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新资本图谱:东莞惠州加速度,信息技术、医疗成宠儿
时代财经将上市公司数量以及行业变化作为一个观察纬度,试图从中发现近三年来大湾区各城市的发展以及它们的产业变迁。
编者按:
国家有关乎民生生计的大账本,老百姓有记录自家开支的小账本。
聚焦2022年全国两会,时代财经推出《“我”的账本》系列报道:关注国家账本新政策,剖析地方账本新提法,发现企业账本新亮点,讲述百姓账本新故事。
正是这一道道加减乘除,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连续第六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而距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已经过3年。
三年间,大湾区发展日新月异,以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为核心引擎带动湾区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水平。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共享创新——加速迈向全球顶级科创湾区》专题报告指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GDP突破12万亿元,地区经济总量超越加拿大和韩国;数字经济等相关高科技制造业产值占全国比重超35%。
日前,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五年以来之所以能取得瞩目性的发展,是因为坚持制度创新、坚持高科技发展,以基础设施大力投入,促进了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一小时都市圈进展加速,港澳与珠三角的融合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方面,高科技产业、消费产业,还有先进制造业等发展加速。”
从资本市场层面来看,企业上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区域发展的特点。依据Wind数据,时代财经通过大湾区近三年上司公司数量以及其所在行业的变化,解读大湾区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变迁。
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成湾区“宠儿”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时代财经将上市公司数量以及行业变化作为一个观察纬度,试图从中发现近三年来大湾区各城市的发展以及它们的产业变迁。
根据Wind数据,经时代财经统计,截至2018年12月31日,大湾区共有1965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上市公司512家,港股上市公司1453家。
而截至3月6日,大湾区共有2278家上市公司,其中H股上市公司1590家,A股上市公司688家。也就是说,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大湾区上市公司增加了313家,增速为15.93%。
按上市地来看,A股2019年上市31家公司,2020年56家,2021年至今上市89家;而港股2019年上市66家,2020年上市47家,2021年至今上市24家。可见,近三年在A股上市的公司数量逐年增加,大湾区各城市企业对内地资本市场的信心有显著提升。
制图:时代财经
按城市来看,近三年,大湾区各城市企业上市的平均增速为40.17%。其中,广州、惠州、深圳、东莞、澳门都在“平均线”以上。澳门因为此前上市公司基数小,增速高达150%;紧接着是增速为65.71%的东莞;第三是惠州,增速为43.75%;广州增速为42.45%,深圳为31.71%。
制图:时代财经
按A股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来看,信息技术行业增速最快,达44.87%;其次是医疗保健,达38.24%;增速排名第三的是工业,达38.06%。
制图:时代财经
港股上市公司行业属性明显与A股不同,金融、能源、房地产等行业上市公司较A股数量更多。在增速方面与A股基本一致,增速最快的前三名分别是医疗保健、工业和可选消费,增速分别为16.42%、13.86%和10.91%。
制图:时代财经
对于大湾区中小城市行业结构转型,日前,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大湾区中小城市产业正往高质量水平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制造业转型发展成果丰富,外向型、消费型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大湾区集中解决‘卡脖子’瓶颈产业,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以及现代消费服务业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袁持平还表示,大湾区各城市产业发展各有所长,“比如珠海的电子信息产业、航空产业、生物医药发展迅速;中山的健康医疗、消费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东莞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发展较快;佛山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消费服务业等等。”
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副院长、中观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方方则对时代财经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至今,体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共进的特点,在目前的数字经济时代,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也在不断加深。
王方方告诉时代财经:“以信息技术行业为例,这是广州、深圳着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其中,深圳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服务业的产业集群优势已经非常明显。此外,生物医药行业也是深圳、东莞、惠州都在不断打造的一个重要行业,其发展既有疫情和数字经济的因素,也有粤港澳大湾区着力推动的因素。”
全国两会提案聚焦大湾区
今年,“粤港澳大湾区”连续第六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聚焦大湾区提出的议案涉及绿色发展、交通一体化建设、医疗服务等方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局长白鹤祥建议,建立大湾区碳市场,在小范围内探索更加灵活的市场机制,将钢铁、化工、水泥、航空等行业先于全国纳入碳市场体系,倒逼更多企业实施控碳减排,有利于助推大湾区率先实现“双碳”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则建议,加大力度推进港、珠、澳三地机场合作,尽快开通珠海机场国际口岸,与香港机场、澳门机场形成错位发展、相互补充的组合机场群,并通过公路、铁路、水运等设施形成三地机场之间的联程联运,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重要支撑。
另外,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吴以环认为探索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机制,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一道“必答题”。她建议推动医疗技术准入规则对接,推广与国际接轨的医院评审认证制度。同时,构建深港澳公共卫生信息共享机制,以推动粤港澳三地“健康码”互认为契机,健全传染病通报和交流合作机制。
对大湾区近三年的发展,王方方认为是值得思考和回顾的。“第一方面,我认为大湾区在管理制度、经济体制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开放,加速湾区内部自由流动和互联互通;第二方面则是产业结构的逐渐改善,要尽可能往高端服务业发展。”
袁持平也提醒,大湾区产业发展在继续完善投资环境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