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季度末银行业总资产13.64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万亿

唐洛
2024-10-28 10:25:24
来源: 时代在线

10月25日,深圳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注入金融新动能 助力高质量发展”第四场新闻发布会。

时代周报记者从发布会获悉,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深圳金融监管局监管的银行业总资产13.64万亿元,同比增长4.75%。各项贷款余额9.4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9.58万亿元。前三季度深圳金融监管局监管的保险机构实现原保费收入1590.50亿元,同比增长12.78%。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06%,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64%。

截至2024年9月末,深圳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0906.77亿元,较年初增长6.75%,较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3.87个百分点;科技型企业贷款在各项贷款中占比11.53%。1-9月,深圳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八千亿元,为科技型企业筑起坚实的风险防护墙。

今年以来,深圳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根据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丰富金融产品种类,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在初创期,通过“人力资本”授信、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解决科创企业因“轻资产”导致的融资难题。在成长期,加大项目贷款投放,拓宽抵质押担保范围;发展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链主”企业,加大产业链上下游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等产品,优化首台(套)、首批次等险种运行机制,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提供风险保障。在成熟期,强化风险管理、资金归集、债券承销等综合金融服务,帮助科技型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探索通过共保体、大型商业保险和统括保单等形式,提供综合性保险解决方案。

深圳建行相关人士介绍,自2022年开始,该行便在全行范围内开展科技金融行动,成立了科技企业专门的服务机构、推出了专属产品及服务方案,截至目前,深圳建行已累计贷款支持了超1.9万家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超1900亿元。针对小微科技企业,e贷平台测额的科技企业已超1.1万户,授信超5000家。针对大型科技企业,已与177户核心企业实现数字化产业链合作,其中与比亚迪、优合、腾讯、华为等32个头部企业完成个性化数字化平台建设,余额规模超500亿元。

深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第三季度,该行科技型贷款余额超300亿元,其中专精特新余额占比五成、中长期余额占比七成;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超3500户,约占全市科技型企业近十分之一,其中约九成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500亿元,本年累计发放贷款超230亿元;科技金融合作客户已超1.7万户,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5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2500户。

据国任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任保险各类科技保险产品79款,已研发创新风险减量模式的创新模式13个。公司近年来不断探索开展保贷投联动的科技金融共赢模式,尝试科创风投领域的“保投联动”,近年来共参与投资12支母基金和创投基金,总投资金额为11亿元,投资超千家科创企业。

此外,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市委金融办,组织5家AIC、辖内大型银行、市区国有资本平台等召开项目对接会。截至10月18日,已有四家AIC与深圳市、区资本平台达成9只基金合作项目,总规模450亿元。基金项目聚焦“20+8”产业集群,投向符合政策导向、重点支持的优质科技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深圳落地首批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在发布会上,多家银行对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的准入标准和审批流程等作出了回应。

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客户准入方面,该行严格筛选,重点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实力、信用记录以及在所属行业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尽调过程中,深入调研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状况、股权结构等关键信息,并对其回购增持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评估。

“在风险层面,我们也建立了多维度的风险评估体系,实时跟踪市场动态和企业变化,确保贷款资金安全。同时,加强贷后管理,监督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要求企业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资金。”该负责人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