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20分钟扣款99元?小电科技被疑“价格刺客”,共享充电宝成投诉重灾区

涂梦莹
2023-03-14 19:32:52
来源: 时代周报
高价问题似乎又在旧戏重演

曾以便捷、便宜取得市场的共享充电宝,正在失去用户信赖。

截至3月14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包含街电、怪兽充电、小电科技与美团、搜电等共享充电宝品牌的投诉量累计超过10万条。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这其中,近30天投诉量排名首位的是小电科技,最新投诉量有1572条,整体累计投诉量则高达2万多条。

图源:黑猫投诉

“小电充电胡乱收费,使用的充电宝充电20分钟,充电宝就没电了。”有消费者表示,在还回租赁的机器后,系统过了3天扣费,直接扣款99元。还有消费者则称,因系统故障多收费,自己多次联系客服均无法联系上,好不容易联系上后,对方却以订单超1个月为由拒绝退费。

作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独角兽”之一,小电科技曾头顶光环,获得腾讯、红杉资本、蚂蚁集团等知名机构战略青睐,累计获得5轮融资。2021年,小电科技拟冲刺港交所上市,但无疾而终。

如今,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频频“受挫”的小电科技,还被传出内部裁员与数据造假,整体发展似乎陷入僵局。

3月10日,针对维权投诉以及相关发展问题,小电科技相关负责人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表示,小电一直非常重视客诉工作并进行积极处理,投入了足量服务人力承接各渠道的售后反馈。“保证全渠道的售后反馈畅通无阻且快速有效地解决用户问题。”该负责人称。

充电刺客

“跟此前相比,共享充电宝初入市场1元/小时的平均价格,早已攀升至3~4元/小时,甚至在一些热门商圈、景点达到5元/小时以上。”近日,消费者小张向时代周报记者吐槽,感觉自己现在都快用不起共享充电宝了。

2021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限期整改,小电科技在名单之中。据监管要求,小电科技等其他共享消费品牌需要明确定价规则,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

经过整改,市场监管总局在2021年8月底发布数据显示,参加整改的共享充电宝品牌占市场份额约80%,各品牌平均价格为2.2~3.3元/小时,标价在3元/小时及以下的机柜占比69~96%。

图源:企业官网

然而,近期高价问题似乎又在旧戏重演。

3月7日,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发现,小电充电在不同地点的收费为2元/小时~5元/小时,每24小时封顶价从20到60元不等,总封顶价99元。当消费者付款达到总封顶价,充电宝不用归还。

对比相同地段,小电充电价格似乎整体高于其他品牌。

据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在深圳某高端商圈一公里左右范围内,搜电收费最高为4元/小时,24小时封顶价40元;怪兽充电最高则为3元/小时,24小时封顶价30元。

相比之下,小电充电的价格明显偏高。

造假风波

相比价格偏高,更棘手的问题是,小电科技陷入数据造假风波。

2023年1月,据1818黄金眼报道,来自杭州的黄女士发现小电科技存在数据造假的情况。

黄女士是杭州蚂蚁智慧科技公司(下称“杭州蚂蚁”)、杭州广翼科技公司(下称“杭州广翼”)的负责人。2022年下半年,黄女士旗下两家公司和海马体主体公司杭州海莫星摄影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光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光露”)签署了小电项目合作协议。

在协议中,上海光露提供小电共享充电宝,而与海马体签署合作的杭州广翼与杭州蚂蚁提供场地,二者共计提供280家海马体门店场地。据企查查显示,小电科技持有上海光露25%的股权。

在浙江电视台《小强热线》栏目报道中,黄女士进一步透露,上海光露只提供每天总的订单流水,不提供每个订单的明细,她怀疑对方在数据方面做了手脚。

图源:企业官网

于是,黄女士通过海马门店员工对门店充电宝进行租借,发现好多订单都存在问题。“小电科技想作假就作假,是商业不诚信,欺诈的行为。”黄女士说道。

对此,上海光露与小电科技似乎开启“甩锅式”回应。在上述报道中,小电科技回应称:“整件事情跟小电公司没有关系,具体跟上海光露科技公司联系。”

而上海光露负责人则对媒体称:“光露和小电合作,相当于是对方的代理商。但无法回应数据造假的事情。”

竞争加剧

“为美好生活续航”——被小电科技称之为企业使命,但实际上,小电科技自身的发展似乎并不美好。

2021年4月,小电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开启港股IPO之路。此前,浙江证监局官网显示,2020年7月,小电科技曾与浙商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创业板上市,后续被传因净利润考核未达创业板要求而计划搁浅。

目前来看,小电科技在港交所的招股书已是失效状态,“转道”上市之路似乎并不顺利。

外部上市不顺,企业内部,小电科技还被传出人事动荡消息。2022年3月,有媒体报道,小电科技开启裁员计划,预计裁员约2000人,大部分是BD等一线业务人员,还涉及到中后台的产品、技术以及运营人员。

上述报道援引多名知情人士,称小电计划多个部门裁员比例达50%,且未承诺赔偿。对此,小电科技否认并回应称,是业务策略的正常组织及人员结构调整,并无所谓裁员一说。

一系列问题背后,小电科技多年亏损或是其中关键。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小电科技营收从4.23亿元攀升至19.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12.5%。但从利润来看,小电科技过去3年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1.94亿元和-1.07亿元。

这与公司较高的营销成本不无关系。2020年,小电科技分销及营销开支为14.72亿元,同比增长近40%,远高于同期营收同比增速。

此外,小电科技的激励费从2018年的1.0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0.13亿元;分成费率从24.2%增长至38.2%,而进场费率则从1%增长至16.3%。

抢占市场的成本不断被拔高,无明显技术壁垒的行业通病,让共享充电宝品牌发展困难重重。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曾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共享充电宝盈利模式单一使其长期不被看好,为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各充电宝公司的亟需构建新的增长路径。

目前,小电科技在研发方面并未有明显优势。

2018-2020年,小电科技研发投入资金分别为0.37亿元、1.02亿元,1.19亿元,占同期总收入比例从8.8%降至6.2%。截至报告期,小电科技持有49项专利和63项软件著作权,以及60项待审批的专利申请。

结合公开信息对比同行来看,截至2020年11月,来电科技拥有196项专利,街电科技有85项专利。2021年,街电和搜电合并为竹芒科技,据竹芒科技官网透露,公司有超300项核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值得注意的是,据企查查数据,小电科技频繁陷入诉讼风险之中,涉及多达上百条法律诉讼,其中大部分都是买卖合同、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截至2023年3月,在25条裁判文书记录中,小电科技涉案案由为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的案件最多,原告涉及街电、来电等品牌。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发现1000吨储量金矿?近8万股民狂欢,湖南黄金:矿不全是我的,储量不确定
最牛豪宅卖出233亿,北上广深再无“豪宅税”,富豪们会继续扫货吗?
中晟高科4.57亿元出售亏损子公司,“葛卫东”现身十大股东,公司:可能同名同姓
个人养老金启动实施两周年:199只基金类产品可选,年内收益回暖超九成赚钱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