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频发,年轻人的“宝宝巴士”被禁
倍受欢迎的“老头乐”被禁止上路,老年人的出行难题如何解?
“宝马mini买不起,还是老头乐更具性价比”。继参加夕阳旅行团、上老年大学、吃老年社区食堂后,年轻人“适老化”生活版图又延伸到了汽车领域。
“老头乐”全称为低速三轮或四轮电动车,过去常常被中老年群体用作短途代步工具,如今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并因此收获了一个新的爱称——宝宝巴士。
年轻人爱它不用上牌,无需驾照,方便停车。外观既可酷似奔驰或是法拉利,也可以是印着玲娜贝尔、玉桂狗、小飞象等可爱卡通的小吉普。相较于其他解决通勤“最后一公里”的自行车或是电动车,除了速度更快,能载4~5人,“老头乐”最重要的优势是可以遮风挡雨。
然而今年1月1日开始,北京正式全面禁止“老头乐”。北京市交管局发布的新规显示,违规电动三轮、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合规产品可以上京B牌照,只能在六环外行驶。
社交媒体上一项 4.6 万网友参与的“是否支持全面禁止老头乐上路”投票中,有 56.5% 的人表示支持,另外还有 30.4% 的人认为“要么禁止上路,要么严格管理(考驾照、上保险)”。
满足市场需求的“老头乐”为何被禁?被禁之后,年轻人群体可以回归其他交通工具,依靠“老头乐”出行的老人们又该如何解决出行问题?
一、当下低速电动车保有量仍超过1000万辆
事实上,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老头乐”本就是超规车。真正的老年人代步车实际上是由归属医疗器械类的电动轮椅车演变而来,目标人群为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产品设计生产需要参照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以及电动轮椅车的标准,如车速基本控制在10km/h以下,整车底盘高度在8厘米左右,刹车制动距离在0.5米之内。
无论是“宝宝巴士”还是“老头乐”,目前市面上消费者普遍购买的低速电动车都是销售商或厂家自行延伸,刻意包装后推出的一个概念。为了吸引顾客,此类产品去掉了原有的限速装置,车速被提升到了20~70公里/小时,甚至80公里/小时,最低离地间隙在16到20厘米之间,其车速、尺寸、重量严重超出非机动车标准。
不少“老头乐”外观与四轮机动车无差异,但无论是生产还是使用,它们都显然也不属于机动车。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对于机动车,国家一律实行登记制度,必须取得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才能上路行驶。
而“老头乐”初进市场时,普遍打着“不用年检,不用上牌,也无需驾驶证”的营销宣传吸引用户。市场售价在1万-3万元之间。由于轻便实用、价格低廉,“老头乐”从最初仅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流行逐渐辐射至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
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中国低速电动车市场连续数年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长,很快就形成了年产100万辆、拉动经济1000亿元、上下游从业人员约100万人的产业规模。
2018年11月,交通运输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要求按照“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总体思路,停止核准或备案低速电动车投资项目,停止新建低速电动车企业、扩建生产厂房等基建项目。
受到政策影响,低速电动车产量规模在2018年开始缩减,但是根据有关统计机构估算,我国当下低速电动车保有量仍超过1000万辆,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168.85亿元。
二、“老头乐”肇事事故中,驾驶人自身死亡率71%
超规带来的是安全性差、事故频发、缺乏维权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交通运输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直接指出这些低速电动车行驶速度低、续驶里程短,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技术水平较低,多数产品属于道路机动车辆,但生产使用未纳入机动车管理体系,产品制动、转向、碰撞等性能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
就老年代步车存在的安全隐患,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做过一次碰撞试验。试验模拟了在32km/h的碰撞速度下,代步车与前方壁障正面撞击的情况,所试的三款“老头乐”,其假人驾驶员都受到了颅骨、肋骨、股骨等不同部位骨折的伤害。而这一测试速度,往往低于现实中“老头乐”真正的时速。
车速一高,“老头乐”由于车身窄、车体高、稳定性差,极易发生侧翻。
同时由于此类车辆并没有明确要求驾驶人具备驾驶证,大多数用户都是没有经过专业的驾驶培训,缺乏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车辆乱停乱放、无视标志标线、任意变更车道、随意掉头、超速行驶、逆向行驶、不带安全头盔、超员超载等违法行为经常发生,扰乱交通秩序的同时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据公安交管部门统计数据,2013年至2017年,全国共发生低速电动车交通事故83万起,造成1.8万人死亡,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在这五年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显示,2012 年至 2023 年间“老年代步车”相关的案件多达 2608起。从年份来看,“老年代步车”相关的案件从 2014 年开始呈现突增态势,之后一直逐年递增,在2018年禁令发布后次年也就是2019年达到顶峰,随后开始呈下降趋势。
从案由来看,刑事案由的案件数达 778起,民事案由的案件数达1597 起,引发的交通事故诉讼案件达 988 起,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案件数达 553起,涉及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案件数达 400 起,申请残疾赔偿金的案件数达 249起。
据北京交管局统计,仅2022年,北京就发生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事故131起,死亡138人;在2023年同类事故中,驾驶者死亡率高达71%,70%以上驾驶员年龄在60岁以上,其中85%为无证驾驶,从未接受过正规驾驶培训。
随着交通事故逐渐增多,此类低速电动车的戏称逐渐从“老头乐”变为“绊倒铁盒”“移动骨灰盒”。
因此不止北京,近年来全国上海、安徽、福建等多个城市都在出台规定清退违规低速代步车。
三、“老头乐”被禁,然后呢?
尽管现在有部分年轻人也会购买“老头乐”来解决短途距离出行以及停车难的问题。但“老头乐”的主要消费群体仍是老人。对于每日去市场买菜、去学校接送学生的大爷大妈们而言,“老年代步车”满足了他们的日常出行需求,这也是“老头乐”能够风靡全国大小城市的根本原因。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专业研究院通过对有无“老年代步车”的济南老年人在出门频率、出行距离、出行目的等多个方面的出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结果指出“老年代步车”的存在提高了老年人出行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改善了老年人的出行质量。
例如从出行目的来看,调研数据显示,代步车使老年人的出行目的由生活性出行转变为游玩性出行,进一步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有代步车老年人的出行目的以游览观光和购买日常用品为主,分别占接受统计人数的 57%和54%,其次是锻炼身体和接送孩子,分别为23%和19%;而无代步车老年人的出行距离有限,出行目的主要为锻炼身体,占接受统计人数的 64.2%,其次为购买日常用品,占 17.4%。
与此同时,相比步行和公交出行而言,“老年代步车”在自由度、舒适度、安全性、载物量四个方面的综合性上更具优势,进而又提高了老年人的出行意愿。
庞大的需求背后,是老人的出行需求和仍不够“适老化”的公共交通设施以及出行服务之间的巨大矛盾。
比如部分地铁站进出口的高台阶,公交车覆盖率低、换乘步行距离过长、候车时间过长,招手叫不到出租车,使用手机打车出行仍面临不会叫车、叫不到车、找不到车、不会支付等多重现实问题都在很大程度限制了老年人的可达范围。
随着“老头乐”逐渐被禁,老人的出行难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如何提供更加“适老化”的安全出行方式,是接下来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