。他指出,“传统产业的一个特点是,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企业,激烈竞争,压低利润,难以创新。”在此背景下,通过兼并重组来调整产业结构,能够使好的产业实现低成本扩张,提高产业竞争力,使比较差的企业能够及时退出,实现凤凰涅槃,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发展。
在广东传统产业组成中,民营企业占据重要地位。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登记在册民营经济主体总量已达1837.87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48%,同比增长5.34%。
“广东的传统产业很大部分就是由民营企业组成的,传统产业的创新多数也都是民营企业的创新。”樊纲会后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民营企业的优势在于其具备灵活性,面对市场变化,能够及时捕捉各种新的机遇,“民营企业本身就具备更强的抵抗周期性经济波动的能力,在这种形势下要更加重视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
因此,他指出,“我们现在的制度正不断改革,同时我们要思考如何扩大需求,如何使我们的经济从需求侧真正得到恢复。企业不是靠政府的资助在发展,而是靠市场的订单在发展。只有企业能够真正拓展到新的市场,才能够真正得到发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