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0款游戏,一年赚了430亿!
《2024年中国常青游戏榜》出炉:平均运营超过7年、年收入14亿元。
存量时代下,常青游戏的市场影响力仍在不断提升。
时代财经以上线三年以上且iOS端预估收入跻身中国地区Top 50为筛选标准,统计并发布了《2024年中国常青游戏榜》,上榜的游戏包括《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梦幻西游》等共计30款。
这30款游戏的iOS端预估收入合计达59.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1.98亿元),占中国地区2024年游戏收入Top 50总预估收入86.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5.77亿元)的69%,相比2023年的28款、67%,常青游戏的市场优势和地位进一步凸显。
与之相比,还未经过市场长时间考验的潜力常青游戏遭遇了更严峻的挑战。时代财经以上线一年以上且iOS端预估收入跻身中国地区Top 50为筛选标准,统计并发布了《2024年中国潜力常青游戏榜》,只有《逆水寒手游》《崩坏:星穹铁道》《蛋仔派对》等9款游戏入围,相比2023年的12款,数量上有明显减少。
制图:时代财经
在这背后,一方面是行业的变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的逐渐触顶,以及买量成本的日益高涨,再叠加上版号总量的收缩,行业过去那套通过大规模上线新游来推动收入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能为游戏公司提供业绩支撑和新产品研发时间窗口的常青游戏正变得愈发重要。
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开始重视老游戏的长线运营,以此激活游戏创造新的增量。
过去一年,腾讯网易两大头部厂商均多次公开表示对老游戏的重视,并加强了运营。如腾讯(00700.HK)就依靠对运营团队的调整,帮助《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两大国民爆款实现复苏;网易(NTES.NASDAQ;09999.HK)创始人丁磊也在三季度财报会上强调,类似《梦幻西游》《大话西游》这样运营超过10明年的游戏不在少数。
“我们积累了非常多的运营经验,很有信心在每一个产品上不停去投入内容和趣味性玩法来获得市场。”丁磊表示。
同时,市场的需求也发生了调整。在文化产业分析师高东旭看来,随着游戏行业的发展,玩家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快餐式的游戏体验,而是渴望在游戏中获得更丰富的剧情、更深入的角色养成、更多样的玩法以及更具挑战性的内容。
“那些在玩法、剧情、美术等方面具有独特魅力的游戏,才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继续通过推出新的活动、内容更新,吸引玩家的关注和回归。而玩家在游戏中建立的社交和社区关系,也增加了粘性。”高东旭向时代财经指出。
对于老游戏的长线运营,《三国志·战略版》的发行制作人曾令鹏在近日接受时代财经专访时则提出了“厚度”一词:“题材、玩法、用户,真正能活下来、活得好的老游戏,都在这三个维度上做了很扎实的工作。我们是一款做了五年的老游戏了,相对新游戏,在这三个点上我们也做出了自己的厚度,还会继续深耕。”《三国志·战略版》以1.9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88亿元)的收入位居《2024年中国常青游戏榜》第八位。
平均运营超过7年、年入14亿元
稳定的高收入是常青游戏最显著的特质。过去一年时间里,头部常青游戏的产品几乎没有变化,除少部分新进游戏之外,榜单上的绝大部分产品都是“老面孔”。
如运营超过9年的《王者荣耀》,以16.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31亿元)iOS端预估收入的绝对优势占据榜首。运营超过6年的《和平精英》则以8.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91亿元)iOS端预估收入紧随其后,成为唯二年收入超过5亿美元的产品,显著拉开与其他游戏之间的差距。
紧随其后的《梦幻西游》《穿越火线手游》《捕鱼大作战》《三国志战略版》《原神》《火影忍者》等游戏都是常青游戏榜单上的经典面孔,它们牢牢把握着一部分核心用户,以此跨越周期,始终保持着常青活力。
据时代财经统计,30款上榜产品平均运营时长超过7年,其中运营超过5年的游戏超过23款,运营超过10年的游戏超过5款;iOS端平均年预估收入高达1.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9亿元)。
此外,常青游戏的准入门槛也在持续拉升,在《2024年中国常青游戏榜》中,《实况足球》以4316.8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4亿元)预估收入排在榜单末尾,常青游戏的门槛相比2023年常青游戏2.5亿元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而在一系列常青游戏当中,运营时间最长的当属卡游旗下手游《三国杀》,这款2010年底上线的游戏,至今运营时间已经超过14年之久,但其年iOS端预估收入依旧达到6892.5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01亿元)之巨。
榜单中,排在第三的《金铲铲之战》和排在第五的《英雄联盟手游》是少有的新进产品,这两款游戏改编自经典端游IP《英雄联盟》的手游产品打上线起就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度,分别于去年11月和10月突破三年运营时间的门槛,跻身常青游戏榜单。
2024年,《金铲铲之战》《英雄联盟手游》两款游戏预估收入分别达3.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79亿元)和3.0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9亿元)。
此外,同为腾讯旗下的乙女游戏《光与夜之恋》也在2024年6月跨过时间门槛,加入常青游戏阵营。过去一年,该游戏iOS端预估收入达5373.7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90亿元),位列第25位。
腾讯网易分掉八成市场份额
一年之内,旗下有三款游戏成功跻身常青游戏榜单,腾讯作为行业龙头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
据时代财经统计,2024年,腾讯旗下共有《王者荣耀》《和平精英》《金铲铲之战》《英雄联盟手游》《穿越火线手游》《火影忍者》《QQ飞车》《部落冲突》《QQ炫舞》《光与夜之恋》《欢乐斗地主》《使命召唤手游》《FC足球世界》等合计13款游戏登上《2024年中国常青游戏榜》,在全部30款产品中,占比高达43.33%。
收入上,这13款游戏2024年iOS端预估收入合计达40.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6.10亿元),占2024年常青游戏合计预估收入59.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1.98亿元)的68%以上。
在这背后,腾讯游戏已经开始转向。这家老牌游戏厂商不再押注单一的现象级爆款,而是开始追求批量化打造常青游戏的能力。
在2024年三季度财报中,腾讯首次将“长青游戏“进行了细分,分为旗舰长青、其他长青和具备长青潜力三个梯队,试图以此构建出一个结构稳定、能量庞大的常青游戏矩阵。
而作为国内游戏产业的另一极,网易同样在常青游戏的打造上有着颇多经验,旗下共有《梦幻西游》《第五人格》《率土之滨》《阴阳师》《倩女幽魂》《大话西游》《实况足球》等7款游戏跻身《2024年中国常青游戏榜》,合计预估收入达7.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82亿元),数量和收入上的占比分别为23.33%和13.04%。
以此计算,腾讯网易两家大厂合计共有20款游戏上榜,合计预估收入达到48.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2.42亿元),数量上和收入上占比分别为66.66%和82.58%,几乎占据了常青游戏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与之相比,米哈游、阿里旗下的灵犀互娱、乐元素、吉比特(603444.SH)、禅游科技(02660.HK)等绝大部分游戏厂商均只有1款游戏上榜。整个榜单上,只有途游游戏例外,这家棋牌休闲游戏厂商共有《捕鱼大作战》《途游斗地主》两款游戏上榜,合计收入达2.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18亿元)。
巨头优势愈发显著
与不断扩容的常青游戏榜相比,《2024年中国潜力常青游戏榜》出现了明显的缩水。
整个2024年,只有《逆水寒手游》《崩坏:星穹铁道》《蛋仔派对》《捕鱼大咖》《途游休闲捕鱼》《咸鱼之王》《冒险岛:枫之传说》《元梦之星》《暗区突围》等9款产品跻身《2024年中国潜力常青游戏榜》,iOS端合计预估收入10.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46亿元)。
以此计算,2024年潜力常青游戏占中国地区2024年游戏收入Top 50总预估收入的11.74%,相比2023年18.81%的占比,也出现了明显的缩水。
而其中,《途游休闲捕鱼》《捕鱼大咖》两款游戏分别与2022年1月、2月上线,几乎已逼近三年门槛,极有可能在2025年春节前后跻身常青游戏榜单,潜力常青游戏榜还有可能进一步说缩水。
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腾讯网易两家巨头在潜力常青游戏中的数量占比仍在提升。
在上榜《2024年中国潜力常青游戏榜》的9款产品中,网易旗下的《逆水寒手游》《蛋仔派对》分别以2.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60亿元)和1.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16亿元),位列第一和第三,腾讯旗下产品在收入上相对较低,但也有《冒险岛:枫之传说》《元梦之星》《暗区突围》3款产品成功上榜。
与之相比,在有着12款游戏登上潜力常青游戏榜的2023年,腾讯网易分别有同样也是5款游戏上榜。换言之,过去一年,这两家游戏大厂在潜力常青游戏中的数量占比从41.67%提升至了55.56%,巨头的优势愈发显著。
这与整个产业的精品化转向息息相关。随着买量成本的飞涨以及玩家对游戏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游戏厂商必须不断向内容和技术的高地发起冲击,以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只是这条道路往往意味着持续向上叠加的研发投入和漫长的研发周期,往往只有少数巨头、大厂能够承受,具备长期研发发行经验且资源丰厚的腾讯和网易因此获益。
但更多中腰部的游戏厂商或因此受到挤压,为求生存只能不断下沉或出海,转向更为休闲、放置的玩法,以此用更低的成本满足玩家愈发碎片化的游戏需求。小游戏市场的蓬勃发展给这部分游戏厂商提供了机会,它们因此走上了一条与常青游戏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伽马数据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王旭看来,未来游戏行业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有条件的大企业继续保持高投入在精品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而需要对成本控制的中小企业向休闲化轻量化转型,降低游戏制作成本,依靠持续不断的创意在市场中生存。”王旭向时代财经分析表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