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最大IPO回A首秀:华虹公司盘中险遭破发,中一签股民最高浮盈3940元

张昕迎
2023-08-07 17:23:24
来源: 时代财经
与已登陆A股的可比公司进行对比,华虹公司回A首秀表现平平。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A股年内最大IPO正式登陆科创板。

8月7日,N华虹(688347.SH)以52元/股首发上市,开盘最高涨15.15%,此后有所回落,涨幅一度收窄至0.73%险遭破发,收盘反弹上涨2.04%,报收53.06元/股。

对于投资者来说,中一签华虹公司需缴款26000元,以该股盘中最高价59.88元来计,中一签浮盈3940元;若以收盘涨幅2.04%来计,中一签浮盈530元。

从首日交投来看,东方财富数据显示,N华虹全天成交额34.36亿元,换手率高达60.44%,意味着打新股民多半“套现离场”。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3亿元,不过小单净流出超17亿元。

港股方面,华虹半导体(01347.HK)8月7日盘中一度跌超10%,截至收盘跌11.01%,报23.45港元/股,总市值306.8亿港元。

中小散户离场

从N华虹首日成交数据来看,主力资金大手笔买入的同时,中小散户则纷纷离场。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8月7日,N华虹全天主力、超大单、大单、中单分别净流入13.35亿元、5.58亿元、7.77亿元、4.58亿元,代表散户的小单净流出17.92亿元。

N华虹8月7日资金流向。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N华虹发行价为52元/股,实际募资总额212.03亿元,募资额登顶迄今为止的年内最大IPO。公司发行市盈率34.71倍,低于该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36.15倍),不过略高于中芯国际(688981.SH)、晶合集成(688249.SH)、华润微(688396.SH)等可比公司。

华虹公司本次发行的4.0775亿新股,采取“战略配售+网下发行+网上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发行。

各大机构对华虹公司的认购热情非常之高。发行结果显示,战略配售数量为2.04亿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50%,其中大基金认购金额达25亿元,中信证券、工银瑞信基金、富国基金、中金公司、嘉实基金等多家知名机构超3000款产品均参与认购。

发行结果显示,网下共发行1.43亿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70%;网上发行6116.25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30%。最终,网上投资者弃购134.46万股,弃购金额6991.98万元,弃购股数由联席主承销商包销。

中芯国际回A首日大涨超200%

以首日表现来看,在已登陆A股的可比公司之中,华虹公司回A首秀一般。

若与同样从港股回A的“千亿芯片巨头”对比,中芯国际在2020年7月16日以发行价27.46元在科创板上市,首秀大涨201.97%,盘中最高触及95元/股。

此外,晶合集成、中芯集成(688469.SH)两家半导体公司也于今年5月先后登陆科创板。

其中中芯集成的首发价为5.69元/股,上市首日收涨10.72%;不过另一家可比公司晶合集成首秀表现亦平淡,其发行价格为19.86元/股,上市首日微涨0.05%。

招股书显示,华虹半导体成立于2005年,主营晶圆代工业务,提供包括嵌入式/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与电源管理、逻辑与射频等多元化特色工艺平台的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根据IC Insights发布的2021年全球晶圆代工企业排名,华虹公司位居全球第六、中国大陆第二。国泰君安7月18日发布的一份研报统计,目前华虹公司有三座8英寸晶圆厂和一座12英寸晶圆厂,截至2022年末,上述生产基地的总产能位居中国大陆第二位。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2022年末,华虹国际持有3.48亿股的华虹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为26.60%(发行后持股比例为20.26%),为公司控股股东。股权穿透显示,华虹国际的股权由华虹集团100%持有,而上海市国资委则直接持有华虹集团51.59%的股权,因此被认定为华虹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业绩方面,2020年-2022年,华虹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7.37亿元、106.30亿元、167.8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亿元、16.60亿元、30.09亿元。

今年一季度,华虹公司营业收入约43.74亿元,同比增长14.90%;归母净利润约10.44亿元,同比增长62.74%。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240个百万年薪岗位!广东企业组团来京挖人,清华博士:想念广东早茶
接近人类完赛时间!天工Ultra人形机器人半马夺冠,背后股东涉小米、优必选
诺和诺德、礼来“二王争霸”,国产GLP-1抢夺新适应症,恒瑞医药们不想只做减肥神药
一笔24.9亿的交易,万达近600家高端酒店装入同程旅行,OTA大佬打响"酒店争夺战"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