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推出四大举措 助力长三角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即时零售购物愈加成为居民消费新趋势,同时与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不谋而合,成为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
昨天,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见证下和在长三角政府部门协同下,“‘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长三角·美团共建项目”正式启动,为助力长三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三年建设,美团提出四大举措:社区中小商家数字化赋能、社区零售前置仓创新、社区居民便利消费促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监测。
即时零售扩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此前,商务部等13部门研究制定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对外发布,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开,推动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计划提出五方面实施重点,包括系统谋划设计,优化社区商业布局;改善消费条件,丰富居民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增强多元消费体验;推动技术赋能,提升智慧便捷水平;促进就业创业,提高社区居民收入。在改善消费条件、丰富居民消费业态方面,提出在居民“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端,让消费更便捷;在居民“家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让消费更舒心。
上海正积极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而即时零售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打造了“数实融合”的新场景、新模式,为本地零售带来新增量,已经成为了激活市场活力、释放居民消费潜能和优化经济要素流动配置的关键动力,同时,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依托繁荣的线下业态和数字平台,上海多地已经形成“城市零售新业态”,扩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023年,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共计约3000个民生项目。截至8月底,全市已建成项目约1300个,在建项目约1700个。覆盖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体育、休闲和就业等领域,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
借助本地零售平台,消失的“小修小补”正在回来,便民生活圈范围越来越大。衣服扣子掉了,马上手机检索附近的裁缝店,夏天空调不凉了,网上找人维修也是不错的选择。美团平台数据显示,今年8月,上海市民在美团平台上搜索“裁缝衣服”的次数同比增长24%,“空调加氟”搜索量同比增长130%。
四大举措推进长三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不仅在上海,即时零售生活圈的打造,也恰好与长三角目前正在推动的商圈布局策略不谋而合。2022年8月,商务部等10部门办公厅(室)公布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其中,长三角包括上海、无锡、南通、合肥等10地入选。
美团闪购数据显示,近三年来,长三角地区即时零售行业发展呈现供需两旺发展态势,长三角地区2023年10月营业商户数对比2020年同期增加106%,订单量对比2020年同期增长269%。而上海市2023年10月营业商户数对比2020年同期则增加122%,订单量对比2020年同期增加270%。
如今,你在长三角很多城市打开美团APP都会发现,便利店、果切、海鲜、数码电器、酒水饮料、宠物用品甚至冰品,都能通过平台下单实现最快半小时到家,且不乏无印良品、711、小米、百果园等知名品牌。
为助力长三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三年建设,美团此次提出四大举措:社区中小商家数字化赋能、社区零售前置仓创新、社区居民便利消费促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监测。
美团四大举措的推进,意味着即时零售业态支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有了最新的落地举措。以长三角为代表的城市群,率先开创了一条通过携手即时零售平台共同服务线下商业,借力数字化赋能实现零售高质量发展的共创、共建、共享之路,对其他地区同样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周岚表示,即时零售发展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支持即时零售发展。期待各方能以即时零售为抓手,共同探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品质化、便利化、数字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路径,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