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生物营运能力逊于同行,股权分散易遭收购
时代商学院实习研究员 李勋
4月7日,浙江大洋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洋生物”)中小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大洋生物是一家化学原料制造企业,主要从事无机盐、兽用原料药等化学原料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大洋生物主要产品包括碳酸钾、碳酸氢钾、盐酸氨丙啉、2-氯-6-氟苯甲醛等。
报告期内,大洋生物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逊于同行,客户区域集中度高,但销售拓展投入少。此外,大洋生物实控人持股比例低,面临被收购风险。
7月10日,时代商学院就上述相关问题向大洋生物发函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仍未回复。
【企业档案】
大洋生物前身为大洋有限,大洋有限在建德县大洋化工厂基础上改制设立。2009年,大洋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杭州市,法定代表人为陈阳贵。
如图表1所示,陈阳贵持股比例为11.82%,其配偶陈荣芳持股比例为3.51%,其女儿陈旭君持股比例为0.73%,陈阳贵及其直系亲属合计持有公司16.06%的股份。根据陈荣芳、陈旭君、汪贤玉、仇永生、涂永福、关卫军、郝炳炎与陈阳贵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陈阳贵合计控制公司35.39%的股份。大洋生物有四家子公司,如图:
此次IPO,大洋生物拟募资4.47亿元,其中,2.09亿元用于年产2.5 万吨碳酸钾和 1.5 万吨碳酸氢钾项目,两亿元用于含氟精细化学品建设项目,其余4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大洋生物IPO基本信息如图表2所示。
一、营运能力、偿债能力逊于同行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营运能力的常用指标。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大洋生物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8.51次/年、10.61次/年和13.60次/年。大洋生物的可比同行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股份”)、唐山三孚硅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孚股份”)和浙江瀚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叶股份”)。时代商学院根据可比同行年报数据,计算出可比同行均值为18.94次/年、17.08次/年和19.34次/年,远高于大洋生物。
对此,大洋生物解释称,盐湖股份的主要产品为氯化钾,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通过与大型贸易商进行合作,加快贸易产品的流通速度和市场布局,提高周转效率,再加上国内氯化钾行业一般以先款后货为主,因此盐湖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三孚股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则由于其对直销客户给予一定的信用期或者信用额度,对于经销客户一般要求先款后货,总体信用期较短。而对于瀚叶股份,大洋生物则称其主要业务为兽药和游戏产品,和大洋生物主营产品区别大,可比性不强。大洋生物的解释只是说明了各可比同行销售模式的特点以及给客户的信用期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提升作用,并没有说明其自身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可比同行的原因。时代商学院认为,大洋生物应收账款周转率低或与其销售模式与销售合同条款有关。不同于三孚股份要求经销商先款后货,大洋生物无论在直销还是贸易商销售模式下,都给予客户一定的信用期,销售完成后,由销售员催收货款。这种先货后款的模式降低了大洋生物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时代商学院就此发函询问了大洋生物,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存货周转率方面,报告期内,大洋生物分别为8.19次/年、6.25次/年和5.68次/年,可比性较强的只有与大洋生物一样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的三孚股份。报告期内,三孚股份存货周转率分别为9.77次/年、9.75次/年和10.02次/年,远高于大洋生物。
由此可见,与同行相比,大洋生物营运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对应收账款控制不严,或存在存货积压的现象。若大洋生物不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提升存货管理效率,恐造成营运资金短缺,加大现金流的压力。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报告期内,大洋生物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37倍、1.84倍和2.03倍;可比同行均值分别为4.19倍、4.37倍和4.09倍,高于大洋生物两倍以上。报告期内,大洋生物的速动比率分别为0.90倍、1.23倍和1.32倍;而可比同行均值分别为2.14倍、2.72倍和3.51倍。大洋生物与同行均值有很大差距。
二、销售拓展投入少,股权分散易遭收购
大洋生物的客户主要为农药、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的制造企业及贸易商,客户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报告期内,华东地区是大洋生物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区域,华东地区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04%、62.61%和56.25%。若华东客户发生经营风险或不再续约,而大洋生物短期内又无法开拓新客户,业绩恐面临下滑风险。对此,大洋生物称其正通过各种措施积极拓展销售区域。
然而,从数据上看,大洋生物在销售拓展上的投入恐不足。报告期内,可比同行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75%、6.48%和6.41%,大洋生物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66%、3.58%和3.48%,与同行相比有较大差距。
大洋生物坦承,其销售人员的数量、销售人员工资以及产生的销售费用均低于可比同行。值得注意的是,大洋生物的销售费用中仅有14%—20%用于职工薪酬。工资过低或奖金激励不足容易挫伤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加大销售人员流失的风险,不利于市场拓展。
此外,大洋生物实控人陈阳贵持股比例较低。根据《一致行动协议》,陈阳贵合计控制35.39%的股份,陈阳贵自公司设立以来一直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对公司决策的控制力强。但本次募资若成功,陈阳贵合计持股比例将降至26.55%。大洋生物坦承,实控人持股比例低,股权分散,使其可能成为被收购对象。若未来实控人或主要股东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对大洋生物的生产经营和战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严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撰写,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未经时代商学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其它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获得授权转载,仍须注明出处。(联系邮箱:TimesBusiness@163.com)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