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IPO|长裕集团关联销售激增挽救业绩颓势,神秘客户贡献4张大单后“消失”
长裕集团前五大客户群体并不稳定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陆烁宜
编辑丨郑琳
5月21日,长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裕集团”)IPO申请获受理,成为今年沪市主板受理的首个IPO申报项目。6月13日,该公司进入问询阶段。
招股书显示,长裕集团是一家锆类产品及特种尼龙产品供应商,产业主要应用于汽车、通信、消费电子、高性能陶瓷、医疗等领域。2022—2024年(报告期),长裕集团的营收分别为16.69亿元、16.07亿元、16.37亿元,虽未能实现大幅增长,但总体保持稳定。
时代商业研究院发现,长裕集团前五大客户群体并不稳定,其中第一大客户为关联方,2024年长裕集团的营收回升,与其当期对该第一大客户的销售激增有关。此外,长裕集团报告期内还曾出现另一名前五大客户,且招股书中未披露与该客户的交易背景信息,双方相关收入真实性及是否存在关联交易仍未知。
5月27日,就公司业绩波动及盈利能力、第一大客户为关联方、与前五大客户的真实交易背景等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长裕集团发送邮件并尝试致电询问。7月1日,时代商业研究院再次致电该公司,但截至发稿,对方仍未回复。
锆类产品贡献近七成业绩,第一大客户为关联方
招股书显示,长裕集团成立于2019年,由刘其永、姜益军等20名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截至招股书签署日(2025年5月13日),刘其永、刘策父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共计控制其53.20%的股权。
目前,锆类产品是长裕集团的核心业务板块,为其创造约七成的收入。招股书显示,根据东方锆业(002167.SZ)2023—2024年年报披露的数据测算,同期长裕集团氧氯化锆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31.51%、29.90%,是该行业的龙头。
而受到锆类产品售价下降的影响,报告期内长裕集团的营收并未实现大幅增长。
报告期各期,长裕集团的营收分别为16.69亿元、16.07亿元、16.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亿元、1.88亿元、2.05亿元。由此测算,报告期内长裕集团营收、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0.95%、-10.79%。
长裕集团在招股书中称,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受锆英砂及其他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下降影响,公司锆类产品销售单价及销售收入下降,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2023年有所回升。
时代商业研究院发现,2024年长裕集团业绩回升,主要是受第一大客户采购额激增驱动。
报告期各期,长裕集团第一大客户均为第一稀元素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下称“第一稀元素”,股票代码:4082.T),长裕集团对其实现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56亿元、1.16亿元、1.50亿元,占长裕集团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37%、7.22%、9.17%。其中,2024年长裕集团对第一稀元素的销售金额同比增加了3411.34万元,高于当年长裕集团总营收的同比增加额(2973.14万元)。
然而,Wind数据显示,2024—2025财年(前一年4月1日至当年3月31日),第一稀元素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0.12%、-2.06%,营收持续下滑,而2024年第一稀元素对长裕集团的采购额却同比增长29.40%,与第一稀元素整体营收的变动趋势并不一致。
需注意的是,第一稀元素是长裕集团控股孙公司山东广垠廸凯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广垠廸凯凯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参股股东,因此是长裕集团的关联方。
那么,长裕集团对第一稀元素的销售定价是否公允?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长裕集团对第一稀元素的销售均价分别为1.95万元/吨、1.44万元/吨、1.33万元/吨,跟对非关联方的销售均价差异率分别为0.47%、-2.89%、-2.29%,即2023—2024年,其对第一稀元素的销售均价低于非关联方。长裕集团并未解释造成上述差异率的原因,仅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向第一稀元素销售氧氯化锆产品的均价与非关联方售价基本一致,交易价格公允。
神秘客户退出前五大客户之列,招股书未披露相关交易背景信息
除了第一稀元素,报告期内长裕集团前五大客户群体存在明显变动。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长裕集团前五大客户的集中度分别为26.49%、20.35%、22.91%,整体有所下降。
其中,2022年长裕集团的前五大客户分别为第一稀元素、SN(USA)INC.、国瓷材料(300285.SZ)、ELEMENTIS集团、MATERIAL TRADING COMPANY,LTD(下称MTC);2023年,SN(USA)INC.和MTC退出前五大客户之列,而潮州市丰业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潮州丰业”)、淄博加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淄博加华”)新晋为其前五大客户;2024年,四川鸿泰锆业有限公司、索尔维集团、江苏易初新材料有限公司取代国瓷材料、潮州丰业和淄博加华,成为长裕集团的前五大客户。
在不断变更的大客户中,MTC颇为神秘。
招股书显示,2022年,MTC是长裕集团的第五大客户,对长裕集团的采购额为6000.21万元,占比为3.60%,采购商品为锆类产品。然而,2023—2024年,该公司已退出长裕集团前五大客户之列。
尽管昙花一现,但是时代商业研究院发现,截至2024年12月31日,长裕集团报告期内共签署了19张重大销售合同(合同金额在1200万元以上),其中MTC独占4张,合同价款分别为376.9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701万元)、253.4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16万元)、213.2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28万元)、184.7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24万元),履行期限或签订时间基本集中在2022年前三季度。
相比之下,第一稀元素仅有2张大单上榜,合同金额分别为207.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86万元)、1474.00万元,履行期限或签订时间分别为2022年1月、2024年1月。
值得关注的是,在长裕集团的招股书中,MTC仅出现了5次,且未披露该公司的任何背景信息。因此,长裕集团对MTC销售收入的真实交易背景及是否存在潜在关联交易等信息目前仍是个谜。
通过公开渠道,时代商业研究院搜索到一家名为Material Trading Company Ltd.的企业。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总部位于日本东京,主营稀土,产品覆盖钪(Sc)、钇(Y)等。
而根据东方锆业2023年年报,该公司接受政府补助的项目中,存在从氯氧化锆废母液提取稀土钪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而长裕集团向MTC销售的锆类产品,最终也可能被其用于提炼稀土钪,与上述同名日企在主营产品上或存在重叠。
(全文2356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