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四个月,智能化产品制造等行业利润激增:接下来如何维持涨势?

曾思怡
2025-05-28 09:36:48
来源: 时代周报
装备制造业效益持续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170.2亿元,同比增长1.4%。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0.8%,较2024年同比增长4.1%,被视为累计增速实现同比由负转正的的重要转折,标志着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持续下行的企业利润走势得到实质性扭转。

时代周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了解到,不论今年1-3月由负转正的重要转折,还是1-4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再加快,主要得益于“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显效、“抢出口”效应持续释放。同时,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行业利润增长较快,正在逐步成为支撑工业增长的中坚力量。

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

今年1-4月,分大类行业看,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875.0亿元,同比下降26.8%;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5549.3亿元,增长8.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745.8亿元,增长4.4%。

采矿业利润总额较大幅度下滑,一大原因是我国能源结构进入转型阶段,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正在经历此消彼长的过程;与此同时,全球能源市场供需格局变化,国际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也使采矿业企业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此外,由于建筑业和基建等增速放缓,导致市场对铁矿等传统金属矿产的需求减弱,也进一步导致采矿业整体利润下滑。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向时代周报记者补充到,煤炭、石油等权重领域价格中枢继续下移,加之营收利润率下滑、需求疲软等因素,拖累采矿业利润降幅扩大。

另一边,制造业领域表现较好,其中又以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行业颇为亮眼。

据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4月份,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特别是以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彰显工业经济发展韧性。

图源:图虫创意

具体来看,随着工业产业优化升级深入推进,装备制造业效益持续提升。1—4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2%。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仪器仪表、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电子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22.0%、15.4%、11.7%、11.6%。

与此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1—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9.0%。从行业看,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持续推进,生物药品制品制造、飞机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4.3%、27.0%;“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电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5.1%、43.1%、42.2%;智能化产品助力数智化转型,相关的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7.4%、167.9%、80.9%。

“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从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看,“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以及关税风波之下我国企业“抢出口”、外国采购方提前囤货应对不确定性,都是推动近期工业效益向好的因素。

2024年“两新”政策对拉投资促消费的效果显著;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从今年1—4月份数据看。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2%、11.7%,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69.8%、24.7%、18.3%。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家用电力器具专用配件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非电力家用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2%、17.1%、15.1%。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今年以来,外贸方面,虽然有短暂的中美贸易摩擦,但由于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并未对出口造成太大影响,4月出口保持高增长;内需方面,“两新”“两重”加力,客观上增强了国内需求,提振了工业企业利润。

图源:图虫创意

回顾过去一年,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各月累积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呈“V型”反弹。盘和林表示,背后原因很多,一方面,去年9月开始,美联储进行了一轮降息,这使得欧美消费者需求增加,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出口增加,我国制造业外部条件改善;另一方面,去年9月末,中国出台多项金融政策,包括常规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一系列地方化债政策,这些政策有效拉动内需,改变了我国制造业的国内需求环境。

展望下一阶段。温彬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中美关税边际缓和短期内将推动出口成本下降、外需修复,叠加内需政策发力,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有望延续回升态势,但长期需关注谈判反复风险。

与此同时,今年下半年“两新”政策效应可能发生明显收缩,今后需要通过更具结构性、制度性的措施来推动消费复苏。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近期发文指出,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两轮高峰逐渐过去,去年针对汽车和家电、今年针对电子产品的刺激政策所发挥的效应应该已经过了高潮期,毕竟,耐用消费品属于支出较高的家庭用品,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因此购买需求增速不可能长期维持在高速水平。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荣耀新帅国内首秀,前“华为悍将”李健要靠性价比突围?
金价狂飙后卖珠串,周大福联手陈冠希圈粉“潮男”,最高售价超10万
11.98万元起!小鹏MONA M03 Max上市,何小鹏:智能辅助驾驶能力比肩行业50万元级旗舰车型
参股公司“出表”月余即收购控股子公司,罗普斯金“资产腾挪”有玄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