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科技“科技普惠”战略落地,柯氏音电子血压计定价步入两百元时代
柯氏音法步入普及时代
9月19日,汉王科技在北京举办“清汞行动”柯氏音电子血压计捐赠活动暨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支持房颤筛查及多项健康指标监测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KSY3610,以及臂筒式电子血压计KSY8600。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汉王将搭载柯氏音技术和房颤筛查功能的新品KSY3610系列定价拉至259元起,正式将高端血压监测技术带入两百元级市场。
这一战略举措,不仅体现了汉王科技“科技普惠”的理念,也可能重塑家用医疗设备市场的竞争格局。
行业定价规则被打破,汉王以“普惠”重构市场竞争逻辑
在发布会现场展示的血压计市场产品分布图上,可以清晰看到市售血压计功能和价格呈现出明显正向关系。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其他品牌血压计每增加一两个功能,价格往往上涨数百元。这种定价策略并非完全由成本驱动,而是厂商为区分产品梯度有意为之,目的是推动消费者购买更高价的产品。
“这与汉王做大健康产品的愿景和理念不符。”汉王科技董事、副总裁刘秋童在现场表示,“汉王坚持科技普惠的理念。我们的KSY3610柯氏音电子血压计是把能给的功能尽量都给到用户,然后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做一个性价比拉满的六边形战士。”刘秋童强调,汉王相信“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不应该刻意区分过多的产品梯度,而应该让更多人以更合理的价格用上更好用的血压计,享受科技时代带来的健康红利。
技术突破实现成本优化,柯氏音法步入普及时代
汉王科技之所以能够实现“高功能、低价格”的产品策略,得益于公司在人工智能与传感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通过技术突破和工艺优化,汉王柯氏音电子血压计在保持水银血压计一样的测量精度的同时,具备电子血压计一样的便捷应用体验。
传统的示波法电子血压计通过震荡波估算血压值不同,KSY310通过双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捕捉袖带在放气过程中血流冲击血管壁产生的声音(柯氏音)变化,直接“听”出血压值,测量精准度与水银血压计一致。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对房颤、心律不齐、低血压、脉搏弱、高心率等特殊人群同样适用,有效避免了漏诊误诊的发生。
此外,KSY3610还创新性地整合了房颤筛查功能。房颤作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会显著提升脑中风、心力衰竭、痴呆及猝死风险。新品支持在一次测量中同时完成血压测量和房颤筛查,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健康风险评估。
智能生态构建完整服务闭环,提升用户粘性与附加值
KSY3610不仅是测量设备,更是用户健康管理的入口,是市面上同等价位中唯一拥有智能APP赋能的电子血压计。通过与汉王大健康APP互联,每次测量数据可实时同步至手机端,支持按时、日、周、月等多维度展示血压变化,并可生成周期性的健康报告。这种智能化的健康管理方式,不仅避免了传统手动记录易错、易漏的问题,更为就医诊断提供了持续可靠的数据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KSY3610还搭载了汉王自研医养大模型AI,用户可随时询问健康相关问题,获得专业可靠的解答。这种“硬件+软件+服务”的模式,正在构建汉王在健康领域的生态优势。数据远程查看功能也让子女即使身处异地,也可通过APP实时掌握父母血压动态,实现了“关爱跨越距离”。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市场前景广阔
2013年,中国作为首批签署国加入《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该公约明确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这一政策为电子血压计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替代空间。
从需求层面看,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攀升。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教授在现场披露的数据,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患者总数已达2.7亿人,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庞大的患者群体为血压监测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京东健康医疗器械健康监测业务负责人乔祺分享的数据表明,血压计行业正呈现“院内器械家用化,家用器械线上化”的趋势。2022年-2025年,京东血压计行业复合增速约18.6%,其中带有房颤筛查和心电监测的产品以及柯氏音电子血压计产品脱颖而出,特别受中青年消费者青睐。
科技普惠引领行业变革,创造商业与社会价值双赢
汉王科技通过此次新品发布,不仅展示了技术实力,更体现了其重塑行业价值体系的战略意图。公司将医疗级监测技术下放至消费级市场,通过规模化生产和生态服务价值挖掘,构建新的盈利模式。
汉王通过高性价比产品策略,有望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建立品牌认知度。虽然单产品利润率可能降低,但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后续服务价值的挖掘,仍然可以创造可观的商业回报。
此外,汉王通过提供高精度、低价格的健康监测设备,让更多人能够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有助于提升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创造显著的社会效益。
未来,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汉王科技有望凭借其技术优势和产品理念,在家用医疗设备市场占据重要位置,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推动行业向普惠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