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大追求 中山小榄镇的强力进阶路
改革开放40年来,小榄镇充分调动了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和市场的活力,在全镇4万多家市场主体中,民营经济体占比达99%以上。
时代周报记者 程洋 发自中山
一张摄于1979年的黑白照片,记录下了小榄镇改革开放初期的景象:桑基鱼塘纵横交错,低矮的土砖房零星分布其间。近40年后,站在小榄镇的圆峰山上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顶着招牌的高楼,现代化厂房和工业园区密集分布。
小榄镇是珠江三角洲上的一块冲积平原,地处中山市北部,面积不到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3万,因镇内小山丘形似橄榄而得名。40年来,小榄镇的变迁记录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来,小榄镇充分调动了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和市场的活力,在全镇4万多家市场主体中,民营经济体占比达99%以上。”小榄镇党委书记梁荣佳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说,目前小榄镇先后走出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9家,拥有4个国家级产业集群,1.3万多家制造业企业。2017年,全镇地方生产总值316.2亿元,跻身全国千强镇第24名。
在广东,像小榄镇这样的专业镇有近400个。这些专业镇各自专注于五金、灯具、电器等专业领域,最大化地发挥了产业集聚的效应,成为改革开放40来广东经济发展的创举之一。今年4月,由广东省社科院和省专业镇发展促进会联合编制《2017年广东省专业镇创新指数》表明,当前广东省专业镇地区生产总值(GDP)预计达3万亿元,占全省GDP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近四成的专业镇工农业产值超过百亿元。
“改革开放初期,主要由乡镇企业组建起来的专业镇,打破了高度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些专业镇的出现,不需要国家指令性计划下达订单、给原材料、安排配套,基本靠市场,自己就形成了产业集群,形成了“块状经济”,冲破了当时“条条经济”的束缚,解放了县域、镇域和农村的生产力。
1979年万元户超百家
当地人把流经小榄镇的珠江支流叫做沙口河,建于1992年的小榄港坐落在河岸上。站在小榄港的货运码头上环顾,两岸是林立的工厂和低矮的民房,岸边堆积着从河里打捞上来的泥沙。一群孩子爬上了沙堆,再从最高点翻滚而下。
小榄镇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何耀雄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说,改革开放40年间,小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并举的过程。据小榄镇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小榄镇的农业经济占比仅为0.3%。
从传统农业到工业重镇,小榄镇强力进阶的背后,有股不安分的力量。1978年,依靠此前的社队经济,小榄公社建立起广东省第一个农工商体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到1979年,小榄公社拥有社队企业254家,工副业收入占全社农工副总产值的60%,农工副业出口产品收购值占26.8%,社员年人均分配收入230元,经营收入206元,万元户超过百家。
“专业镇的前身,很多起源于原来的‘社队企业’,包括跟农业相关的一些副业,后来又叫做乡镇企业。”陈鸿宇认为,乡镇企业刚出现时规模都比较小,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本身就需要,依托本村、本镇抱团发展,于是就产生了初期的生产分工和协作,技术上相互支撑,共同开拓市场,产业链逐步延伸,慢慢就发展为“一镇多专业”或“一专业多镇”的产业集群。
陈鸿宇高度评价专业镇在改革开放中的历史作用。在他看来,1978年以后,中国农民开始洗脚上田从事非农产业,工业化开始渗透到广大农村地区,“专业镇的产生,可以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真正的起步”。
“三来一补”的黄金时代
1979年,小榄镇居民李有枝高中毕业,分配进了小榄镇国营食品站。“在当时,这是很多人都羡慕的铁饭碗。”李有枝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当时他不会想到,4年后自己会下海经商,义无反顾放弃铁饭碗。
“1982年,领导派我和3名同事去深圳的食品站学习。当时我很年轻,领导也比较看重我。”今年56岁的李有枝回忆起当年的深圳之旅记忆犹新,“1982年的深圳,一切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三天就能盖一层楼。”深圳之旅让李有枝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中英街和蛇口一带,李有枝发现深圳人和香港人已经开始利用外商的资本和技术开工厂,订单多得做不过来。
此前,1978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广东率先作出发展来料加工的决定,并将东莞、南海、顺德、番禺、中山确定为先行试点县。广东一批企业开始通过从国外厂商进口机器、设备、技术以及某些原材料,从事来料加工、来料装配和来样加工,形成“三来一补”的发展模式。
一年后,小榄镇迎来了盛大的菊花会。利用这一契机,小榄镇开始引进以华侨、港澳同胞为投资主体的“三来一补”及“三资”企业。当年,先后有9家工厂与15个港澳客商签订共60宗来料加工合同,加工产品有组合家具、活匙圈、玩具齿轮箱、成衣、毛衫、表带等14种。“本次菊会最大功绩,是借改革开放春风,恢复了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同家乡的联系。中断了30年的联系后,他们回到了家乡怀抱,为小榄的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小榄镇宣传办副主任蔡焯浩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从深圳回来之后,心里就不安分了,想要做老板。”家人一致反对李有枝砸掉自己的铁饭碗,他向父亲借钱,借1000元只得到500元。1983年,李有枝走出国营食品站,一年后,他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塑料加工厂。
“当年订单来了,很快就做成了一个产业。”回想起那段改革开放初期的创业时光,李有枝感慨道,“到了八九十年代,台湾、香港的人都过来了,想要从我们的身上赚钱,逼着我们进步。当时最难的就是没有技术。”当时连制作一个最简单的电风扇调挡开关都很有难度,李有枝经常为了制作一套模具搞到半夜两三点。后来发现可以去市场上买香港淘汰的二手注塑机来研究,但把整台注塑机拆开后又拼不上去了,只好再去请教别人。“我们那一代人有个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强。”李有枝说。
正是一批像李有枝这样的小榄人,将这方土地变成了一个大工厂。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让小榄镇成为了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基地,更有南方锁城和中国内衣名镇的美誉。中山市锁业协会秘书长冯秀英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小榄镇的锁业,集聚优势十分明显,全镇成品制锁企业达240家,配套产业链企业达5300多家。”
2004年在小榄镇举办的菊花大会。
制造业转型
夕阳下的沙口河上,满载着集装箱的货轮消失在余晖中,只留下一声长长的汽笛声。货物在这里登陆,又从这里出发,而小榄镇的商品要去往更加遥远的地方。
1994年建成投产的小榄港,见证了小榄镇进入21世纪后的新变化。“早些年,小榄及周边企业的‘三来一补’业务蓬勃发展,小榄港也受益于此,很多企业的半成品或成品经小榄港进出,为小榄港的集装箱业务发展创造了机遇。”小榄港总经办经理肖凤恩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三来一补”的企业结构逐渐显现出自身弊端,在小榄港所占的业务比重逐年降低。
“我做了20年的塑料加工厂,帮台湾、香港的企业代工过节能灯、电饭煲、玩具等塑料制品。只要能做,什么单都接。”李有枝笑称当年自己的塑料加工厂就像一个万能加工厂,“当时还面临一个窘境,我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不知道名片上应该写些什么内容。”
2001年,李有枝开始思考自身的转型发展,他想搞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跑到中山大学进修MBA。同年,中国加入WTO,“课堂上讨论的,都是中国加入WTO后的发展问题,还有中国制造业的未来”。2004年,李有枝卖掉了经营20年之久的塑料加工厂,决心转型。同年,他成立了中山向荣脚轮制造有限公司,当时小榄镇的大多数脚轮企业尚处代工生产阶段。“品牌太重要了,我要做中国最好的脚轮。”李有枝认识到没有品牌就没有话语权,“要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做成百年企业,就要有品牌意识。”
如今,中山的脚轮行业已有38年历史,成为全球最大的脚轮生产基地。但脚轮行业的技术门槛低,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抱团取暖。”李有枝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17年,中山市脚轮行业协会成立,他担任会长,“目的就是建设脚轮产业园、建立行业标准。同时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共性产业,推动脚轮行业的共同发展,争取早日抱团上市。”
出于商人的直觉,李有枝们的转型步伐踩得很准。陈鸿宇指出,早期“三来一补”模式在改革开放之初行之有效,解决了国内当时资金、技术和人才上的难题。到后期,由于没有核心技术,代工贴牌生产的利润非常微薄,受国际市场波动非常大,订单和汇率说变就变。“没有自主品牌,没有核心技术,就得受制于人,不利于企业和整个产业做大做强。”
品牌意识的觉醒,是小榄镇乃至全国制造业谋求转型发展的开端。
中山市富妮来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萧伟明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1990年成立富妮来制衣有限公司之初,走的就是独立自主的品牌路线,“不做代工生产”。早年,富妮来的产品一度供不应求,“经销商自己跑到厂里来打包,拿货的人排长队”。但中国制造业的草莽时期过去了,富妮来同样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问题。
采访间隙,一位在场的小榄镇商会负责人指出,如今是互联网时代,许多内衣企业已经转战新零售。富妮来年营收在两亿元左右,而商会负责人告诉萧伟明,有家做塑身内衣的企业走新零售模式,一年营收5个亿,“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商会负责人强调,“要找有品牌意识的90后,最好是女性,她们更了解内衣群体的心理。”萧伟明掐灭了手上的烟头,顿了顿说:“关键还是在人才”。他表示,富妮来2010年就开始做电商,起步也是比较早的,但没有做起来。萧伟明考虑过未来把总部迁到广州或深圳,“那些地方的人才更多”。
2016年,梁荣佳曾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坦言,企业到了一定规模、一定体量之后,对人才的需求更为突出。他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目前正在做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用产业吸引人才,有好的产业就会吸引好的人才;二是要抓好城市品位的提升;三是完善卫生、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和服务,吸引和留住人才。”
除了实施人才战略,小榄镇也加快了创新的步伐。2000年,小榄镇开始产业转型,通过借鉴先进国家的做法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运作经验,成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创新办公室,促进产、学、研合作,希望开发储备自有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挽回小榄镇传统制造业下滑的颓势。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力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两个月后,广东省印发《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小榄镇亦在抢抓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遇,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动传统产业与智能云端平台融合发展,打造高端智能产品。如今,小榄镇既有生产声控抽油烟机、智能化路灯、智能家具等产品的企业,其他传统制造业企业也正从传统家用产品逐步向装备制造业以及综合生产服务商、供应商转型。“十八大以来,整个工作重心都转向高质量发展,重视实体经济,转向强调创新驱动和核心技术的突破。”陈鸿宇认为,未来是工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会渗透到制造业的每一个领域和层面,工业技术和工业组织形态会逐步走向智能化、信息化和扁平化,这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迎接大湾区时代
从广州南站出发,乘坐广珠城际动车到小榄镇,只需半个小时。40年前,去小榄要走广珠公路,还要乘“渡车船”过河。40年沧海桑田,如今沿着昔日广珠公路的走向,广珠城际大大压缩了小榄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北到广州中心城区70公里,东距深圳、香港150公里,南至珠海、澳门90公里—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小榄镇正迎来大湾区发展新机遇。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湾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为粤港澳城市群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赋予了新使命”。肖凤恩认为,大湾区城市群的提出,是包括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将从过去三十多年“前店后厂”的经贸格局,升级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最重要的示范区。
面对大湾区的新机遇,小榄镇自我定位为“珠江西岸区域交通枢纽城镇”和“现代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我们开展了‘小榄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定位课题研究’,着力区域合作、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抢抓大湾区发展机遇。” 梁荣佳介绍,下一步,小榄镇将高起点谋划小榄与广佛城市圈的全方位对接,做好佛山地铁11号线延伸到小榄的各项工作,力争让小榄成为西北组团对接广佛城市圈的先行者,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
除了交通,“小榄镇及周边地区经济十分活跃,产业集群较多,产业链较完善,五金、灯具、家电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货源基础扎实。”肖凤恩认为,这也是小榄镇融入大湾区发展的优势所在。
“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濒海产业集群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叠加,专业镇既有人口集聚,又是有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因此,大湾区的产业发展和城市群建设,都应该重视专业镇的转型升级。” 陈鸿宇认为,未来,身处大湾区的专业镇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