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天天跌!4000万人转投银行理财,一年狂赚1万亿
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增速较2020年提升5.24个百分点。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达93%,理财业务进入真净值时代。
编者按:
国家有关乎民生生计的大账本,老百姓有记录自家开支的小账本。
聚焦2022年全国两会,时代财经推出《“我”的账本》系列报道:关注国家账本新政策,剖析地方账本新提法,发现企业账本新亮点,讲述百姓账本新故事。
正是这一道道加减乘除,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时代财经拍摄
近段时间以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窘境让越来越多手上有点闲钱的年轻人“投奔”银行理财。
3月7日,“股票基金”又上热搜。29岁的小西(化名)看了一眼基金收益,感慨道,“现在的基金还有希望吗?怎么天天跌成这样?”
初入基金市场一年多,小西已经为此缴了不少学费,“别买基金了,还是买银行理财吧,至少稳定、不会亏。”
“保本、不会亏”是大众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固有印象,但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经降为零,市场刚兑预期被完全打破。
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银行理财市场逐渐向净值化时代转型。
过去三年,银行理财产品经历了资管新规发布初期的行业震动、整改过渡期的逐步适应和过渡期延长阶段的努力回旋。
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这一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规模有何变化?净值化后,什么样的理财产品更受投资者欢迎?投资者在银行理财产品上的收益率又如何?
市场规模增长超预期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降为零,市场刚兑预期被完全打破。
与此同时,备受市场关注的同业理财和多层嵌套的理财产品大幅减少。
截至2021年底,同业理财已经降至541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前下降了97.52%,而多层嵌套的理财产品已经基本上清除了。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增速较2020年提升5.24个百分点。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达93%,理财业务进入真净值时代。
“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的增长表现,还是超出了此前的一致预期。”3月5日,中国工商银行南京某支行理财经理赵宇(化名)告诉时代财经。
此前市场对2021年理财产品的预期规模是同比下降,赵宇表示,“但是没有想到不仅同比增长,增速还是不错的,可能是资金避险情绪有持续下降的原因,因此我们对2022年理财产品的规模增长更为乐观。”
时代财经拍摄
时代财经注意到,在29万亿银行理财产品中,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为26.96万亿元,占比92.97%;而非净值型产品余额为2.04万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大幅减少16.39万亿元。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2021年银行理财增长之所以能够超预期,主要是由于“一级低风险产品、T+0型产品、开放式产品成为了增量理财产品的主力”。
同时,中金公司认为,增长的三大驱动因素是“部分理财机构在去年三季度之前已基本完成净值化整改转型,在规范业务模式之下四季度已实现了快速增长放量。其次,自去年三季度开始,国内股市整体波动较大,指数回撤幅度较高,一定程度激发投资者短期避险情绪,资金实现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回流。第三,投资者数量创新高,理财产品受众持续扩张。”
南京当地某上市公司高管告诉时代财经,他去年买了一些银行理财产品,“股市波动太大,资金不能配置在一个地方,所以我大概三分之一的资金都用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一年为投资者赚了1万亿
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8%。
普益标准认为,时至今日,资管新规已经不再是财富管理行业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是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引导机构深耕财富管理的“灯塔”。
正是得益于理财业务种类的多样化以及规范化运行,理财投资者的数量大幅增加。
上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8130万户,一年间投资者数量高增3967万户,同比增长95.3%。其中,个人投资者新增3919万人至8067万人,同比增长94.5%;机构投资者数量同比增长约3倍至62.67万个。
同时,2021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4.76万只,募集资金122.19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
“那我至少赚了亿分之一,一万块。”在上海从事IT行业的刘星星(化名)告诉时代财经,她平时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以外,资金基本上用来投资理财,“我知道净值化,现在买的理财产品都是按净值确认份额,不像以前都是按金额就可以了,但我觉得对个人也没什么影响。”
上述南京某上市公司高管也觉得“净值化对自己影响不大”,“以前买公募基金,不就是净值化产品嘛,所以银行理财现在的净值化对于有过投资经验的人来说,实际上是无所谓的。我去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基本上在3%-4%之间,今年我还是会买一些银行理财产品,也会继续买基金,或者投资股票,反正不会只做一种投资。”
但是,赵宇坦言,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还是要了解“净值化的意义”,“资管新规出台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值法逐渐成为主流,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幅度明显扩大,特别是权益类产品,该类产品持有较高比例的股票,其产品价格将随着股票价格的波动而波动,这是投资者需要明白的。”
刘星星表示,自己家庭的资产配置主要以银行的理财产品为主,另外搭配一些保险公司的万能险,做固定资产。“理财产品通常70%选择中短期的产品,一年内的居多。主要两个原因,第一是资金周转更灵活;第二是可以随时观望市场环境,做出调整。20%的资金会投资一些知名基金产品。选择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投资回报率不高,但胜在资产可以保值。”
3月4日,宁波银行某理财专家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后,银行理财告别“保本保息”,迎来“自负盈亏”,在一定程度下加大了客户选择理财产品的难度。
上述理财专家认为,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要牢记几点,“一是产品风险评级,对于同一家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一般风险评级越低,产品风险越低;二是关注产品类型,通常按照收益风险弹性从小到大的排序是,固收类产品、混合类产品、权益类产品;三是关注产品历史运作情况,比如产品多个时间维度的收益表现、回撤与波动情况等等。”
固收产品还是主流
三年期的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收尾,银行理财已基本完成净值化转型,值得注意的是,理财产品封闭期限变长。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银行新发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320天,同比增长61.07%;理财公司新发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574天, 同比增长17.83%。
而在资管新规发布时,全市场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为138天,2021年12月则大幅增长至481天。1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余额占全部封闭式产品的比例为62.96%,较资管新规发布前提高54.80个百分点;另外,90天以内的短期封闭式理财产品实现清零。
招商银行南京某支行理财经理郭伟(化名)告诉时代财经,封闭式理财产品目前确实没有3个月以内的了,“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封闭式资管产品期限不得低于90天,主要是为了纠正以前产品的短期化倾向。但是,开放式理财产品还是有90天以下的。”
时代财经拍摄
截至2021年末,开放式理财产品余额达到23.78万亿元,规模同比增长16.6%,占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82.0%,占比较2020年末提升3.15个百分点;封闭式产品存续余额达到5.22万亿元,占比18.0%。
目前,各家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的规模开始逐渐扩大,并成为市场的主力。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截至2022年2月末,已有29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4家已经正式开业。截至2021年末,理财公司产品规模17.2万亿,市场份额占比达59%,预计2022年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未来将有50家左右的理财公司。”
“目前,我行理财产品货架上已上架现金类、固收类、固收增强类、混合类和权益类等全品类理财产品,满足客户日益丰富的财富管理需求。”上述宁波银行某理财专家告诉时代财经,除宁银理财子公司外,目前宁波银行已准入包括招银理财、交银理财等多家外部理财子公司的多款理财产品,在头部理财子公司中严选优质理财产品。
在采访调研中,时代财经了解到,固收类理财产品占比越来越高,依旧是理财市场的主流。
上述《报告》显示,从理财产品类型结构来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及占比呈上升趋势。截至2021年底,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6.78万亿元,同比增长22.80%,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92.34%。
“确实如此,股市波动影响较大,公募基金的发行在近期都不太好,说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开始下降,他们需要更安全的产品。”郭伟告诉时代财经,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更为稳定的理财产品更能得到投资者的青睐。
不过,也有投资者对权益类理财产品感兴趣。
在合肥从事教育行业的单美丽(化名)告诉时代财经,她的资产多数用于投资权益类理财产品或者股票,“固收类的收益率太低,不如股市,股票玩得就是心跳!”
郭伟认为,随着银行市场不断规范、竞争的日益激烈,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不断进步,对高风险产品的接受程度正在逐步提升。“但还是要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专业的理财专家进行咨询,寻找最合适自己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量力而行。”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