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确认全球范围裁员15000人!部分业务和职能部门或成重灾区

王夏
2024-08-08 08:59:50
来源: 时代周报
“我不幻想我们面前的道路会一帆风顺。你们也不应该这样。”

英特尔又要裁员了。

8月初,和英特尔业绩同时发布的,是裁员15000人的通知。

英特尔CEO Pat Gelsinger表示,这是公司100亿美元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我不幻想我们面前的道路会一帆风顺。你们也不应该这样。今天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艰难的一天,未来还会有更多艰难的日子。”

但英特尔并未给出具体详细裁员方案。

关于裁员会多大程度涉及中国业务,英特尔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一缩减措施是全球性的。公司不会按照具体地区或地点公布受影响的员工人数。”英特尔方面表示,英特尔正努力加速推进战略,同时大幅缩减成本。将通过多种举措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包括在全公司范围内裁减部分业务和职能部门的职位。

英特尔(INTC.O)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收入为128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毛利率38.7%;GAAP(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亏损16亿美元。英特尔寄予厚望的晶圆代工,营收为43亿美元,环比下降1%。

(图源:英特尔官方)

这份二季报发布带来了连环震动。先是英特尔股价在周五下跌最大跌幅26%至21.48美元。据媒体报道,这是英特尔股票至少自1982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同天美股科技股多数下跌,三大指数均大幅收跌,道指收跌1.21%,纳指收跌2.30%,标普500收跌1.37%。

“尽管我们在产品和工艺方面取得了进展,但Q2的盈利能力令人失望。”英特尔CEO Pat Gelsinger在业绩报告会上如此表示。

财报发布同日,一份通知出现在英特尔官网,Pat Gelsinger表示,英特尔将裁掉至少15%的员工,这是公司100亿美元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我不幻想我们面前的道路会一帆风顺。你们也不应该这样。今天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艰难的一天,未来还会有更多艰难的日子。”

Pat Gelsinger认为,“没有充分受益于人工智能等强大的趋势”是英特尔营收不及预期的原因之一。

为了追平友商在本轮AI浪潮下的先发优势,英特尔近年来在AI上下了不少功夫。从大举押注AI芯片,到将晶圆代工业务线拆分,这位CPU霸主急切地想在AI时代再次“称王”。

蓝色巨人转型,降本增效

硅谷的“蓝厂”身处困局之中。

英特尔CEO承认这一点。他认为,在技术创新屡有成果的当下,公司面对的困境是 “成本太高,收益率太低”。

英特尔给自己开的方子是“降本”。财报发布同日,英特尔提出了一项到2025年实现降本100亿美元的计划。具体行动包括裁员、简化产品组合、降低资本支出、暂停派发股息等。

(图源:英特尔官方)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0日,英特尔在全球共有124800名员工。同年资料显示,英特尔中国区员工超过12000名。

根据中国电子报,中国市场大约为英特尔带来25-30%的营收。天眼查数据显示,英特尔中国控股的子公司注册地分别北京、上海、大连、成都、海南。

英特尔在中国的业务覆盖产学研多个环节。比如,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旨在搭建政产学研多方合作的新型研究网络,主攻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敏捷设计三大研发方向;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的宗旨则是将英特尔的技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英特尔成都工厂则是其几大芯片封装测试中心之一。

根据天眼查数据,2023年英特尔产品(成都)缴纳社保人员为2234人。目前英特尔成都工厂是英特尔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区人数最多的一个工厂。另外,英特尔(中国)缴纳社保人员为500多人,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缴纳社保人员为600多人。

如果裁员指标按照大区“公平分配”,英特尔中国裁员人数大概会在1500人上下。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在社交媒体自称英特尔员工且谈及裁员的用户来自不同部门,IP地址也各不相同。

面对裁员隐忧,有用户表示早已看开“等拿礼包(裁员补偿)”,也有用户对“钝刀子割肉”式的不断裁员感到疲惫,还有自称是前员工的用户发帖认为英特尔走到这一步受国际形势、业务决策等多方面影响。

不过通过社交平台发声的用户大多不愿意对裁员发声,时代周报记者尝试通过平台联系,没有得到更多回复。

英特尔在近两年已经有多轮裁员裁员消息。根据社交平台自称经历裁员的用户发帖称,虽然离开公司心情复杂,但对“裁员大礼包”相对满意。

针对裁员补偿、涉及业务条线、涉及地区等细节问题,时代周报记者向英特尔求证。

但英特尔表示不会按照具体地区或地点公布受影响的员工人数。“我们将尊重对待每一位员工,并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英特尔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英特尔预计,到2024年底,公司员工数量将减少15000人或15%以上,其中大部分将在2025年之前完成。

轻装简从固然会带来提速,但寒气已经以此为原点向周围传导。“短期内确实可以快速缓解财务压力,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组织效率和决策速度,但也可能导致士气低落、技术的部分流失。”郭俊丽指出。

英特尔的另一手段是简化产品组合,在郭俊丽看来,简化产品组合可以让业务更加集中在盈利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产品和技术,同时降低研发、生产、市场等成本,提升整体的竞争优势,但也存在因市场覆盖面少而失去某些细分市场机会,流失部分客户的风险。

英特尔预计,多管齐下后,2024年的总资本支出比之前的预测减少20%以上,总额为250到270亿美元;2025年这一数字则是200亿美元至230亿美元。

AI浪潮下,进度略慢

英特尔的钱花在了什么地方,又获得了什么成果,成本究竟去了哪里?

整体来看,公司二季度产品部门营收为118亿美元,同比上涨4%。

(图源:英特尔官方)

传统的强势业务CCG受AI PC概念拉动,表现相对亮眼,收入74亿美元,同比增长9%。

在业绩报告会上英特尔透露,AI PC出货量已超过1500万台,“比我们竞争对手的总和还要多出数倍”。预计在2024年年底将实现超过4000万台出货,并在2025年底前实现出货量累计超1亿台。

除了CCG业务,数据中心及AI业务也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在2023年年报中,这两条业务线的合计营收占比至少有80%。

AI大潮下,数据中心的业务需求被推高,但英特尔无论是与既往业绩纵向比较,还是行业内横向比较,英特尔的表现都称不上优秀。

二季度其DCAI业务收入30亿美元,同比下滑3%。

短期看,数据中心业务的平淡或许与英特尔新品还未正式推出有一定关系。

在报告会上,英特尔宣布,Gaudi 3 AI加速器将在2024年下半年正式投产。据悉,这个在此前备受关注的“最强AI芯片”对标英伟达H100,英伟达方面表示,Gaudi 3在推理和训练方面,每美元性能相较H100能提高约2倍。

首批采用Intel 18A制程节点的客户端处理器Panther Lake和服务器处理器Clearwater Forest预计在2025年才能推向市场。

长期看,或许是英特尔的“AI  Yes”喊得有些晚了。

富国银行统计显示,目前英伟达在数据中心AI市场拥有98%的市场份额,AMD(AMD.O)的市场份额仅有1.2%,英特尔则只有不到1%。而美国银行预计,未来Gaudi 3可能也仅将占据不到1%的AI加速器市场份额。

在早几天发布的AMD二季报中,其数据中心营收约为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二季度AMD总营收为58.35亿美元,不足英特尔本季度营收的一半。但AMD目前市值是英特尔的两倍有余。

英特尔CEO承认,公司“没有充分受益于人工智能等强大的趋势”,导致“成本太高,收益率太低”。

想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成功并不容易。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直言,英特尔AI芯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存在感不足,产品竞争力较弱,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确实有待进步。

晶圆代工拆分,频频亏损

另一条与AI密切相关的业务线是晶圆代工。

英特尔对此寄予厚望。公开消息显示,2023年以来,英特尔相继公布了在美国、欧洲和以色列等多地兴建半导体制造工厂的计划,总投资金额高达千亿美元。

晶圆代工业务表现似乎没有那么惊艳。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为43亿美元,同比增加4%,环比下降1%。

(图源:英特尔官方)

英特尔CFO Dave Zinsner在发言中指出,晶圆代工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Intel 7制程工艺和Intel 3、Intel 4制程工艺的晶圆产量的增加。其中,后者采用的是来自ASML的EUV(极紫外光刻)节点。

然而,如果算上运营亏损,英特尔的晶圆代工业务表现并不乐观。今年二季度晶圆代工业务运营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8亿美元,运营利润率为-65.5%。

英特尔也坦言,超过85%的晶圆产量仍来自于EUV节点,Intel 3、Intel 4制程工艺的晶圆在爱尔兰工厂的持续扩产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构成了压力。

这个趋势在短时间内还将延续。“我们预计第三季度的运营亏损将继续以大致相同的速度增长。”Dave Zinsner表示。

IDC亚太区研究总监郭俊丽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用“步履维艰”来评价英特尔的代工业务。“从投入端看,晶圆厂需要在新设备、厂区、人员等方面进行大量投资。从营收端来说,晶圆代工厂商台积电、三星相比于英特尔都有不小优势,英特尔作为新进入者,需要在技术和客户基础上尽快追赶。”她认为,这部分业务达到盈亏平衡可能要到2027年。

总体来看,英特尔降低了第三季度业绩指引预期,预计营收将在125亿美元至135亿美元之间。

(图源:英特尔官方)

遥远未来的超额利润和当前眼下的变革风险交织,让英特尔所处的半导体行业罕见地同时面临人才短缺和裁员潮这一对矛盾。

麦肯锡数据显示,美国半导体产业可能出现大约近7万个职缺。普华永道报告指出,到2030年欧洲半导体行业的人才缺口将达到35万。在我国,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2024年中国行业人才总需求为79万人左右,人才缺口达到23万人,芯片设计和制造业人才缺口都在10万人左右。

“半导体行业公司往往横跨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这两类市场的不同需求导向了这一结果。”

张孝荣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半导体芯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些新兴市场需要新产品,导致了半导体行业的人才短缺。

在成熟市场,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半导体公司的业绩受到了影响,这导致了一些公司选择裁员来减轻运营压力。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iPhone 16来袭!A股“果链”公司上半年业绩分化,组装代工厂全线盈利
同一天发售开打!华为鸿蒙首次超越iOS,成市场第二大操作系统
华大集团发布纳米孔基因测序新品,CEO尹烨:未来测序成本有望降至10美元
“粤”来越好: 第二十四届投洽会展现广东创新与投资新机遇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