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粉丝营销遭遇质量危机

2014-05-29 04:55:45
来源: 时代周报
在三无产品频现的背后,基于粉丝的明星化妆品营销,已然遭遇了道德危机。

马欢

“抹茶古皂”、“氨基酸洁面膏”、“蛇毒蜂毒面膜”、“童颜神器”—各种在微博上爆红的美容产品,在明星的营销推荐之下,受到明星粉丝消费者的热捧。然而,记者在获得多方投诉之后发现,很多微薄热销的护肤产品并不安全,很可能给消费者的皮肤甚至身体带来伤害。

比如曾经在网上爆红的三无产品泰国“童颜神器”,不少媒体已经爆料:所谓“童颜神器”刚上检测机器就爆表,汞超标得一塌糊涂,美白款完全就是高浓度氢醌膏,一些消费者已经出现了毁容的情况。

所谓的三无产品,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以及无生产厂名称。不管明星们在微博上如何吹捧,一旦确定这些产品是三无,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坚决远离!

而在三无产品频现的背后,基于粉丝的明星化妆品营销,已然遭遇了道德危机。

如何辨别网络三无产品?

国产化妆品应该看包装上的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上面的条形码也可以通过扫描得到信息。如果是在淘宝购买,你可以要求店主出示许可证,如果没有这些,可以确定这就是三无的产品。

在我国,如果有特殊用途的护肤品或者化妆品还必须标有“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号”、 “国妆特字或者特批字样”等字样。目前祛斑产品已经属于国家规定的特殊用途护肤品,如果你在产品的广告宣传上看到有祛斑美白字样的,就要意识到这款产品是要经过比一般化妆品或者护肤品更精细精确的检测才能获得通过的。没有批号的话是绝对不允许标示“祛斑”之类的字样的。

自2014年6月1日起,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上市前应按照《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信息备案规定》的要求,进行产品信息网上备案,备案信息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确认,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政务网统一公布,供公众查询。所以对网络上各种美白祛斑等产品不放心的朋友,可以直接上国家相关的网站查询,如果没有显示相应的牌子,一律要小心。

与此同时,国家规定所有的化妆品应该标示全成分,还要有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如果一些夸大成分效果,并且在化妆品的成分表明上含糊不清的产品,基本上可以确定不靠谱了。

另外,还有一些国产品牌,虽然有证可查,也有条码,不过他们是找厂家做代工生产(OEM)。

目前国内化妆品专业OEM基地,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多数企业是来样加工和来料加工等纯加工模式,这样的产品,用起来虽然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和知名品牌毕竟还是有差距。比如一个以中药美容而闻名的国产品牌,其代工厂其实位于广州白云区。

美容是没有灵药的。当前科技还没有发明出一种可以迅速通过涂抹产品就可以改变皮肤的神器,所以你在淘宝上看到一些很火,而又非知名品牌的话,如保湿美白祛斑祛痘缩小毛孔这些功效聚集于一身的产品,基本可以肯定是骗人的!

建议大家在网络上购买产品的时候,不要相信有特效产品,也不要相信明星的夸张宣传,选择正规的厂家和购买渠道,至少可以保证你这张脸不会出事。

粉丝营销需要明星自律

据了解,不少消费者,是在受到微博明星的推广宣传下,购买了这些来路不明的产品。

产品广告被名人以自我体验心得的形式发布出来,甚至将其描述为“粉丝的关怀”,文字配发的图片也会尽可能突出人物与产品的亲密关系。而在明星发布软广告后,一些草根“大V”便迅速转发跟进,广告商微博也及时上线,及时与代言明星互动。据了解,“转向后”的微博软推广目前已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并与微信等社交工具形成了推广联盟。

尽管有不少网友对类似形式提出质疑甚至反感,然而明星们依然是“乐此不疲”。

为什么明星对用微博做广告趋之若鹜?这是因为明星们在自己的微薄上发一张产品的照片,就可以获得不菲的广告费,即便产品真的出现问题,也很难追究到他们头上。

事实上,从微博开始进入人们视野起,各类营销推广一度甚嚣尘上,团购、折扣等屡屡刷屏,用户阅读体验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新浪微博曾加大过对虚假广告信息的打击力度,并推出了微博营销平台来规范市场,该措施曾收到过不错的效果。

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监管明星微博广告的责任与义务,而明星们则更应自律。




相关文章

独家揭秘化妆品微博营销内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谷子硬控“00后”:有人为直播抽谷囤泡面,有人花30万开店实现吃谷自由
1.97万人围观巴菲特股东会“布道”:投资房产比股票艰苦,年轻人别在乎起薪
实探江苏东海水晶城:一年爆卖400亿,谁在捧红“疯狂的石头”?
“五一”车市大放“价”:沃尔沃XC60优惠超10万元,广汽丰田一口价最高官降4.4万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