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交流、更多包容、更多合作:“2023从都国际论坛”聚焦多边主义
就全球合作共商大计、共谋发展。
12月3日-5日,“2023从都国际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的130多位政商学界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多边主义:更多交流、更多包容、更多合作”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就全球合作共商大计、共谋发展、共享经验。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世界各国应致力于开展对话交流,共同推进真正的多边主义,通过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中包括30多位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负责人,6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外交使节。他们通过从都国际论坛这个高端平台,发出维护多边主义的理性声音,并走进广州、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触摸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脉搏。
倡导合作对话
当前世界有许多共同挑战需要全球应对,所以要强调国际团结的重要性,要重振信心,互相信任。在12月4日的开幕式上,世界领袖联盟主席、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表示:“本届论坛延续了致力于对话交流、倡导多边主义的精神,将通过合作对话,给世界注入更多的发展动能。”他强调了多边主义国际机制的重要性,“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建立一个多极世界,还要通过多边机构的力量协调多极化。”
尼扎米·甘伽维国际中心共同主席、拉脱维亚前总统瓦伊拉·弗赖贝加说,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果不能够通过多边主义来解决这些冲突,就无法真正实现共同繁荣。各国应促进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尊重彼此的差异和不同,寻求和平共生。她对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表示赞赏。中国秉持多边主义,友好与他国开展对话与合作,正是从都国际论坛所要实现的目标。
澳中友好交流协会会长、世界领袖联盟亚太区主席周泽荣说,今年的从都国际论坛是“从都朋友圈”在疫情后的首次面对面会见,非常难得。他表示,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从都国际论坛以“多边主义:更多交流、更多包容、更多合作”为主题,就是要向国际社会强调以交流凝聚共识,以包容化解对立,以合作赢得发展。
“从都朋友圈”越来越大
从都国际论坛创办于2014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澳中友好交流协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世界领袖联盟联合举办。论坛旨在深入探讨世界和平、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各领域的重要议题,推动区域和全球合作,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交流的新型高端平台。
从都国际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历届论坛所设置的议题均直面全球治理突出问题。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多边主义:更多交流、更多包容、更多合作”。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表示,此次“2023从都国际论坛”提出的“多边主义:更多包容,更多交流,更多合作”主题,是对历届从都国际论坛强调践行多边主义的深化。
本届论坛设置了多个平行论坛,重点讨论7个议题:全球战略稳定;推动经济复苏与全球合作;全球性挑战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三大全球倡议”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民间友好交往与世界未来发展;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变革。
朱锋表示,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是一个简单的理念问题,而是一个行动问题。因此,“2023从都国际论坛”的举办非常重要,是要把多边主义变成一个可以践行的真正的行动。此次论坛所提出的交流沟通、包容合作,是在当下这个处于动荡变革的历史时机下,世界各国都应该采取的行动。
论坛与会嘉宾达成了广泛共识,12月5日发表了2023《从都宣言》。宣言共11条,其中明确提出“要以交往超越封闭,以包容化解对立,以合作赢得未来”。
《从都宣言》强调,国际社会应当共同努力,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共同开创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并呼吁以多边主义应对全球挑战。
《从都宣言》还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国际安全、实现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提出主张。与会嘉宾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积极参与促进合作、持久和平、可持续发展和全人类福祉。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