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陷在猪周期!一季度血亏51亿,价格下跌,生猪销量却翻倍增长
业绩变脸引发质疑
2021年,头部猪企集体血亏,牧原股份(002714.SZ)尚能独善其身,盈利69亿元。但到了2022年一季度,牧原股份巨亏51.8亿元,亏损金额远超竞争对手。
业绩急转直下引发监管关注,深交所在近日下发问询函。5月18日,牧原股份披露深交所年报问询函,深交所要求公司回应资金流动性风险、出栏量增长、供应商集中度较高、资产未计提减值等质疑。
5月21日,牧原股份披露调研活动信息公告,回答了包括公司现金流情况、周期底部出栏增长原因、屠宰业务的发展与运营情况及2022年成本目标等问题。该公司强调,目前,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基本处平衡状态。3月以来,猪价回升,牧原股份经营性现金流略有盈余,并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高于上半年,公司流动性也会持续向好。
尤为让人不解的是,当下正逢周期底部,猪肉价格下探,牧原股份的生猪销量却大幅上涨。
周期底部猛增出栏量
自2021年12月,旗下31家公司商票持续逾期的消息被曝光后,牧原股份的财务问题和现金流状况就饱受争议,最新财报更加剧了外界质疑。
截至2021年末,牧原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62.95亿元,同比减少29.72%;2022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0.58亿元,为近三年来首次为负。牧原股份以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大幅减弱。
此外,牧原股份今年一季度的短债差额为-234.05亿元,偿债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让投资者感到担忧。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牧原股份持有的货币资金余额为161.16亿元,尽管较年初余额增长32.12%,但仍不足以覆盖短期到期债务。
同期,温氏股份(300498.SZ)、正邦科技(002157.SZ)、新希望(000876.SZ)、天邦股份(002124.SZ)的短债差额分别为51.22亿元、-130.86亿元、-99.65亿元和-24.4亿元。
2022年一季度,国内生猪价格呈现单边下跌之势。数据显示,1月初至3月底累计下降3.77元/公斤,跌幅达24%。然而,在猪价下行时,牧原股份却出栏数猛增。数据显示,2022年1-2月、3月、4月,牧原股份生猪销量分别为783.1万头、598.6万头、632.1万头,同比分别增长60.24%、111.3%、100.99%,对应商品猪价格分别为12.38元/公斤、11.67元/公斤和12.56元/公斤。
对此,牧原股份方面回应称,2021年第四季度至今出栏量快速增长与2020年下半年能繁母猪的快速增长有直接关系。
5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猪出栏量是由10个月前能繁母猪量及配种率决定,2021年二季度,无论是养殖企业还是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都处于高位。因此,2022年上半年,整体出栏量大幅高于上年同期是正常现象。
“随着上年三季度能繁母猪产能调减和效率优化,预计后期出栏量的同比增幅将会回落。”朱增勇分析。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新希望、温氏股份与牧原股份情况相似,而正邦科技、天邦股份今年以来的生猪销量增长则并不明显。
具体来看,新希望2022年1-4月的生猪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6.61%、40.05%、67.10%和34.46%;温氏股份2022年1-4月的生猪销量同比分别增长50.01%、114.36%、143.63%和129.27%;正邦科技2022年1-4月的生猪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1.86%、-33.63%、-6.84%和-22.44%;天邦股2022年1-4月的生猪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8.02%、-5.66%、1.05%、87.87%。借屠宰生意抵抗猪周期
超强猪周期下,猪价下跌不止,不少养猪企业选择通过自建屠宰场和肉类加工厂拉长产业链,以延缓猪肉上市时间,避开低价区间。牧原股份也是其中之一。
2020年3月,牧原股份就宣布启动屠宰场建设项目,分别在河南内乡县、正阳县、商水县启动3个屠宰厂项目,设计产能总计为600万头;2021年8月,牧原股份再度公告,拟募资不超过95.50亿元扩大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和生猪屠宰项目。其中,22.87亿元用于新建4个生猪屠宰项目,合计屠宰能力1300万头。
截至目前,牧原股份已投产屠宰厂8个,已投产产能2200万头/年。投资者活动中,牧原股份透露,公司预计今年将再新投产3个屠宰厂,新投产产能900万头/年;同时今年还新开工4个屠宰厂,新开工产能800万头/年。
受前期屠宰场建设与投产费用较高和猪肉价格下跌因素影响,2021年,牧原股份屠宰业务未能实现盈利。牧原股份方面透露,2022年至今,屠宰肉食板块亏损3个亿左右,屠宰生猪280万头。
“从企业自身发展而言,在企业发展到一定体量以后,会不断完善产业链结构,一般都会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朱增勇分析,从防范市场风险角度而言,我国生猪生产与下游屠宰加工、销售链融合度不高,无论是生产端还是屠宰加工端都面临一定市场风险,养殖企业通过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屠宰加工业务,能够缓解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同时布局下游批发、零售销售网络。
他强调,完善产业链是中长期目标和任务,养猪企业下游产业链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仍需不断探索。
进入2022年,养猪企业普遍面临猪价低位和饲料成本高位的双重挤压,部分企业生猪全成本依然较高。朱增勇认为,企业首要任务是降本增效,除适度调减能繁母猪产能、提高繁殖效率和养殖效率外,同时应放缓出栏节奏。
“总体来看,尽管养殖成本仍处高位,但后期总体将处下降趋势。”他表示,当前猪价已反弹至行业现金成本,企业资金压力有所减缓,随着后期猪价继续反弹,下半年情况将得到好转。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