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池巨头年报透视:珠海冠宇发力动力电池拖累盈利,暂停180亿元扩产项目释放悲观信号?
珠海冠宇暂停183亿元扩产项目释放悲观信号?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编辑|韩迅
2024年,珠海冠宇(688772.SH)的笔记本电脑锂电池出货量晋升全球第一,平板电脑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是百亿元级营收的消费电池巨头。
3月31日,珠海冠宇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其实现营收115.41亿元,同比增长0.83%,净利润同比增长25.03%。其中动力电池业务收入大增,有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的迹象,但三个动力电池扩产项目的暂停表明珠海冠宇对该业务前景或持谨慎态度。
通过控本降费等措施,珠海冠宇的盈利逐渐走出2022年的谷底,当前珠海冠宇仍处于盈利恢复期。
4月7日、8日,就关税影响、产品量增价减、动力电池业务盈利变化等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珠海冠宇发函并致电询问,截至发稿,对方仍未回应相关问题。
一、消费电池量增价减,晋升笔电市场第一
2024年,珠海冠宇主力产品“消费电池”收入为102.65亿元,同比减少2%。其中笔电类电池收入63.44亿元,同比减少4%;手机类电池收入32.51亿元,同比减少5%;其他消费类电池营收为6.71亿元,同比增长52%。
消费电池收入下滑主要受产品降价影响,实际上2024年珠海冠宇的消费电池出货量仍在增长。根据Canalys数据,2024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约为2.02亿台,同比增长4%;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2.2亿台,同比增长7%;同期,珠海冠宇笔电类电池销售量同比增长13.28%,手机类电池销售量同比增长7.93%,增长皆快于行业。
在销量增长带动下,珠海冠宇晋升全球笔记本电池出货量第一。根据 Techno Systems Research 统计报告,2024 年珠海冠宇笔记本电脑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而在前几年,珠海冠宇的全球出货量一直仅次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珠海冠宇与ATL之间的专利纠纷不断。据珠海冠宇的ESG报告,截至3月末,其主要竞争对手ATL在中国及美国、德国对珠海冠宇共提起21起专利侵权纠纷诉讼,其中已有12个案件被ATL主动撤诉,有2个案件被法院驳回。其余在审案件中,有5个案件被一审法院认定公司产品构成侵权。而珠海冠宇则通过专利无效请求、反诉等策略应对。
二、动力电池规模效应初显,但亏损延续
珠海冠宇的动力电池业务选择差异化竞争策略,避开了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高压锂电池领域,聚焦汽车低压锂电池(主要用于汽车启停系统、车载低压设备供电)和无人机电池业务。
年报显示,2024年,珠海冠宇汽车低压锂电池出货量约为 90 万套,已先后获得上汽、智己、GM、捷豹路虎、理想、奇瑞、广汽、吉利、Stellantis、奔驰、蔚来等众多国内外头部车企的定点,并陆续量产供货。
但需注意的是,珠海冠宇的动力电池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该业务毛利率为-4.16%,相比2023年(毛利率为-15.05%)有所改善,毛利率改善或与规模效应有关。
年报显示,2024年,珠海冠宇的主营动力及储能类业务的子公司浙江冠宇电池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冠宇”)实现营收9.82亿元,实现净利润-5.38亿元,净利率为-54.8%,亏损严重。作为对比,2024年珠海冠宇整体归母净利润为4.3亿元,可见动力及储能类业务显著拖累了整体盈利。
三、暂停183亿元扩产项目释放悲观信号?
动力电池业务增势迅猛,珠海冠宇却选择暂停扩产。
珠海冠宇在年报中称,在动力及储能行业竞争加剧和公司业务聚焦的背景下,为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避免新增产能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公司及时调整动力和储能电池项目的建设进度,严格控制产能释放节奏,适度延缓浙江年产 10GWh 锂离子动力电池二期项目、重庆年产 15GWh 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项目及德阳一期 25GWh 动力电池生产项目的建设进度,现已暂停项目建设。
上述三个扩产项目合计规划投资额可达183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时代商业研究院认为,除竞争加剧外,珠海冠宇自身的资金情况也是导致扩产项目暂停的重要原因。
截至2024年末,珠海冠宇货币资金为27.09亿元,同比减少36.3%,这与支付项目投资款有关;而同期其短期借款为8.6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5.4亿元,另有长期借款20.32亿元,有息负债超34.4亿元。
珠海冠宇目前的资金情况显然难以满足183亿元的扩产项目需求,而通过增发募资的难度也较大。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4月9日收盘,珠海冠宇市值为139.25亿元,尚不及规划投资额,通过增发难以募集如此大额的资金。
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扩产项目的暂停是否会终止该业务增长势头,且在没有规模效应的情况下该业务盈利能否进一步改善,均有待观察。
四、净利率仍处亏损边缘
得益于原材料降价及控本措施,珠海冠宇2024年毛利率同比提升2.04个百分点至25.69%。
珠海冠宇也采取了一些控费措施。2024年,珠海冠宇的管理费用同比减少8.57%至11.55亿元,对此,珠海冠宇表示主要是公司持续精细化运营带来的成本费用管控优化。
不过,2024年珠海冠宇的研发费用却同比增长26.82%至14.58亿元,替代管理费用成为最大的费用类支出。珠海冠宇表示,研发费用增长是为保证公司能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维持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扩充研发团队人员以及加大新产品开发。
在近年来消费电子需求疲软,消费类电池增长空间有限的背景下,珠海冠宇通过加码研发拓展品类的意图明显。
在一系列控本降费的措施下,2024年,珠海冠宇的净利率从1.75%提升至2.49%,但仍处于亏损边缘,一旦受到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仍容易陷入亏损。
五、境外收入占比逾六成,自称加征关税影响不大
2024年,珠海冠宇来自境外的收入达73.0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达63.31%,比重较高,境外客户包括惠普、戴尔、微软、苹果、亚马逊等。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向珠海冠宇提问美国加征关税对其影响有多大?珠海冠宇表示,公司消费类电池(主要系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的电池)直接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情况极少,因此此次关税对公司的直接影响有限。
但同时珠海冠宇也提示,如果搭载公司电池的终端成品被纳入加税范围,可能增加其成本压力。
此外,珠海冠宇还表示,公司在马来西亚规划建设海外生产基地,不断完善全球化布局,将进一步减少此次关税带来的影响。不过公开资料显示,本次美国也将对马来西亚输美商品加征24%的“对等关税”,其海外产能同样笼罩在关税阴云之下。
六、2024年至今股价跌超40%,市盈率处行业中等水平
2024年初至今(2025年4月9日收盘),珠海冠宇的股价累计下跌超43.19%,在其所处的锂电池行业(申万三级)的31家上市公司中,跌幅排名第三,在行业内股价表现相对较差。
在估值方面,截至4月9日收盘,珠海冠宇市值为139.25亿元,在锂电池行业内排名第八;市盈率(TTM)为32.36倍,均处于行业中等水平。
七、总结:仍处于盈利恢复期,对行业前景持谨慎态度
从珠海冠宇的2024年年报中可以看到其两条主线:一是改善盈利,二是拓展品类。
在经历疫情期间笔电等消费电子的高潮后,2022年珠海冠宇盈利大幅下滑,随后通过成本控制(如提高Pack自供率、减少管理费用)、聚焦赛道等措施,2023—2024年珠海冠宇盈利改善,实际上珠海冠宇至今仍处于盈利恢复期。
珠海冠宇期望通过布局动力电池领域打开第二增长空间,但该业务目前仍在拖累盈利,暂停产能扩产也侧面说明该公司对动力电池业务前景持谨慎态度。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