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新国标来了!骑手权益保障成焦点,京东已与超15万名全职骑手签合同
外卖行业有望迎来新秩序。
外卖行业近日迎来重磅新规。
9月2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史上最全的外卖行业规范性文件,对诸多热点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在经历过去数月的大战后,外卖行业有望迎来新秩序。
这份意见稿中,“配送员权益保障”被单独列为一章,这是首次明确规定外卖平台对配送员的权益保障要求。其中"符合劳动关系认定情形的,应与配送员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按时足额为其缴纳社保"等条款引发高度关注。
作为新业态劳动者的外卖骑手,其权益保障长期以来都是行业痛点。从政策端到平台端,也在持续探索解决方案。
京东方面表示,京东已和超15万名全职骑手签署劳动合同,甚至承担了骑手部分的“五险一金”成本。这种“核心员工保基本、灵活用工给补贴”的分层策略,正是本次外卖“新国标”设计的重要参考。
今年2月份,京东大举杀入外卖行业,迅速搅动行业格局。随着阿里、美团等加码竞争,行业一度陷入大战。与此同时,包括骑手权益保障在内的一些问题,也成为舆论焦点。
此次新规被视为对平台用工模式的重新定义,或将推动外卖行业模式的变革。对连接商家和用户的关键环节——骑手——而言,其劳动权益保障难题也将得到进一步解决。
骑手权益保障再明确
上述“配送员权益保障”章节,涉及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工作时间、职业发展和关怀等方面,其中社会保障条款尤为显眼。
根据新规,配送员与平台、用工合作企业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按时足额为其缴纳社保。
对于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配送员,已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平台应为其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实现每单必保、每人必保;平台、用工合作企业应向配送员宣传养老保险政策,支持鼓励配送员参加养老保险制度,宜为配送员购买多样化商业保险。
长期以来,头部外卖平台为骑手提供的,主要是意外险或者医疗险等商业保险。
今年3月,刘强东曾发出呼吁,“我们所学的知识、商业模式、技术算法都不应该是用来压榨社会最底层的兄弟们的。所有快递员和骑手都可以获得五险一金待遇,因为今天中国几大平台的利润和市值完全可以支撑。”
当时京东外卖还宣布,已签署正式劳动合同的全职骑手,其缴纳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包含个人所需缴纳部分,将全部由京东承担。此项举措覆盖现有骑手和新加入的骑手。
随着京东的这一举措,多家平台也相继宣布,将为旗下外卖骑手缴纳社保。
“灵活就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强,劳动关系不稳定,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没有收入的时候负担比较重。”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院长王绪瑾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不仅是五险一金的问题,在缴纳社保之后,骑手就有了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资格。这意味着,外卖骑手将新增一项保障权益选择。
此前京东方面曾对外解释,给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和比例,以入职城市所对应的国家缴纳基数为准。至于此举是否会推高平台成本,若仅看五险一金投入是一笔很高的费用,但换来的是低流失率、服务品质保障以及配送效率的提升。
显然,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平台模式需重新考量
此次新规的另一重影响,或是对部分外卖平台用工模式的重新定义,传统的外包、众包等形式面临新考。
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外卖平台和骑手之间,非直接的用工关系较为常见。骑手的合同多与第三方外包公司签订,因用工复杂化,社保缴费的主体和形式相对模糊。
2021年,人社部在相关意见中提出“不完全劳动关系”的概念,就是试图对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做出探索。意见中表示,针对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指导企业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协议,合理确定企业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如果说当时的意见侧重指导属性,此次新规对“不完全劳动关系”的规定则更进一步。即使是这种情形的用工关系,外卖平台对骑手权益的保障也被提到新的高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以往依靠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而规避成本和风险的平台模式,必然要面临重大转型。视骑手权益保障为成本负担,建立在骑手权益保障缺位基础上的盈利模式,在新的监管环境下,也面临迫切转变。
目前,该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阶段,随着后续正式实施,外卖行业可能迎来新的洗牌。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外卖平台能否真正落实新规要求,还需要持续观察。
例如,如何认定“符合劳动关系情形”就需要明确标准,是否会有更隐蔽的方式规避用工责任,也需要全行业进一步提高认识并加以杜绝。此外,用工成本提高后是否会出现转嫁成本的情形,同样值得关注。
京东方面表示,外卖平台只有注重服务质量和社会责任,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