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中部“脊梁”,六省需聚焦提质向新
2023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近27万亿元,在全国占比超过1/5。
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要始终紧扣中部地区作为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战略定位,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六省,以约占全国1/1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1/4的人口数量,创造着约1/5的经济总量,是中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部崛起战略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被提出,并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2006-2010年)上升为国家层面战略。
2024年是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二十周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一新背景下,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
一方面,中部地区如果能够快速发展,就可以吸纳和转移东部地区的部分产业,助其“腾笼换鸟”,同时为西部地区提供市场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由于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通过提升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消费水平,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需,推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共同富裕。
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需要看到经过20年发展,中部地区所积累的成绩和优势。
在当下的中部地区,由于产业基础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已经站到了更高起点上。2023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近27万亿元,在全国占比超过1/5,中部“脊梁”的骨干支撑作用愈发明显。
本次政治局会议的召开,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具有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的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堪称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一招。
目前来看,中部地区需要加快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这种体系建设,不仅是要建好交通枢纽,更要让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更加畅通。
中部地区这个“脊梁”能不能更硬一点,很大程度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中部地区有700多所高校和8.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教资源丰富。
盘活这些资源,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致力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题中之义。
中部地区崛起需要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做好衔接。
对中部地区自身而言,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衔接,有助于中部地区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条。
对全国整体发展格局而言,加强中部地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有助于加快构建优势互补、差异化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全国一盘棋,战略协同效用就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中部地区仍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发展水平有差距,发展愿望更加迫切,但无论如何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中部六省坐拥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担负着筑牢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职责,更应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