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速度:1000天打造一座阿尔卑斯的故事!
2023年10月28日,华东地区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盛大开业。一时人流如织,欢声笑语。
这家拥有5条坡度各异、最长280米雪道的滑雪场,解决了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周边,缺乏大型室内滑雪场的空白,成为长三角冰雪体验的首选地。
但是,这个汇集“雪山、湖泊、山谷、森林、村庄”五大独特元素、提供原汁原味阿尔卑斯风情体验的大型度假乐园,究竟是如何打造的?背后有什么样的黑科技与有趣故事?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好冰雪的秘诀:恰到好处的温度
一家冰雪乐园,最吸引客流的地方应该在哪儿?
自然是制造出优秀的冰雪。
但是,冰雪是一篇很大的文章。远远超出我们普通理解中那些小小的、凉凉的小雪花或者小冰晶。
比如在自然界,冰的种类,就多达令人震撼的19种 。
而雪呢?仅在滑雪业界,就细分出粉雪、香槟粉雪、粒雪、硬雪等9种之多。
因此,如何制造出并保持住最适合冰雪爱好者的冰和雪,是阿尔卑斯雪世界的打造者——复地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句话:好雪需要好温度。
在打造雪世界的过程中,复地管理对温度的控制设计,可谓达到了极致。
雪场一直存在一个重要的矛盾:人工造雪的过程,需要冷环境,需要一定的低温。但是滑雪者,却不喜欢温度太低,会造成糟糕的体感。所以,雪世界通过对设备的提前设计和安排,造出了一个效果:白天游客多时,保持运营温度在-1度左右。到了夜间,则开始制冷降温,降到-7度,然后大面积造雪。
这样的温度差,听起来简单,却需要制冷和保温设备的精细控制和配合。在很多室内雪场,因为没有提前考虑到客户体感的问题,始终处在一个较低的-5度或者-4度的环境里,就会让滑雪者感到寒冷疲惫,同时也容易造成雪道的结冰:滑雪变成了溜冰。
因此,这个效果的背后,离不开一套复杂科学的制冷造雪系统的管理,包括了:90台大中型设备,300个中控系统接入控制点,100个电动控制阀门,数十个温湿度控制点。
凭借这一套庞大的温度控制系统,复地管理在阿尔卑斯雪世界中,制造出一个精密复杂的温度世界。
此外,复地管理还通过一系列绝活,让温度的控制更加精确。比如他们设计了一种新风系统,可以有控制地让雪场呼进新鲜空气,呼出冷气,从而实现调节温度的目的。比如雪场的墙壁使用了很多超长板材,有的一块板材就长达19米,相比很多雪场只有3米的板材,大幅减少了墙壁的拼缝,从而减少了温度流失的缝隙。
精细复刻:再现阿尔卑斯的雄壮身影
顾名思义,阿尔卑斯雪世界,自然是想在中国南方温暖柔媚的水乡苏州太仓,复制远在欧洲万里之外的冰冷、雄壮的阿尔卑斯雪山。
这既是阿尔卑斯雪世界最大的亮点,同时也是最大的难点。
施工者说,他们营造的雪世界的视觉主题是:黄昏下的阿尔卑斯。
黄昏下的阿尔卑斯, 有两个核心视觉:
第一个是阿尔卑斯陡峭雄伟的群山,第二个,是黄昏下的光线变幻,暗蓝色的星空,搭配白色的雪线,同时还要有一些若隐若无的夕阳红。
事实证明:施工团队,最终精细复刻出了这座欧洲最著名的大山。
雪世界的施工者表示,他们通过墙面上的大尺度深色图案及深蓝色吊顶,通过对山的形状肌理的雕刻,通过雪山小镇建筑的巧妙安排穿插,搭配灯光效果,模拟出“黄昏”氛围。
同时,在假山、房屋及设备包装设计上,施工者都以阿尔卑斯地区的地理地貌及人文建筑为依据,从创意设计、深化落地设计,过程多轮次样板效果调整,直至施工交付,最终呈献了“真实”的环境氛围,强化了空间的沉浸式体验——高达数十米的大山在雪场内巍峨耸立,从外表的肌理,到上面堆叠着的皑皑白雪,再到周边打造的灯光,都完美再现了“黄昏雪山”的视觉奇观。
在雪场外,施工者则通过幕墙的巧妙设计,呈献出壮观的“远瞰雪山”的绵延景色。数十米高的幕墙,蓝色白色相间的颜色搭配,呈献出沉浸式的视觉效果。
要知道,这些幕墙的铺设,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近2万块的幕墙,在短短三个月内铺设完毕,没有一处漏点,既保证了雪场的温度控制,也营造了蓝天白雪的视觉奇观。
据施工团队介绍,这些幕墙板,全部都是在建筑外立面通过经纬仪做好定位,工人小心翼翼按照定位点去悬挂。墙板的尺寸各有不同,2.4米,1.8米,1.2米等等,各有不同,全部都要精准到位。竖的是悬挂,横的是堆叠。板与板相邻的最大误差不能超过8毫米。
在拥有苏绣等中国最好的刺绣工艺的苏州,工人们此举,简直是在雪世界的外墙上绣花。
1000天的施工期,转眼即逝。
这个盛大的华东“冰雪之心”,从奠基到开业,复地管理仅用了32个月,大大缩短于行业平均工期(约40个月以上)。
现在我们眼中的阿尔卑斯度假区,不仅是一个建面9.1万平米,配备5条坡度各异雪道的雪世界,更是一个融合冰雪运动、休闲、餐饮、购物、营地、艺展等在内的生活方式。
但这背后,却蕴藏着建设者的匠心和智慧。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