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岭南影响力活动在广州成功举办,共话全球湾区创新发展

2024-11-11 17:01:31

2024岭南影响力年度活动11月10日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开幕。本次活动由岭南影响力(广东)科技研究中心主办,广州市中山大学校友会承办。

岭南影响力·2024年度活动围绕创新发展、全球布局、能碳管理等主题,探讨高质量发展机遇。世界银行副行长陈广哲、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李宁、上海珠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志刚、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副院长Stephen T Parente等二十多位资深学者、机构专家、商界领袖出席,吸引了华南地区千余名政、产、学、商、融各界精英人士现场参与。

岭南影响力秘书长田静女士开场致辞,介绍了岭南影响力发展历程。岭南影响力基于十年岭南论坛和全球高端商学院基础,逐步成长为一个开放、共享、共融的高端非营利服务品牌。

目前,岭南影响力已成长为一个实体组织,提供科技、金融等公益服务,包括岭南影响力年度活动、岭南半月谈、闭门研讨会、海内外研学参访、专项服务等系列活动,并通过创新创业、数字经济、生活服务、文化艺术等形式,为岭南地区1100万户企业及产业精英提供思想交流、经验分享、互助合作的平台,推动认知革新和形成发展共识。未来,岭南影响力将继续紧跟时代需求,秉持公益属性,不改初心服务好岭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世界银行副行长陈广哲分享了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他指出,当前,全球70%的初级能源仍来自化石燃料,要避免代价高昂的气候影响,脱碳至关重要。特别是电力部门,其在全球能源需求的占比预计将从20%增长到50%。世界银行支持实现全民用电和能源转型的策略,到2030年,世界银行集团需帮助中低收入国家筹集比现在高7倍的清洁能源投资。

未来的电力系统将是再生能源和可调度能源的组合,可持续的电力公司对于成功能源转型和实现全民用电关键性。中国能源强度和煤炭占比显著下降,能源结构显著改善,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领跑者,但是煤炭仍然主导能源结构和温室气体排放。平衡能源安全与减少煤炭消费面临着诸多挑战,陈广哲建议应从加快需求响应、增加储能容量、提供价格激励机制、增加省际电力贸易和改善电力系统规划等方面制定政策,加快能源转型。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而区域增长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具有战略定位明确、技术高端化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等特点。区域增长极产业集群形成三类模式,分别是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为代表区域的“承接产业转移+自主创新升级”模式,以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代表区域的“研发资源丰富+政策强力支持”模式,以及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山东省为代表区域的“资源禀赋优越+传统产业转型”模式。

针对区域增长极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连平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应从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制造业转型升级、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和政府金融支持手段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副院长Stephen T Parente分享了中国大湾区的医疗创新。中国大湾区已经成为医学进步的重要枢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投资,通过投资生物技术、数字健康、医疗器械和制药业,该地区逐渐成为全球医疗保健中心,不仅能够重塑中国的医疗保健,而且为全球医疗创新的未来提供了蓝图。

中国拥有大量本土创新机会,具有全球增长潜力,在将人工智能融合到医疗保健、远程医疗、个性化和精准医疗等领域,中国大湾区有机会站在医疗保健创新的前沿,不仅能让技术创新惠及中国更多的人群,同样也为改善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服务不足地区的医疗可及性提供了机会和榜样。目前,大湾区已经采取措施来解决数据治理、知识产权等问题。Stephen T Parente希望中美两国在医疗保健和医疗创新方面能够携手共进,共同致力于消除人类痛苦和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

本次活动持续2天时间,在中山纪念堂举办的岭南影响力·2024年度活动上午主旨演讲结束后,后续活动在珠江新城丽思卡尔顿酒店成功举办,共同研讨“产融结合推动发展”、“扬帆出海、全球创新”、“ESG引领绿色发展”三个主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