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策保障,形成生育友好的社会合力

迟雨
2025-07-07 14:01:01
来源: 时代周报
人口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是一场“持久战”

近日媒体报道,全国多地即将出台优化生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体举措。如湖南,相关部门已起草《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将从婚恋、生育、托育、养育、教育、养老方面提出系列支持措施。江西则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江西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强调增加普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科学完善婚育假期、就业支持、生育补贴等系列激励政策。

近年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生育率持续走低,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结构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这一形势,全国多地纷纷出台优化生育的具体举措,这些动向释放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即人口问题已被置于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政府将全力以赴,从多维度、多层次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以应对人口挑战。

这些政策预期将在多个层面发挥作用。

在民生层面,生育补贴、育儿假、住房支持等政策直接减轻家庭生育成本,让生育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提升家庭幸福感。在社会层面,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增加,能解决婴幼儿“托育难”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而言,合理的生育政策有助于稳定劳动力市场,激发消费活力,特别是母婴、教育、托育等相关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带动经济增长。

但众所周知,低生育率是经济、社会、文化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很难说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彻底逆转。

一个事实是,生养费用,教育费用、日常消费,住房开支等问题,仍是抑制生育意愿的深层次障碍。

以产假为例,尽管延长产假有助于母婴健康,但若缺乏配套的就业保障,反可能导致企业更不愿意雇佣育龄女性,反而加剧职场性别不平等。

此外,政策的落地效果取决于执行力和财政投入,许多措施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是否具备足够的财政能力?如果补贴标准过低或覆盖范围有限,可能难以产生显著效果。

显然,要真正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仅靠目前的措施还远远不够,还需直面诸多痛点难点。

一方面,政策的落实与协同是关键。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资金保障不到位、部门间协调不畅等问题。不论是生育补贴的按时足额发放,还是产假期间女性就业权益的保障,都需要各部门、各层级政府密切配合,形成高效的政策执行机制。

另一方面,社会观念的转变与公共服务的完善也至关重要。

现代社会年轻人的婚恋观、生育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生育问题与教育、医疗、养老等紧密相关。这就需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鼓励生育的社会氛围,同时持续完善公共服务,推动“婚恋—生育—托育—教育—养老”全链条政策协同。只有形成全方位的支持网络,才能让家庭“敢生、能养”。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企业也应承担社会责任,社会组织则可以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提供育儿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生育、支持生育的合力。

人口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是一场“持久战”。只有不断解决痛点、补齐短板,形成政策保障与社会合力的良性互动,才能让生育友好从理念变为现实,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新里程董事长突遭留置立案!8年间床位扩至3万张,曾参与晋煤集团总医院改组
年内股价翻倍!邵阳液压拟收购新承航锐,能否扭转业绩?
倍轻松创新推出“轻松一刻”健康管理品牌 打造业绩新增长点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