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保护救不了美国制造业

迟雨
2025-04-14 10:10:37
来源: 时代周报
真正能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是通过国际合作、消除商业壁垒来提升竞争力。

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近段时间,美国肆意加征单边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也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常识,造成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和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重冲击和剧烈动荡。

按照白宫的说法,此次美国政府对全球加征关税的目的是“解决全球贸易的不公平问题,将制造业转移回美国并推动美国经济增长”。

不难看出,美方打的小算盘是通过对外来商品加税,提高美国本土制造业的价格竞争力,促使已经外包出去数十年的制造业回流。然而,这一策略不仅违背了国际贸易规则,更忽视了美国制造业衰落的深层次原因。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以来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首当其冲的便是产业资本的逐利本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将制造业大量外迁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技术扩散和产业转移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制造业在技术竞争中也逐渐失去了优势。

今天的美国,要发展制造业还面临着产业链断裂、人才断层、基础设施老化等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长期积累,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性解决。

另外,美元霸权的存在对美国越来越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作为世界货币,美元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贸易和金融特权;另一方面,也导致金融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吸走大量资本和人才,在这个大趋势中,制造业逐渐被边缘化难以避免。

理论上讲,高关税的确能提高进口商品价格,从而一定程度增强本土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然而,由于美国本土制造业综合成本畸高的现实很难改变。权衡利弊,即使面临高关税,大多数对利润极为敏感的企业也可能更倾向于在海外设厂,而非真正将产业链迁回本土。

制造业的回流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供应链支持,美国在这方面的短板显而易见,更重要的是,在可预见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美国的这一短板都难以克服。

企业从规划到投资到生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稳定、可预期的商业环境有着最大的需求。一个多变的美国,其政策的不确定性只会让企业望而却步。

现在,美国关税政策朝令夕改,企业难以准确计算成本和预估投资回报,这意味着当下在美国建厂投资如同一场高风险赌博。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少企业会迎着巨大风险而上,轻率地将生产线迁回美国?

更何况,极端的关税政策注定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也必然导致包括美企在内的各国企业成本增加、利润降低,进而打击全球企业的投资意愿和能力,又有谁能从这种局面中受益?

面对一个长期积累的系统性问题,美国政府不做深层次反思和调整,却试图通过简单粗暴的关税保护来推动制造业回流,不仅无法解决根本矛盾,反而会进一步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损害美国自身利益和全球经济稳定,其实无异于饮鸩止渴。

真正能重振美国制造业的,不是筑起更高的关税壁垒,而是通过国际合作、消除商业壁垒来提升竞争力。

关税保护救不了美国制造业,唯有顺应经济规律,才能找到可持续的复兴之路。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自主品牌搅动香港车市:“小鹏汽车”们抢占MPV市场,挑战丰田埃尔法 ?
东南亚集运量价齐升,跨境电商概念股锦江航运一季度净利或增超181%,股价涨停
银行股增持潮再起!有董监高自掏腰包,苏州银行国资大股东3个月砸下超5亿
小米成立芯片平台部消息背后:投资芯片半导体企业超百家,雷军曾多次强调芯片重要性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