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街拍是时尚和生活之间的一座桥”
本报记者 赵妍 发自上海
感谢博客,虽然“博客”这个词现如今听起来已经不那么Cool—相反可能还显得有些无聊,或者“宅”。但如果你了解早年的街头摄影师如薇薇安·迈尔的命运—这位才华横溢的街头摄影艺术家生前只是个保姆,她那成千上万张有关上个世纪50-70年代美国芝加哥街头的照片直到2007年才被发掘,并于去年出版,你就会明白,对于那些需要平台展示自己独特创意的人,如摄影师们,生活在拥有“博客”的21世纪是多么幸运。
纽约时尚摄影师司各特·舒曼(Scott Schuman)便是幸运儿中的一员,这位早年为Burbery、DCKNY Jeans、Kiehl’s拍摄广告,为法国版Vogue、美国版GQ、Elle以及Style.com拍摄时尚大片为生的人,其摄影事业最大的成功却是他的博客“街拍志”(The Sartorialist,直译为“手工裁缝”)—2007年,《时代周刊》将它评选为设计界最具影响力的百强之一,而司各特本人则成了全球最红的“街拍达人”,他的拍摄风格和时尚理念甚至开始影响那些高高在上、穿着Prada的女魔头。
“时尚有关衣服,风格却是身份认同。我从不会因为一件衣服好看而去拍摄,我是被人的魅力与独特吸引。”司各特说,他建立“街拍志”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在时尚和生活中建造一座桥梁,打破原来的隔阂。
过去几年的街拍作品集结成册,由企鹅出版社出版,书名就叫The Sartorialist,成为2009年英语世界的畅销书。“目前为止已经出售了超过10万册,我表现不错吧?”据司各特透露,这本书出版之前他就拿到了六位数美元的预付款,而仅在出版第一年就拿了两次版税支票。而在中国,新近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的简体中文版本则取名为《街拍时尚》。与此同时,司各特在美国纽约的助手奥斯丁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司各特又将推出新一本The Sartorialist,预计出版日期会在今年9月。
上街捕捉时尚
司各特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在他的少年时期便形成了对时尚最初的热爱。“我小时候最大的爱好莫过于沉醉于时尚杂志那些美轮美奂的图片中。不幸的是,对于一个生活在土里土气的中部地区的12岁男孩来说,其实你根本不能真正理解所谓的美轮美奂意味着什么。我那时候傻气地认为,生活在纽约的人们肯定都像模特一样穿衣服。”
长大成人后的司各特启程去了纽约,他觉得是时候找寻儿时的梦。“天啊,那些不起眼的路人是谁?我想象中的时尚达人都去哪儿了?不过我的确找到了一些,原来那些人仅仅局限在摄影师的镜头里,模特、时装设计师、杂志编辑们……是他们这些精英创造了整个时尚的美梦。”
不过幸好,司各特并没有因为时尚的“高高在上”而放弃梦想。他一面为时尚刊物、品牌拍片的同时,另一方面自2005年开始经营自己的“街拍志”博客。据司各特说,他做博客最初是受到了住在纽约布鲁克林的作家格蕾丝·邦妮(Grace Bonney)的设计博客 Design*Sponge的启发。
“她完全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我最喜欢的地方在于她总是和读者互动。”司各特说,“她的每篇博客几乎都有30条以上的评论,我觉得这实在太Cool。”司各特决定自己也照着做一个时尚方面的博客,他整理了一些他在纽约街头拍摄的路人照片,放到了网上。自此,时尚行业开始涌现出大量时尚博客,大多数是对司各特“街拍志”的跟风。
虽然现在他已经是炙手可热的博客主,但司各特在事业的起步阶段便清楚地知道,与欣赏自己摄影风格的主流时尚媒体合作,至关重要。“那时候还没有出现特别出色、受人瞩目的博客,所以我得为自己进入各大时装周秀场获取一个合法的身份。最开始,Style.com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拍一场秀。虽然后来他们并没给我多少钱,但能让我有进场拍摄的机会也值了。”
“每一次机会来临,我都紧紧抓住。每天晚上,为Style.com上传完图片后,我就开始为我的博客忙碌。我记得我第一次去米兰,五天的行程里只吃了四顿饭,因为我没法停下来,一场秀都没拉下。”等到他的博客开始受到全球的关注,司各特果断地离开了能为他带来不少收入的主流媒体,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我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他说。
2008年,詹姆斯·丹斯格打来电话。他在纽约的同名摄影画廊为司各特作了一场展览,展览十分成功,共计售出50幅作品,每幅成交价格在1500美元到4000美元不等。同年,他被邀请参加了GAP风尚大奖活动;而《美国摄影》杂志则将他评选为时尚摄影引领风尚第一名。
阿玛尼的完美主义
在司各特的照片中,你可以轻易读到拍摄者试图捕捉的主体内在的某些精神气质,而不仅仅是他们的时尚触觉。“我可不是在拍摄品牌;谁谁拿着某个牌子的手袋或者谁谁穿着哪个品牌新一季的裙子,这些与我无关。我也不是在拍人。”他解释,“我在找寻的,是一种特定的优雅。”
在司各特的成长期,影响他对时尚的认识最多的来自乔治·阿玛尼。不单是阿玛尼的设计,还有他塑造的自我形象、凸现个人风格的能力也让他钦佩。后来,在米兰,后辈司各特第一次走进阿玛尼时装秀的后台,亲眼见识了他超强的能力。
“他身边围着一群摄影师,大家都等时装秀结束之后拍几张幕后花絮照片。但阿玛尼先生始终不肯抬头看镜头。”司各特说,“后来他整整T恤,理理头发,在确保背后衬的是自己喜欢的深色背景—愈发衬托他的鹤发童颜,独具魅力,才抬起头来。除非他做好准备,否则谁也别想给他拍照。”
有了这次经历,让司各特记住了阿玛尼的个人风格。一年后,他在米兰的大街上遇到迎面而来的乔治·阿玛尼,想说服他拍照。“我对他说费不了多少时间,还拿出了Style.com的招牌来,他都不为所动……直到我说,不如我们到那边去—在一面深色凹窗前拍照,那样他的头发衬着深色背景会更醒目,这才说动了他。”
这是司各特镜头里的一种“优雅”,然而还有另外一种优雅,属于寻常人的“不寻常”。
找寻街头优雅
在两场秀中间的空闲时间,司各特在巴黎左岸一片莫名区域的某条小街上,路过一条更细小的岔路口,留意到前方一百码开外有两个很有趣的身影。“大多数人的穿着类型都能一目了然,因此如果我发现有人不同寻常,得费会儿功夫才能看明白,我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这一次,我好学好问获得了奖赏,我拍到了两个时尚高手,他们的浪漫派以及泰迪男孩派造型很是独特入时。”
而在为一位名叫苏珊的路人拍完照片后,摄影师跟她聊了一会儿天,并夸赞她的头发实在美极了,是整体形象中最大的亮点。“她跟我说了谢谢,然后告诉我,她曾经罹患癌症,掉光了头发。现在她有意识地把头发留长,因为她感到这是上天恩赐,将满头秀发又还给了她。在她看来,头发就是生命的一种象征。”
“我难得会拍摄一身上下所有元素我都喜欢的装扮。我也不需要喜欢对方全部的装扮:我只需发现一点或者两点我认为有意思的元素,然后以我的视角捕捉到其中的浪漫之处就够了。”司各特透露他拍摄的准则,并说自己“有双贪婪的眼睛”—就像许多时装设计师会细细琢磨一件古董衣裙裙摆的细节处理,对其他一切统统视而不见。
“我希望你在看这些图片的时候,不仅仅是给每个形象打分,赞一个或者贬一个,而是尽量去关注那些激发你灵感的元素。也许你会发现某些配色很巧妙,或是材质与风格的混搭很新鲜。我希望人们自己得出结论,无需专业指导获得自己的时尚灵感……”司各特说。
观察
中国式街拍,在拍什么?
艾立
微博上写着“街拍”字样的ID,往往粉丝众多。但若仔细一看,剔除那些从国外找来的图片(有许多是Scott Schuman或者Garance Doré作品),本土街拍图片依然没有脱离“明星/模特+名牌”的传统时尚杂志模式——不信你看,那个号称“中国最大、最权威的街拍交流平台”的微博里,最新拿出来的本土街拍照片,主角居然是吴秀波、吴奇隆,还有刚刚因为北京爱情故事红起来的导演、主演陈思成——难道所谓“街拍”,就是明星们都到街上拍片?更为有意思的是,照片还介绍了主角穿着的品牌(往往是这一季的新款),并@了品牌公关!
中国的时尚传媒寄居于大品牌而生存,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连时尚界专业人士都在FT的生活专栏里抱怨:“众所周知,杂志在乎的不是销量而是广告。杂志说到底是做给广告商和品牌公关看的。不然,一本杂志动辄十几斤,谁会没事沉甸甸地买一本抱回家看?在编辑内容中植入各类隐性广告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如果说,某品牌公关部出资十几万,赞助编辑部一众人马去巴黎或者纽约拍个片、看个秀,那么,下几期的杂志上就会出现该品牌融入编辑内容中的各种“硬性”宣传;并且根据赞助费用的多少来决定加起来的内容到底能有几页。”
但如果真的以为,中国式街拍将要延续这副模样,也未免显得太过悲观。拨开那些自我号称“最大、最权威”并且已经与大牌“勾连”的街拍平台,真正草根、原创的街拍爱好者们并没有太让大家失望——不仅仅是北京、上海、广州,甚至连一些二线城市里,街拍爱好者们都在为自己的兴趣而努力。例如,打开“中国时尚街拍网”(www.streetchic.cn)这个由时尚街拍爱好者自发组织的网站,原创板块里拍摄于不同城市街头、水平良莠不齐的作品多少还能让人看到这场时尚界“草根革命”的希望。
但考虑到中国向来是一个有“特色”的国家,这一点在时尚“街拍”领域里也没有例外。如果细数街拍爱好者们展示作品的平台,博客、微博自然必不可少,豆瓣、人人、开心网自然也不在话下,但如果问最大的平台在哪里?答案可能会是:淘宝。
传承了马云神经质般理想主义的“淘宝网”越来越成为同样怀抱理想主义的草根设计师、摄影师们、业余模特们展示自己艺术才能的风水宝地,而更为现实的是,这种艺术展示能够在这里直接兑换成经济利益。大量的街拍作品已经沦为淘宝卖家的产品展示照,而大量的淘宝卖家逐渐成长为“街拍达人”——似乎又绕了回来,中国式街拍的草根模式,越来越趋向于:(业余)模特+(草根)品牌,一起到“街上”拍片……
街拍大师Scott Schuman说自己有一双“贪婪的眼睛”,拍摄的并非衣物,而是主体内在的精神气质——某种程度上,他拍摄的是一个城市里寻常百姓的生活方式。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或许中国的街拍达人们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应该谨慎地问问自己:究竟在拍些什么?
链接
女版当红街拍
博主Garance Doré—Scott的女友!
时下最为当红的街拍博主,除了Scott Schuman,就非他的法国女友Garance Doré莫属。Garance开始是一名籍籍无名的时装插画师,因为难以与人沟通而感到困扰,为此她从2006起就建立了博客,并把自己从孩提时代起就对时尚的激情、以及深厚艺术功底,倾注其间。但最初效果并不理想。同年的巴黎时装周,Garance遇到了同样正在做博客的Scott Schuman,等到Scott为她买了一部Canon 5D数码相机后,两个人已经不离不弃了。Garance开始学习Scott的风格,拍摄街头普通人的时尚照片,并在不久后从巴黎搬到美国居住,而那部相机则一直伴随她到如今。
Scott和Garance现今已经成为时尚界传奇的一对,他们总是结伴出现在各大时装秀场,从米兰到巴黎,再到东京,目前正在进行的2012年伦敦秋冬时装周上也能看到两人的身影。今年,这对街拍博客伉俪还为Tiffany拍摄了情人节海报。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