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楼盘入市提振成交,二季度广州新房成交面积止跌回升,环比涨35.8%
随着优质项目的陆续推盘,叠加开发商营销力度的加大,二季度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上升35.8%。
7 月9 日,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发布广州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报告,分析了2025年上半年写字楼、零售物业和住宅市场的发展情况,并对《中资企业出海报告》进行了专题分享。
2025年上半年,广州写字楼市场一共八个新项目交付入市,合计带来32.3万平方米供应面积。期末,广州甲级写字楼市场总存量升至750.6万平方米,同比扩张6.1%。
企业普遍继续执行严格的成本控制战略,上半年,选址青睐于租金门槛或租用成本更低的物业,且鲜有面积扩张需求,市场整体办公增量需求有限。全市半年度净吸纳量录得3.7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回落21.2%。在此之下,加之新增供应集中放量的结构性影响,全市平均空置率环比上升1.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期末录得22.6%。
增量需求仍然有限,新兴片区继续主导去化。期内,国际金融城、琶洲两新兴商务区继续以其高性价比优势吸引企业搬迁,片区内录得数宗瞩目交易达成。上半年,两片区净吸纳量合计录得5.4万平方米,成为市场去化的主要推动力。
中短期而言,广州写字楼物业市场仍将处于供需关系调整期及需求结构升级期。在新增需求较为有限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城、琶洲等新兴片区更多项目的集中入市将继续对存量市场造成冲击,写字楼资产表现预计承压。
不过,随着传统产业的升级及本地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场有望迎来更多源自服务于传统行业的信息技术支持类企业、新媒体交互、手游全链条运营企业的租赁需求。
零售物业市场方面,上半年,广州有一个购物中心于二季度开业,另有一存量项目整体闭店。综合而言,市场总存量环比扩容1.0%,至763.2万平方米。
品牌拓店节奏整体趋缓,存量项目多以小幅招商调改为主。核心商圈优质项目继续进行品牌组合升级及布局优化,引入部分新店、首店。同时,业主及品牌亦尝试开展多元化推广活动吸客引流,如与时下热度较高的潮玩及动漫IP开展联名快闪活动、邀约明星及KOL担任“一日店长”等。
期内,各商圈空置率温和波动,截至二季末,全市平均空置率环比微降0.2个百分点、同比微升0.1个百分点,至12.7%。
住宅市场方面,由于优质项目推盘有效提振成交,二季度交易面积止跌回升。就上半年而言,广州一手住宅供应面积合计20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5%。其中,第二季度供应面积为133.8万平方米,同比上升8.1%。中心城区数个区位优势显著项目推盘入市,为市场注入部分优质供应。
在购房政策环境整体宽松的背景下,随着优质项目的陆续推盘,叠加开发商营销力度的加大,二季度市场成交量止跌回升,单季成交面积环比上升35.8%,至162.3万平方米。上半年,全市一手住宅成交面积亦同比上升11.5%,至281.8万平方米。
受二季度优质项目成交推动,中心城区成交面积占比扩大至近五成,全市一手住宅成交均价录得人民币每平方米44494元,环比上升18.4%,但仍同比下降4.7%。
6月,《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实施方案》,广州拟有序落实“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措施,第一太平戴维斯认为,这将在原有全面放开限购基础上再度优化本地楼市政策,或在一定程度上利好交易量回升。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与变革浪潮下,中资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已成为塑造全球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其中制造业出海表现尤为亮眼,在竞争力、品牌建设、研发创新及本地化布局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广州投资及资本市场部、产业及物流地产服务部负责人张明杰剖析了中资企业出海的演进历程与核心驱动力,他指出,企业出海已从早期的产品出口迈入规模化、体系化的产业布局新阶段。
这一深刻变革背后,是产能过剩需拓新市场、成本攀升驱动外迁、应对贸易壁垒优化全球布局、政策支持保驾护航、技术与市场多元需求吸引五大核心要素协同发力,使产业出海成为必然。
张明杰提及当前产业出海的区域热点与模式转变时表示,“东南亚地区凭借其强劲的经济增长动能、年轻化的人口红利以及快速崛起的中产阶级消费市场,成为全球投资焦点,也是中资企业出海的重要目的地。”
近年来,受市场拓展、成本优化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驱动,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模式正加速从轻资产试水转向自建生产基地。展望未来,中资企业出海将迎来质的飞跃与结构性升级。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