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第一股”小菜园半年报:净利增长35%,整体翻台率为3.1次
小菜园明年开店规模达千家
来源:图虫
近日,“徽菜第一股”小菜园披露上市后首份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27.14亿元,同比增长6.5%。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82亿元,同比增长35.7%。公司表示,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营运效率的优化和成本费用管控带来的整体经营效益的提升。
小菜园创始人兼董事长汪书高向包括时代周报在内的媒体表示,今年全国门店数将达到800家,预计明年年底实现千店规模;未来小菜园堂食与外卖的营收比例应控制在65:35。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预计当前小菜园的主要门店投资回收期约在1年以内,并可快速培育实现运营层面盈利。同时小菜园当前客单水平已较快餐赛道接近,相较于传统正餐有比较明显的性价比优势,而堂食餐饮仍体验正餐服务,在高线城市核心商圈和下沉县城等市场均逐步取得验证,未来可拓展场景和比较优势逐步提升。
小菜园供应链端直采较多优质原材料及调料,且普遍获得价格优势,支撑较高的食材毛利率。马鞍山工厂持续建设,有望今年年底建成,预计完成后有望为3000家门店赋能。
整体翻台率为3.1次
小菜园首席财务官朱正慧表示,盈利水平改善主要来自采购和供应链优化,实现了门店人效的提升。“企业的开源和节流是并重的,节流的效果会体现在数据上。门店的基数大,成本管控都在优化,因此盈利水平改善会比较明显。”
根据小菜园财报,在成本控制方面,上半年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同比减少2.2%至8.017亿元,占收入比例由32.2%降至29.5%。员工成本同比降低8.2%至6.664亿元,占收入比例由28.5%降至24.6%。营销投入方面,广告及促销开支同比增加71.1%至5330万元。外卖服务开支同比增加11.4%至1.819亿元,占收入比例由6.4%升至6.7%。
对于人力成本下降,汪书高表示,公司并未降低员工薪酬,而是通过提高店效,单店面积和人员占比略微减少,进一步提高门店人效,主要由于2023年底至2024年商场客流减少和门店业绩下降等原因进行的调整,“当店效提升、人效优化,成本自然会呈现更健康的状态,这一点在规模化门店基数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国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2025上半年,员工成本占比为24.6%,同比优化4%,系门店采用炒菜机器人、单店模型人员数优化综合贡献。小菜园上半年整体翻台率为3.1次,与去年同期持平;期内毛利率为70.5%,主要得益于供应链统一采购带来供应商议价能力提升带动。
明年开店规模达千家
2025年中报显示,小菜园堂食顾客人均消费额从去年同期的60.4元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7.1元。汪书高指出,“这个下滑不影响企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我们在2023年年底主动降价了一小部分,不同的城市客单价也不同,未来会将客单价控制在55-60元这个价格区间。”
上半年,小菜园堂食收入同比增长2.2%至16.47亿元,外卖收入同比增长13.7%至10.58亿元,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39%。国信证券认为,外卖布局是上半年小菜园收入增长重要驱动力。
汪书高表示,此前小菜园不做外卖,最近几年外卖占比逐步提升,“目前我们认为外卖和堂食最佳比例是三成与七成,外卖最多不超过35%的占比。”
除外卖增速外,开店速度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小菜园在营门店数为672家,相较2024年底净增5家。其中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各增加3家,二线城市减少1家。品牌布局仍以新一线城市和三线及以下城市为主,门店占比分别达28.57%和43.3%。
对于开店速度放缓,汪书高回应称,熟悉小菜园的投资者应该知道,小菜园一直以来开店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今年上半年开店5家算是正常状态,下半年会按照原计划继续扩店。计划2025年新增门店120家左右,全年小菜园的全国直营门店约800家。“今年9月份将制定2026年的开店计划,会根据市场环境、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计划,预计明年年底实现千店规模,未来十年门店数量突破3000家。”
汪书高介绍,经过迭代测试,目前门店面积已经从最初的500平方米降低到220平方米左右,这个面积可以降低一定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但坪效并未降低,未来新开门店都会以此为标准。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