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明:全年GDP增速8%-9%,前高后低几成定局

谢江珊
2021-07-15 17:09:43
来源: 时代周报
不要使经济增速回落得过快,核心是解决区域结构问题

2021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12.7%。

7月1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GDP达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生产需求继续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快速成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市场主体预期向好,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相对而言,今年经济增速可能前高后低,全年经济增速在8%—9%的概率比较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白景明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提到,上半年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势头稳固强劲,下半年经济发展要高度关注价格上涨的风险,增速或会放缓,“全年还是会保持较高增速,稳固发展势头不会改变。”

时代周报:如何看待中国上半年经济的整体表现?哪些因素支撑了上半年经济发展?

白景明:上半年经济恢复性增长势头稳固强劲,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这个增速是比较强劲的,因为去年上半年增长乏力,今年增长带动了增速。

分产业看,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07154亿元,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96611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4.9%。

这反映了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势头稳固,这也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供需平衡的基础,有效解决“六保”之一“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加快。中国多年来的结构调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候。

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其中,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05.0%、69.8%、48.1%,两年平均增速均超30%,增速较快。

第三,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是协调的。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义增长12.6%,主要受去年上半年低基数的影响,两年平均增长7.4%,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5.2%,略低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

这是一个好的增长结构。居民收入如果不增长,或者跟经济增长差很多,那这种增长只是部分人得利的增长。现在的增长是全民得到增长,全体老百姓都能受惠的增长。

时代周报:7月12日,主管部门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指出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抬升企业成本,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大。在你看来,下半年经济发展主要面临哪些风险?

景明:下半年有两个主要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价格上涨。上半年,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上涨幅度都比较高。一方面,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过来的;另一方面,缘于国内产业结构上的需求压力。销售额增长较快,名义收入增长较快,剔除物价以后,剩下的不是很多。

价格上涨一定要高度重视。它不仅推高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会加大财政支出的压力,这是要注意的风险。

二是区域如何均衡增长。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很快,下半年增速可能会放缓。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已经有所回落。要注意,不要使经济增速回落得过快,核心是解决区域结构问题,以保持区域均衡增长。

我认为,今年经济增速可能会有前高后低的表现,但全年还是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速,稳固发展势头不会改变。

时代周报:多数市场研究机构对2021年经济增速的预判存在差异,有的认为在8%左右,也有的认为可达8.5%,最高达到9.4%。你的预测是?

白景明:我个人认为,全年经济增速在8%-9%的概率比较大,可能到不了10%。

第一,上半年冲高是受价格因素推动。下半年价格压力会加大,但会相对稳定。但也要注意国际因素影响。

第二,需求增长在上半年释放得比较快。像汽车等大宗消费,上半年发展势头比较猛,下半年有可能放缓。此外,住宅价格逐渐趋于平稳,下半年会有所收缩。

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增速较快,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4.4%。但并不是全年均衡的,往往前面这个时间段增速快,接下来的时间就缓下来。从投资拉动角度来看,下半年会有所趋缓。

时代周报: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生产端复苏情况好于需求端,投资需求依然好于消费需求,结构性分化问题仍存在。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白景明: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我认为要反过来看这个事儿。

从大面上来说,现在的供给是需求决定的供给。人们说供给端火爆,需求端不行。我反问,现在工厂的生产是“以销定产”,有订单才开工,没订单不开工,怎么能说需求不行,供给端反而是好的?供给卖给谁去?

实际上,上半年生产端的数据扩张是因为需求在拉动。有订单才会出口旺盛,国内生产也是。现在的情况是没有订单不生产,而不是先生产再等着订单来。

当然要承认的一点是,供给端跟需求端存在结构不对称的情况,这是有可能的。因为现在需求端这侧,有些需求是有时点性的。比如买车,消费者上半年买了下半年就不买了。就此来看,下半年供给就相对收缩了。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