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股份发布多重积极举措 争取明年“摘星脱帽”
4月18日晚间,阳光股份(000608)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系列公告。报告期内,阳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扣除后营业收入2.78亿元(扣除托管费收入及其他、同一控制下业务的期初到合并日收入后的金额),归母净利润﹣1.2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43.19%。年报显示,亏损原因主要系因市场环境的持续影响,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下降。
因2024年度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阳光股份于4月21日停牌1天,于22日开盘起复牌且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阳光股份”变更为“*ST阳光”。
多措并举开启估值“保卫战”
公司公告: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22日,公司每日收盘价均低于2022年经审计每股净资产(3.59元);2024年3月23日至2024年12月31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2023年经审计每股净资产(3.29元),属于应当制定估值提升计划的情形。
为此,公司系统性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退市风险应对、加速经营改善等系列举措,争取早日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总结来看,一是改善存量基本面,提升存量项目的出租率和出租单价,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加快盘活闲置资产的速度,回流资金,优化公司资产配置与运营效率。
二是发力增量项目,重点关注大湾区以及周边城市核心地段的优质商业项目,聚焦中小型存量商业项目,扩大商业运营项目规模,提升公司整体品牌价值,增加营业收入。
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并购重组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通过与外部机构共同设立并购基金、合资公司等方式,收购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并购标的。
此外,还包括鼓励控股股东/董监高增持、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等多方面内容。
预计沙井京基百纳广场今年贡献约8000万元增量收入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阳光股份尽管短期面临退市风险警示压力,但随着经营质量提升、资产结构优化、收入规模扩张和新兴领域布局等多项措施的逐步落地,公司有望在2025年实现经营业绩的改善,推动股价向内在价值回归。
对于阳光股份而言,今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营收。结合公司披露的《关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追溯调整财务数据的公告》《营业收入扣除情况的专项审核意见》来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收入”为8299.89万元,这就是去年新承租的沙井京基百纳广场被阳光股份接手之前的收入。这意味着,在整体出租率与租金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该项目2025年预计能为上市公司贡献约8000万元的增量收入。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阳光股份2025年扣除后营收如能不低于3亿元,便可向深交所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也就是在2025年年报披露后实现“摘星脱帽”。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