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被微信打败!运营15年、注册用户5亿,中国移动旗下“和飞信”将停止服务
3G时代的王者要说再见了
早已淡出人们视野的飞信,因一则公告再次受到关注。
日前,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和飞信(原“飞信”后改名“和飞信”)业务将从2022年9月30日开始停止提供服务,届时用户将无法登陆以及使用和飞信,请用户提前做好重要资料的备份和保存。而对于和飞信存储的用户信息,官方表示,将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和飞信隐私政策》进行保存,保存期限后将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删除。
公告同时指出,如果用户仍有办公和通讯方面的需求,可转为使用中国移动旗下的“移动办公”App进行使用。这也意味着,和飞信——这个曾经收获5亿注册用户的APP经正式走下历史舞台。
消息一出,网友一片哗然,特别是80后、90后,引发了他们一波回忆狂潮。“飞信里还有初恋的号码”、“大学当班长就用的飞信收发通知”、“3G时代的王者,每天跟同学约饭都用飞信”。
图源:网络截图
90后女孩莎莎至今对飞信仍记忆犹新,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没有微信的时候,飞信可以免费无限量发送手机短信,尽管当时生活费有限,她也能和好友、家人无限畅聊。后来微信起来了,飞信却要收费了,大家也就渐渐不用了。
“飞信是基于3G时代手机客户端所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运营商的思维方式与架构也停留在3G时代。后来出现的微信、米聊等产品,严重冲击了飞信的市场,飞信想要改变很难,并且资产维护和服务器运营的成本也比较高,因此该退出时就退出。”运营商从业人士陈丰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回溯历史,飞信于2007年正式上线,是一款由中国移动打造的通信App。飞信主要有4大功能,分别是免费短信、多人通话、多终端登陆以及安全沟通。
简单来说,你可以通过飞信免费向好友发送信息,即便好友不在线,信息也将会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对方手机上,保证信息即时到达不丢失。另外,飞信全面支持手机和电脑的多终端登陆以及应用的任意切换,保证用户永不离线。从产品功能来看,飞信有点类似于微信的最原始版本。
2010年,飞信注册用户一度近5亿,高峰期活跃用户接近1亿。但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自2011年开始,智能手机普及,移动互联网大爆发,与飞信业务相同但功能却不断迭代的微信诞生后,便迅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相比之下,飞信改变的步伐却稍显缓慢,且吸引力不足。据北京青年报报道,飞信于2012年向联通和电信用户开放注册,但每个用户每月只有50条免费短信配额来向移动好友发送短信,更多的免费短信则需要通过飞信积分来兑换。
飞信的下滑很明显。据北京商报报道,2015年4月,手机飞信人均业务量从2014年12月的42条下降至29条,而用户活跃度较2013年的9000万户出现下滑,比例超过20%,业界预测手机飞信用户流失率更高。
2016年6月,中国移动将飞信改名为“和飞信”,宣告从即时通讯工具转向企业服务平台。紧接着2017年,中国移动正式宣布了“和飞信”的商用,新版“和飞信“有两大目标,即打造成为“基于移动认证的政企工作台”和“具有运营商特色的个人社交平台”。然而在企服领域,和飞信再次遭遇钉钉和企业微信的狙击,和飞信的转型再一次折戟。
由于业绩不佳,和飞信于2021年4月28日开始暂停企业注册,并且对功能进行调整,不再提供多方视频、一对一音视频通话、发送短信等功能。而今又传出和飞信正式停止服务的消息,关于和飞信的一切正式划上句号。
图源:和飞信公众号截图
“即便是手握绝对资源的运营商,如果所做的产品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也只能遗憾退场。”陈丰说。
不过在陈丰看来,这也不意味着飞信是一款失败的产品。毕竟互联网的竞争非常激烈,在某一垂直领域能笑到最后的也只有那么一两个。像小米的米聊,之前声势不小,但最终也没有做起来。
他同时指出,运营商和微信并非大家所认为的强竞争关系。毕竟微信也是基于运营商的网络发展起来的,没有运营商强大的4G、5G网络,微信也没有存活的土壤。因此,大家都处于共同合作、共生共荣的局面。
(应采访对象要求,陈丰为化名)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