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古人和我们一样拼

杨海梅
2025-07-31 13:50:41
来源: 消费者报道
一文看完,穿越古今的防晒“大法”。

遮阳伞、防晒衣、防晒霜、防晒乳……防晒已成为当代人日常护肤的重要环节。防晒产业也不断升级,趋向智能化与精细化。例如,一些可穿戴设备企业在智能手表或腕带中嵌入紫外线监测模块,实时提醒佩戴者当前的紫外线强度、建议防护等级,还有企业研发出“光致变色+紫外屏蔽”双重功能的防晒面料。

其实,防晒并非现代人的“专利”。时间倒回到千余年前,古人们也很重视防晒。尽管没有高科技的加持,他们在防晒这件事上和我们一样认真、一样拼。

古人的物理防晒法

尽管“物理防晒”是近代才出现的概念,但古人在防晒上的做法与现代人物理防晒的思路大致相同,核心秘诀就是“遮挡”。

先秦时期,承载遮阳帽功能的主要是笠,俗称斗笠。这些斗笠一般就地取材,用竹篾(细竹丝)、草等材料经纬相交、编织而成。《诗经·小雅·无羊》中的“尔牧来思,何蓑何笠”,就描绘了牧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放牧的场景,展现了古人利用遮挡来防晒的智慧。

也有学者考究,中国古代的遮阳帽应为席帽。它因“藤席为之,骨鞔以缯”而得名,四缘垂下兼具蔽日与遮颜功能,在晋朝典籍中就已出现。明代史书中也有关于席帽的记载,称明太祖朱元璋在殿试时看见学子们站在烈日下曝晒,于心不忍,于是给学子们赐帽遮阳。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官修典制文献《续通典》在盘点明朝各种帽子时还直接用到了“遮阳帽”一词:“遮阳帽,明初士人贡举入监者许戴之。”

无论是斗笠还是席帽,这种帽檐较宽的设计都很好地遮挡了日光,起到了一定的防晒作用,样式还沿用至今。

戴帽遮阳的古人 (南宋《耕织图》局部)

此外,还有两款出场率很高的遮阳帽——幂篱和帷帽。幂篱本是西域人为了遮蔽风沙和烈日而发明的,其帽檐四周缀有长幅垂纱(或丝网),可遮蔽全身。传入中原后,在隋代和初唐时期,幂篱主要由妇女使用。

而随着社会风气日益开放,幂篱的垂纱缩短至颈部或上半身,另一种防晒新品——帷帽逐渐取代了幂篱,在武则天时期成为时尚单品。《旧唐书·舆服志》提到:“则天之后,帷帽大行,幂篱渐息”。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戴帏帽骑马女佣 图源:河南博物院官网

除了帽子,物理防晒的“武器”当然也少不了伞,普通百姓多用油纸伞,而皇家则用“升级豪华版”的遮阳伞——华盖。

华盖指帝王或贵族车驾上的华丽伞盖,以丝绸制成,饰有龙凤、璎珞等吉祥图案,伞顶常缀垂饰(如珠玉、流苏),兼具遮阳避尘功能,同时也彰显出权威和地位。

南宋《迎銮图》局部,出现了华盖


清《万树园赐宴图》局部,出现了华盖

无独有偶,国外古人的防晒思路也类似:打伞、戴帽子。

据传,伞最早出现在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既作为遮阳工具,也象征权力与地位。在古希腊与罗马,伞同样作为遮阳工具。直到17世纪,欧洲人才开始将伞用于防雨。

帽子也是通行的防晒神器。在欧洲油画里,常见女性佩戴宽边帽和面纱来遮挡阳光,还有女性会戴上用布制成的防晒面具。

古代的“化学防晒”

在没有化学防晒剂的年代,古人也有自己的“化学防晒”大法,他们通过观察与实践,在自然界寻找了多种天然物质。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角斗士为了减轻长时间户外活动被阳光灼伤的刺痛感,会在赤裸的身体上涂抹橄榄油,堪称“液态盔甲”。而古埃及人则会用植物油、香料与矿物质混合调制成美容膏涂抹在皮肤上,既保湿又能抵御阳光的伤害。

美洲土著也有特殊的防晒大法,他们把铁杉的提取物和鹿脂混合制成的防晒膏药涂抹在身上,认为可以修复晒伤皮肤。这种膏药中的鹿脂还可以起到保湿和滋润皮肤的作用。

在中国,从秦汉至唐宋,古人常用妆粉敷在面部、颈部和手部,认为这样既能美白、防晒,还能滋润皮肤。早期的妆粉多为米粉或铅粉,但由于铅粉毒性较大,逐渐被珍珠粉所取代。如《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里贾宝玉提到的紫茉莉籽粉,据考究也属于妆粉的一种,效果类似于今天的粉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防晒,古人还发现某些植物汁液如芦荟、黄瓜汁等具有晒后修复功效,形成了一套质朴的“防晒+修复”的体系。

中国整合医学美容学会(香港)皮肤生理学与功效成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鲍峰博士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古人的粉更近似于物理防晒,靠遮盖隔离紫外线,而芦荟、黄瓜汁等植物来源的防晒剂相较当前化工合成的防晒剂而言,并没有什么优势,还存在着稳定性欠佳、难以标准化生产等问题,也缺乏足够的人体功效验证数据。 他评价道:“古人主要是利用植物提取物的抗氧化功能,不是现代化工意义上的‘紫外吸收防晒剂’。”

随着现代科学的崛起,防晒技术才迎来了质的飞跃。

1928年,世界上第一款含有化学防晒剂的防晒产品问世,其主要成分是水杨酸苄酯和肉桂酸苄酯。虽然其防晒效果有限,但为后续的化学防晒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堪称防晒霜的“鼻祖”。此后,防晒产品的研发不断推进,1948年,PABA酯类防晒剂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防晒产品的性能。如今,更多新型防晒剂的出现,让防晒产品的效果更加显著。根据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目前我国化妆品的准用防晒剂就多达27种。

古人们用各种质朴的方式抵御炎日的侵袭,如今我们则可以轻松获得丰富多样且科学高效的防晒产品。这跨越千年的防晒技术演变,宛如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防晒领域也在不断创新,未来的防晒科技必将更加先进。

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遮阳帽 千年优选防晒神器》

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魏晋男子爱敷粉?胭脂来自西域?关于古人化妆的那些事儿》

植物观察网易号《这植物傍晚开花,俗称“地雷花”,种子可制胭脂粉,若遇到重视》

搜狗百科:茉莉粉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读懂IPO|铜师傅估值两极分化,连续三年营收未破6亿元,拟募资出海“掘金”
育儿补贴“含金量”多高?专家:加强各地平衡,避免差距过大
大手笔分红,宁德时代上半年日赚1.68亿!动力电池系统收入增16.8%
读懂IPO|1000多家经销商仅约两成持续合作,爱得科技经销商管理机制遭问询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