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情况报告

2023-11-02 10:58:12
来源: 时代在线

根据相关要求,现将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域合作方面

(一)优化区域授信政策,提升跨区域合作

在跨区域协作方面,江苏中行加大了与长三角区域内兄弟分行和同业的联动和银团合作力度,对跨区域的重点客户积极营销,提供授信支持,2023年1至8月,江苏中行共牵头银团数量181个,项目金额约2065亿元,银团牵头数和项目金额系统排名第一。在异地授信业务方面,江苏中行根据总行关于长三角区域的最新异地授信差异化政策,调整客户准入条件,由“正面清单准入”调整为“负面清单准入”,全面梳排辖内在长三角区域有异地授信需求的客户信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积极联动区域内兄弟分行,第一时间确认主办行角色和份额,提升项目落地机会。

(二)深挖总部经济客群,实现信息共享

为进一步实现客户信息共享,加大协同营销力度,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营销、风控、创新四个一体化,江苏中行积极参与总行在长三角区域的总部经济客群搭建工作。在充分调研和沟通的前提下,选取省内重点总部经济客户作为试点,建立试点企业联动服务工作组,尝试结合内外部数据。通过行行联动、行司联动开展精准营销,在为客户提供全球化、综合化服务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客户业务潜力,扩大江苏中行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建立风险联席会议机制,加强风险联防联控

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业务健康发展,加强风险管控手段,江苏中行由总行授信管理部牵头建立实施长三角区域授信风险联席会议制度,由长三角区域分行轮流牵头,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围绕长三角区域分行资产质量管控及业务发展机会、新发展格局下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公司授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热点议题进行讨论交流。该会议制度使分行机构间重点风险制度沟通更加全面便捷,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力度,持续提升区域资产质量,为打造长三角风控示范区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供应链融资能力

在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升级和国家战略布局方面,有效落实江苏中行与江苏省工信厅签署的《支持江苏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挖掘先进制造业集群客户全产业链业务机会,围绕产业链核心企业,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优质客户拓展。在提升产业链整体金融服务水平方面,提高金融服务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江苏中行积极加强与国家外汇局牵头开发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的深度融合,目前江苏中行已实现供应链业务系统与跨境区块链平台的系统直联,全面覆盖对出口报关单的真实性与重复融资查询,全面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在探索提升供应链融资结算线上化和数字化水平方面,江苏中行自2015年起即开展在线供应链融资模式的运用与推广,目前已开通企业网银、银企对接及第三方平台合作的在线供应链融资模式,江苏中行在平台合作和产品覆盖方面提到了进一步提升。

(五)打造绿智造品牌,支撑先进产业扩张升级

近年来,江苏中行致力打造“绿智造”品牌,在“绿色制造”、“智能智造”、“高端智造”三个方面持续为先进制造企业“供血”,努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为“绿智造”领域的优质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授信支持,为企业后续发展夯实了基础,有效助力企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资金支持方面

(一)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驱动转型升级

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我行专项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制定支持制造业十八条措施,聚焦全省重大项目清单和制造业“白名单”客户,深耕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好重大项目融资保障,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3年9月末,我行制造业对公贷款余额2191.55亿元,较年初新增493.2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45.54亿元,较年初新增222.51亿元。

此外,我行于2022年1月制定《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金融强链”行动2022年实施方案》,首批选取13条产业链作为深入研究和攻坚方向,组建包含业务、产品、授信等条线骨干的工作专班,配置专项费用,争取形成“一链一方案”,提升全行制造业专业能力和服务质效。

(二)提升战略性新兴领域研究能力,加强贷款投放

战略性新兴产业关乎经济发展未来,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目前,江苏中行已将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积极增长类行业,实施差异化授信政策,开辟绿色快速通道。针对上述相关行业积极开展调研并制定了授信指导策略,梳理了拟新增和目标营销客户清单,引导分行机构加大对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同时,江苏中行开展了系列活动,联动江苏省工信厅召开新材料(碳纤维)行业沙龙,联动南京市政府开展集成电路产业地标发展沙龙,进一步加强对行业的研究及熟悉程度。2022年以来,江苏中行紧跟国家战略导向,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支持该行业的发展,截至9月末,江苏中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287亿元,较年初新增470亿元,增幅58%。

(三)搭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设计专属产品,全面提升科创金融服务能力

在对科创企业的支持服务上,江苏中行成立科创金融团队,发挥公司条线顶层设计和资源调度能力,双翼提升科创金融服务能力和竞争力。一翼依托于行内公司金融条线,协调集团内综合化附属公司资源,提升江苏中行对科创客群综合服务能力;另一翼依托普惠金融“N模式”,加大对于科创客群的孵化,提升对于普惠类科创企业的服务能力。此外,在园区、科技资源聚集地,江苏中行建成了13家具有科技企业服务优势的“科技银行”,提升线下服务科技企业的能力。

近年来,江苏中行积极丰富科技贷款服务内涵,基于科技型企业的轻资产、软实力、成长快等科技属性,推出“苏科贷”、“中银知贷通”、“中银高企贷”等系列产品,伴随科技企业成长壮大,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金融服务。目前,江苏中行提供金融服务的高企、高企培育库企业及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有超15000家,给予授信支持的有7326家,累计授信金额达到了约1218.5亿元

)把握区域清洁能源建设机会,大力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推广绿色金融

在绿色能源电力方面,我行积极响应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要求,顺应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趋势,加大对风电、光电等绿色能源项目的营销和支持力度。一是持续加深对重点电力集团攻坚营销,先后与多家电力集团签署合计30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已顺利获批省内首个零碳电厂项目,创新落地一笔双授信联动融资业务。二是加大资源配置,提升授信份额。我行为三峡集团的响水长江风力发电、大丰风电、国信集团滨海港发电、中核集团田湾核电站等清洁能源项目合计新投放贷款21.27亿元。2023年我行将继续加大华能江苏公司、中核田湾核电7、8号机组、三峡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等重点项目的投放。截至9月末,我行绿色能源电力项目授信余额328亿元。

)支持交通一体化建设

我行一直积极支持综合立体交通建设和发展,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且取得一定成效,具体如下:

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在省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江苏中行积极为项目公司及其上下游产业链提供各类优质高效金融服务,重点支持南京地铁二号线西沿线、六号线、九号线、七号线、无锡地铁三号线、四号线项目、江阴至无锡市区城际轨道项目、常州地铁一、二号线项目、南通地铁一号线项目、徐州地铁六号线建设和发展。作为省内多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银团贷款的参与行之一,协调多方面力量,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向省内优质轨道交通项目进行倾斜,截至2023年9月末,我行地铁行业授信余额236.60亿元。

公路建设方面,截至9月末, 我行公路行业授信余额为189.42亿元。2023年,我行将围绕国家及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实施高效流通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求,以及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十四五”江苏力争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万亿元,全面争取苏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全省范围内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新型枢纽等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现代化,结合我行自身审批政策,抢抓本省公路行业业务机遇,重点支持京沪高速改扩建、江阴第二过江通道、龙潭过江通道、丹金高速、连宿高速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2023年1-6月,我行已为润扬大桥项目投放5亿元,为龙潭大桥项目投放0.5亿元,为连宿高速项目新增投放0.5亿元。

铁路建设方面,我行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与铁路行业的合作,积极支持江苏省铁路发展,以金融服务为铁路建设保驾护航,本年度,我行在铁路项目投放和资产储备上均有较大增长。截至9月末,我行铁路行业授信余额202.56亿元。已支持的项目中,铁路干线建设项目余额150.25亿元,支持沪宁城际铁路、沪通铁路一期项目、连盐、连淮扬镇、徐宿淮盐、盐通、徐连、南沿江等8条铁路建设;铁路客运站建设项目余额17.88亿元,支持盐城、宿迁、连云港、建湖、高邮、如皋等六个高铁站点建设。

、战略规划及内部架构创新方面

(一)长三角区域战略规划布局

总行紧密围绕国家长三角区域战略布局,要求长三角地区分行加强客户基础拓展,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质量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领域的投入。江苏中行积极落实总行工作要求,结合江苏省政府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相关实施方案,制定《江苏省分行关于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行动方案》,着力打造以创新为动力、以营销为主体、以服务为支撑、以风控为保障的“四个一体化”架构体系,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营商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并制定“二十条”行动措施,有力服务和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二)在组织架构、营销体系、授权政策、审批政策等方面的创新举措

1.组织架构方面

江苏中行研究制定了长三角一体化工作机制,成立长三角工作组,统筹协调和高效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各项工作。工作组自上而下,共设计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个层级。决策层,由省行行长室担任;协调层,由省行办公室承接,统筹执行层对决策层的各项工作进行落实;执行层,由省行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管理部、公司金融部、金融机构部、个人数字金融部、授信管理部、运营管理部、信息科技部等若干工作组组成,负责长三角日常具体事务的落地与推动。

2.营销体系方面

对公营销体系方面一是明确营销目标客群与市场定位。长三角地区客户基础拓展主要聚焦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企业、跨区域投资企业、共建园区企业、产业转移客户。在行业上,结合长三角政策和全球科技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关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五大产业方向,向上挖掘研发、设计等上游客户,向下挖掘生产、销售等下游客户。二是落实客户分层营销管理体系。授信客户按照重要性细分为全球战略、总行级、分行级、一般客户四个层级,分别由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及以下机构分别维护;行政事业客户细分为中央级、省级和省级以下三个层级,分别由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及以下机构维护;行政事业客户以外的其他非授信客户,按照全量金融资产规模由不同机构和人员维护。三是强化源头营销。与招商、工商、税务、担保公司等机构合作,从源头获取客户信息,批量拓客。四是依托场景营销。将客户的痛点作为场景的切入点,为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打造智慧养老、智慧出行、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寺庙等多元场景生态,丰富获客渠道。五是依靠科技营销。以大数据分析应用为抓手,多维匹配、分析比对,精准定位目标客户,通过管理创新推进获客活客,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对私营销体系方面,江苏中行与长三角其他兄弟分行共同探讨并搭建了长三角个人财富金融协同营销体系,进一步加强对长三角地区个人金融客户的营销拓展与维护服务。通过客户画像,创建面向业务应用、支持与业务指标匹配的量化模型;通过厅堂外拓、公私联动、场景导入、财富金融协同营销体系,让客户感受到中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长三角地区居民财富增长做出贡献;通过六行联动进行专属产品、线上服务、特色渠道、品牌宣传、共享权益等,进一步完善营销服务方案,为满足长三角地区居民金融需求提供便利。

3.风险联控方式方面

长三角征信链是人民银行总行积极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部署而构建的跨区域征信一体化数据中心枢纽。在人民银行总行全程统筹指导和协调推动下,由南京分行和苏州企业征信公司负责具体承建,长三角征信链项目于2020年12月投产,构建了区块链技术与征信应用全面融合的服务体系,同时满足金融机构、征信机构、监管机构和信息源机构等多元化需求。

江苏中行作为人民银行南京分行选定的9家首批上线测试金融机构之一,积极为系统管理工作建言献策,从金融机构角度为“长三角征信链”查询授权书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被人行采纳并在全辖进行了推广。后续,江苏中行将进一步做好相关配合工作,并在系统数据完善后,做好在我行的推广应用工作。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