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瑞银行成长困境:股东频繁换血,房租超过净利

谢怡雯
2024-06-28 13:01:05
来源: 时代周报
净利润5000万,要付房租却超过7000万元。

2014年,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正式开业,到今年国内民营银行已经发展了有十周年。这十年,以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为代表,民营银行以互联网为加持,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但也有民营银行,一直在面临成长的烦恼,迟迟未能走出正常的增长曲线。作为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之一、以及上海唯一的民营银行,华瑞银行是其中的代表。

时代周报统计民营银行年报数据显示,华瑞银行2023年末总资产492.71亿元,不到微众银行的十分之一,归母净利润5332万元,在民营银行中排倒数后三名,而2022年度,华瑞银行还是唯一亏损的民营银行。

另一方面,华瑞银行2023年度与“主要股东及其关联公司发生办公场地租赁交易”,产生的租赁负债金额高达7421.66万元,超过了年度的净利润。

成立之初,重仓非标

华瑞银行在2014年9月29日获得原银监会批准筹建。到2015年1月28日,原上海银监局在其官网披露了华瑞银行开业的批复。2015年5月,华瑞银行正式开业。

华瑞银行的注册资本为为人民币30亿元,初始股东包括均瑶集团持股30%,美邦服饰持股15%,其他股东有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赣商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骋宇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建桥(集团)有限公司、快鹿集团等在沪企业。

2015年底,均瑶集团出资18.65亿元,从上海国际集团手中受让上市公司爱建集团(600643.SH)7.08%的股份,成为爱建集团的二股东。2016年月7月,均瑶集团的掌门人王均金进入上市公司爱建集团的董事会,担任董事长。2017年,均瑶集团通过认购定增股份,正式成为爱建集团的第一大股东。

爱建集团一直以来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旗下子公司爱建信托的营业收入。爱建集团一直以来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旗下子公司爱建信托的营业收入。因此,华瑞银行和爱建信托经过上述股权变化,都成为了均瑶集团旗下的关联企业。

而刚成立仅一年的华瑞银行,在2016年出资4亿,走爱建信托的通道,踩了一个大雷,即光大MPS风波。

2016年,光大证券旗下子公司一个募资52亿的基金,踩雷了海外体育赛事版权公司MPS。52亿资金中,有4亿资金来自华瑞银行—爱建信托。

经过漫长的诉讼拉锯,上海金融法院判决光大资本向华瑞银行支付投资本金人民币4亿元,及相关投资收益与诉讼、保全费用。但据光大证券公告,最终光大资本与华瑞银行达成了和解协议,2023年底,华瑞银行拿回了4亿本金,但损失了相关投资收益与诉讼、保全费用。

从华瑞银行的年报看,2022年底,华瑞银行委托爱建信托发行的事务管理类信托计划余额为4.4亿元,到2023年已清零。

就在4亿元参与光大MPS的差不多同一时期,华瑞银行还分两次,共出资2.5亿元,通过富安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资管计划“瑞安1号”,投资了一个清科辰光合伙合伙企业,最终的底层投资标的,是上市公司豆神教育(原名:立思辰,300010)。

华瑞银行的2.5亿投资,后来陆续收回1.2亿元的本金及6000余万元的投资收益,但随后豆神教育发生经营困难,破产重整。

从2021年底,华瑞银行开始要求豆神教育履行合伙份额的回购义务,并追讨剩余本金1.36亿元和投资收益。

2023年3月,一审法院支持了华瑞银行的主要诉求,但在豆神教育已破产重整的情况下,华瑞银行还能拿回多少本金?就此,时代周报致电华瑞银行方面,并发去了采访问题,截止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

几笔非标踩雷,导致长期追讨本金后,从财报上看,华瑞银行在债权投资这一块,构成结构已趋于保守:2023年底总余额为85.32亿元,其中约75亿是政府债和金融机构债。还有3.99亿是同业存单。信托和其他受益权已从5.76亿元下降到了1.32亿元。

对企业贷款剧降

2023年度,华瑞银行的贷款总体量较2022年有显著增长,从251.1亿元增加到了316.41亿元。但对个人贷款业务和对企业贷款业务出现两极分化。

个人贷款业务的体量,从2022年的165.17亿元,增加到了258.03亿元,增幅达到56%。

对企业贷款业务的体量,从2022年底的84.92亿元,下降到了2023年底的57.42亿元,降幅达到32.38%;在整体贷款的体量占比也从33.82%下降到了18.15%。

个人贷款方面,其他消费贷和经营贷的规模,华瑞银行都出现了大幅增长,消费贷从2022年末的148.22亿元,增长到了2023年底的219.08亿元,成为华瑞银行贷款的主要构成。

但另一方面,华瑞银行的渠道手续费支出,从2022年末的2.94亿元,增加到了2023年末的5.27亿元。这显示华瑞银行为了获得业务体量的增长,付出了更高的渠道成本,严重侵蚀了净利润。

民营银行近十年的成长,很大程度来自互联网的加持。而在这一块,华瑞银行显得越来越被动:在没有强势的互联网渠道拉动贷款规模爆发性增长的前提下,华瑞银行有一块业务是联合贷款业务,主要是:华瑞银行联合前海微众银行,向自然人客户发放个人信用贷款“微粒贷”,华瑞银行联合浙江网商银行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网商贷”。

年报显示,华瑞银行联合贷款项目的规模正在急剧下滑:在2022年底还有3.62亿元,到2023年底,只剩下1285.4万元。

对企业贷款方面,时代周报发现,仅一家上海怡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贷款,就给华瑞银行造成了巨额的风险敞口。

根据法院文件,2017年,华瑞银行向怡通公司放贷7815万元,抵押物是怡通公司在上海市沪南公路的商业物业。

2019年,因怡通公司拖欠本金7492.63万元和利息,华瑞银行申请将抵押的房产查封、用于偿还贷款。并要求上述商业物业的租户的租金。但租户(某酒店)却称,已在贷款发放前的2016年12月,将后续12年的租金全部支付给怡通公司;又有第三方表示,2016年2月,怡通公司已将案涉的房屋出售给自己,有商品房预售合同为证。

最终2022年10月底,法院判决中止执行上述被查封的部分房产,使得华瑞银行之前的抵押部分落空。就上述贷款的追回进展,时代周报致电华瑞银行方面,并发去了采访问题,截止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

而华瑞银行此前对企业贷款的更大波折,或得来自其重要股东赣商联合公司。

股东换血,房租超过净利

以快鹿集团、赣商联合等公司为代表,华瑞银行的创始股东中,在十年中已有多家股东出现了经营危机,进而触发了股权转让。目前主要股东均瑶集团、微创医疗的财务数据、特别是盈利水平并不太好看。

因此,华瑞银行与“主要股东及其关联公司”租赁物业产生的超过7400万元的租赁交易,或给其主要股东惨淡的财务报表,提供了盈利支撑。

天眼查显示,华瑞银行开办之初的6大主要股东(持股5%以上)为:

均瑶集团,持股30%;

美邦服饰,持股15%;

上海骋宇实业,持股9%;

上海凯泉泵业,持股8.15%;

赣商联合公司,持股8.15%;

上海建桥集团,持股6.5%。

除此以外,上海知名的集资平台快鹿集团,最开始还持有华瑞银行4.8%的股份。

另外,时代周报发现,华瑞银行开办之初的6大股东中,持股9%的骋宇实业、和持股8.15%的赣商联合,都与第一大股东均瑶集团关系深远。

天眼查显示,骋宇实业早期的第一大股东,一直是自然人倪庆丰。

倪庆丰与均瑶集团王均金是甥舅关系。

均瑶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均瑶健康(605388)的招股书介绍称: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先生与倪庆丰之间为舅甥关系;王均金通过温州均瑶与倪庆丰共同投资如意文化及其子公司上海宝银金银,并在文化产业开展业务合作;通过均瑶集团与倪庆丰的上海骋宇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华瑞银行。

赣商联合公司层面,尽管对外披露的实控人是江西籍商人邓凯元,但在华瑞银行成立之前,均瑶集团旗下的上海均瑶国际广场有限公司,一直持有赣商联合公司11.16%的股权。

上述股东中,最早出事的是持有华瑞银行4.8%股份的快鹿集团。2016年初,快鹿集团爆发兑付危机,实控人施建祥逃往海外,快鹿持有的1.44亿华瑞银行股份也被转让,接盘方是与王均金有舅甥关系的倪庆丰旗下的骋宇实业,骋宇实业持有的华瑞银行股权比例从9%上升到了13.8%。

2016年,邓凯元的赣商集团出资10.47亿元投资黑龙江的中兴牧业,最终在2019年身陷泥沼,资金链告急,赣商集团其下多笔资产均被转让,其中就有赣商联合公司在华瑞银行的持股份额。

华瑞银行年报显示,赣商联合公司曾由均瑶广场公司作为担保,向华瑞银行借款,赣商联合以其持有的2.445亿股华瑞银行股权为抵押。事后赣商联合公司未能还款,均瑶广场公司代其向华瑞银行偿还了款项,并取得了作为抵押的2.445亿股的所有权。因为这场“被动转让”,导致均瑶系在华瑞银行的持股比例达到38.15%,截止年报发布前,上述转让和均瑶广场公司的股东资质尚未获得监管审批。

除此以外,华瑞银行的另外几大主要股东也有变化:

2020年-2021年,华瑞银行第三大股东骋宇实业发生股权变化,与均瑶王均金有亲属关系的倪氏家族退出,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成为大股东。

上海建桥集团,最早持有华瑞银行6.5%,后由上海建之桥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承继,2023年3月,这1.95亿股华瑞银行股份已被质押和冻结,到2023年年报发布时尚未解冻。

2023年,持有华瑞银行1.17亿股的国大建设将手中的1.14亿股,持有华瑞银行4.5亿股的美邦服饰将手中的3.03亿股,分别转让给原第四大股东凯泉泵业。

上述股权变更后,华瑞银行持股5%以上的主要股东变为,均瑶集团(38.15%)、凯泉泵业(22.05%)、骋宇实业-微创医疗(13.8%)、上海建之桥(6.5%),其中上海建之桥的持股在2023年底处于冻结状态。

华瑞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三大主要股东均瑶集团、凯泉泵业、微创医疗在华瑞银行的存款分别为7.48亿元、5.5亿元、1.71亿元。

目前作为主要股东的均瑶集团和微创医疗财务数据均不大好看。

时代周报发现,港股上市的微创医疗(00853.HK)从2020年至今已连续4年亏损,股价从2021年的最高点72.85港元/股,跌至如今的5.52港元/股。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均瑶集团已经2021、2022、2023年三个会计年度,归母净利润为负。在2022年度亏损达到43.26亿(归母亏损26.91亿元)。

均瑶集团近三年财务数据

 在此背景下,华瑞银行2023年度净利润才5332万元,却“与主要股东及其关联公司发生办公场地租赁交易”,产生的租赁负债金额达到7421.66万元,也就是说,华瑞银行2023年度向主要股东及其关联公司要付出的租金,已经超过了华瑞银行2023年度的净利润。

把时间拉长,华瑞银行的2021年、2022年、2023年“租赁负债"总金额分别为7943.42万元、1.03亿元、7490.68万元。整体看,2023年度要付的租金比2022年度有一定下滑。显示在租赁方面华瑞银行做了一定的资源优化,降低了成本。

另外,2022年,华瑞银行与其主要股东及其关联公司发生的租赁负债金额是5736.46万元,从5736.46万元到2023年的7421.66万元,一年时间,要给其主要股东及其关联公司的租金增加了29%。

天眼查显示,华瑞银行初始的注册地址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东方路1217号108,109单元。

2023年2月8日,华瑞银行在官网发布的公告称:上海华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场所将于2023年2月13日起正式搬迁至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789号31楼(上海均瑶国际广场),总行营业部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217号108,109单元)不变。

均瑶国际广场(红框内是华瑞银行与爱建信托的标识)

就2023年度、2022年度华瑞银行因租赁物业,向均瑶集团及其控制的公司支付的租赁费用究竟有多少,时代周报致电华瑞银行方面,并发去了采访问题,截止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今年强降雨为何特别多?我们替你问了专家
“沪九条”满月:上海新房热销,一周内5个项目开盘当天卖光
余额宝收益跌破1.5%!这届网民理财靠薅羊毛,有银行3个月定存年化利率超4%
谁在视频号掘金:有线下店女老板登顶带货榜,商家仍在“野蛮生长”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