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湖北资本市场竞争力报告:整体实力跻身全国十强,上市公司总市值次于安徽与湖南
时代商学院 杨志鸿
湖北省位于我国的中部,连接着多个省市,除了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外,还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自去年底遭受新冠肺炎疫情严峻考验以来,该省的经济状况一度引人担忧,但随着三季度该省经济运行持续复苏向好,人们的担忧彻底消散。
毫无疑问的是,每个省份的经济发展都与该省的企业息息相关,而上市公司作为众人瞩目的公众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个省份的经济兴衰。
那么,湖北省当前整体的资本市场竞争力如何?省内各城市的资本市场竞争力孰弱孰强?有哪些表现亮眼的地方?
基于湖北省的上市企业数量及市值、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及市值、拟上市企业数量等指标分析,时代商学院试图以此管窥湖北的资本市场竞争力和发展特色。
【摘要】
湖北省整体概况:上市企业数量共有128家上市公司,分布在13个地级市/省直辖县,从数量上看仅次于安徽,在中部六省位列第二;总市值位列安徽、湖南之后,排名第三。
上市公司情况:武汉优势明显,襄阳、宜昌跟随其后。武汉为湖北省的领头羊。截至11月25日,武汉的上市公司数量达63家。从市值来看,武汉上市公司总市值为8129.54亿元,略逊于长沙。从上市公司数量及市值来看,武汉在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中属于资本市场实力次强省会,位列长沙之后。
拟上市公司:集中于武汉市,但恩施、长阳经济区有望零突破。其中,武汉正在接受辅导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25家;宜昌共4家排名第二;荆门和荆州排名并列第三,均为三家;十堰、襄阳、黄冈各两家,随州、恩施、孝感、仙桃、长阳经济区、咸宁市各有一家。
新三板:武汉力拔头筹,黄冈紧随其后。2020年前三季度,湖北新增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截至2020年11月25日,湖北共有新三板挂牌企业301家,全国排名第七位。其中,武汉市有203家,黄冈市以17家紧随其后。
资本市场竞争力总榜:位列全国第十,武汉遥遥领先。湖北省内武汉独领风骚,在各个指标上皆与其他城市拉开较大差距。由于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可以预见武汉在全省的经济增长中将继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除了武汉外,湖北资本市场实力较强的城市有黄石、宜昌、荆州、襄阳。
一、整体概况:上市公司数量位列中部第二,总市值次于安徽与湖南
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截至11月25日,湖北省共有128家上市公司,分布在13个地级市/省直辖县。其中,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113家,港股上市公司为11家,美股上市公司4家。
从整体市值来看,截至11月25日,湖北113家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15983.28亿元,港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1320.56亿元。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湖北省的GDP为45828.31亿元,据此计算,截至10月底,湖北省的资产证券化率(总市值/年度GDP,鉴于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总市值仅含A股,下同)为34.88%。资产证券化率不及安徽省与湖南省。
在中部六省中,湖北省的上市公司数量排名第二,仅次于安徽;市值排名第三,次于安徽与湖南。整体来说,湖北省的资本市场实力在中部六省中排名靠前,与头部省份的差距不大。

而在时代商学院此前发布的《2020全国资本市场竞争力报告:疫情之年业绩分化重塑粤京浙争霸新格局》报告中,基于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市值、资产证券化率、新三板企业数量、新三板企业市值、IPO公司数量等指标,湖北省、安徽省资本市场竞争力均跻身全国前十强,分别位列第十、第九,也是中部六省中排名最高的两个省份。

二、上市公司情况:电子企业数量居首,武汉直接融资额跻身全国十强
截至11月25日,2020年湖北省在A股首发的上市企业共8家,数量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四,次于安徽(17家)、湖南(10家)与江西省(9家)。实际募集资金也落后于安徽、江西及湖南。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间,位于湖北省的良品铺子(603719.SH)的首发上市并未受到影响,其于今年2月24日顺利登陆A股,实际募集资金4.2亿元。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湖北省的电子行业(按申万一级行业)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化工行业位列第二,医药生物及通信行业并列三。前三大行业中,“医药生物”行业及“通信行业”在今年受到了市场高度关注,因此在资本市场上整体表现不俗。

电子行业是湖北省内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最高的行业,涵盖了闻泰科技(600745.SH)、三安光电(600703.SH)等市值超千亿元的企业,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企业在全国半导体行业中综合实力也不容小觑,均处于领先地位。
截至11月25日,湖北省113家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为142.38亿元,其中千亿元市值以上的企业仅有3家,500亿—1000亿元市值的企业有3家,50亿—100亿元市值的企业有71家。整体来看,湖北省上市企业的市值普遍偏低,大市值企业偏少。

2020年初至11月25日,湖北省的直接融资额(包括增发、首发、配股)为727.8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二,直接融资较为活跃。其中,武汉市的直接融资额达388.14亿元,进入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前十强。
2020年前三季度,湖北省的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189.03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69.59亿元,同比下滑41.89%,整体收入增长,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呈现出较大程度的下滑。可见,身处疫情重灾区,湖北省上市公司的经营遭遇较大的困难。

湖北省内的上市公司主要在A股上市,港股及美股上市公司相对较少,具体企业如下图所示(美股经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可能存在少许偏差)。

从城市分布(指地级以上行政区,包括自治州,下同)看,武汉以63家上市公司的数量遥遥领先;宜昌市、襄阳市紧随其后,上市企业数量均为9家;荆州、黄石、荆门的上市企业数量也超过5家;其他城市上市企业数量偏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暂未有上市企业。

从市值看,截至11月25日,湖北省各城市暂未有总市值过万亿元的上市企业,而上市企业过千亿元级别的城市,仅有黄石、荆州、武汉三个城市。
武汉为湖北省的领头羊,与中部其他五省的省会城市的比较中也不落下风。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中,武汉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多,达63家。从市值来看,武汉上市公司总市值为8129.54亿元,略逊于长沙。从上市公司数量及市值来看,武汉在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中属于资本市场实力次强省会,位列长沙之后。

宜昌及襄阳并列湖北省内上市公司数量排名第二,上市公司总市值分别排名第四、第五。这两市的上市公司规模普遍偏小,平均市值分别为110.83亿元、106.23亿元,低于全省平均市值141.44亿元。
黄石和荆州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6家、8家,低于宜昌和襄阳,但上市公司平均市值体量却较宜昌和襄阳高,可以看出,宜昌和襄阳上市公司数量占优,但黄石和荆州的上市公司在规模上领先。
除此之外,黄冈、十堰、随州及咸宁等城市均只有一家上市企业。
整体来看,湖北省的上市公司集中在武汉、宜昌、襄阳一带,经济实力偏弱的城市较难诞生上市公司,这反映出这些城市的营商环境有待改善。
从董事会秘书薪酬来看,中信特钢董秘公开所获薪酬位居第一,长江证券董秘紧随其后,奥美医疗第三。整体看来,董秘薪酬排名前三之间的差距不大,但从第四名开始拉开差距。

三、拟上市公司:集中于武汉市,但恩施、长阳经济区有望零突破
拟上市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后备军,是各个地区资本市场活力的象征。资本市场越活跃,越能源源不断诞生上市公司。
据湖北证监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10月末,湖北拟上市的企业共15家,其中已过会待发行(注册)的有4家,已问询的有5家,已受理的有2家,尚处于辅导期的有47家。
从各城市的情况来看,武汉正在接受辅导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25家;宜昌以4家的数量排名第二;荆门和荆州排名并列第三,均有三家;十堰、襄阳、黄冈各两家,随州、恩施、孝感、仙桃、长阳经济区、咸宁市各有一家。
值得一提的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阳经济区当前均未有上市公司,若其辖区内被辅导企业能成功上市,将有望实现该地区零的突破。
从恩施及长阳经济区被辅导的企业来看,两地制造实力均不强。恩施被辅导企业为湖北省鄂旅投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依托恩施大峡谷景区,提供客运索道和客运服务。该企业主要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旅游行业提供服务,当地经济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长阳经济开发区的被辅导企业为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魔芋全产业链加工企业,属于食品类行业。
四、新三板:武汉力拔头筹,黄冈紧随其后
新三板作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补充,是除A股外,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新三板不仅自身具备融资、交易的功能,还作为A股IPO的储备池,每年皆为A股输送不少新鲜血液。因此,新三板企业的数量及市值,也成为比较各城市资本市场实力的重要参考。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湖北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共有301家,其中,精选层为2家,创新层为36家,基础层为263家,所有企业总市值为614.1亿元。其中,延续A股上市公司领域的领先优势,武汉以203家挂牌企业的数量遥遥领先,总市值达352.6亿元。
2020年前三季度,湖北新增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截至2020年11月25日,湖北共有新三板挂牌企业301家,全国排名第七位。其中,武汉市有203家,黄冈市以17家紧随其后。
五、资本市场竞争力总榜:武汉遥遥领先,黄石、荆州、宜昌旗鼓相当
时代商学院统计了湖北省各大城市在A股、新三板、港股、美股上市(挂牌)公司的数量以及总市值,以此为基础来衡量城市的资本市场竞争力,结果如下图所示。

时代商学院给予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总市值、新三板企业数量、新三板企业市值、拟上市公司数量指标的权重分别为30%、30%、20%、10%、10%,并按各个指标的最大值作为基数(100)来计算,得出单项得分,随后乘以各自权重,合计后得到综合得分。
从结果来看,湖北省内武汉独领风骚,在各个指标上皆与其他城市拉开较大差距。由于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可以预见武汉在全省的经济增长中将继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除武汉外,湖北资本市场实力较强的城市有黄石、宜昌、荆州、襄阳。需注意的是,黄石位于武汉周边,宜昌与荆州位于湖北省的西部,襄阳在湖北省的西北部,整体来看,相较于湖南省资本市场实力较强的地级市集中于长株潭一带,湖北省资本市场实力较强的地级市相对较为分散。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武汉市的GDP总量达到16223.21亿元;经济总量排在第二位的是襄阳,2019年GDP总量达到4812.84亿元;紧接着是宜昌,宜昌的经济总量和襄阳相差不大,GDP总量达到4460.8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离省会武汉最远,其资本市场实力也相对较为落后,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少且市值低,资本市场十分不活跃。当前被辅导的企业也主要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
黄冈市虽然上市企业不多,但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与新三板企业市值相对却领先,虽与武汉距离较近,但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资本市场实力一般。相关政府部门或应给予落后城市多一些政策扶持,让资本市场助力开发当地的资源,如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企业上市融资后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农业资源丰富的城市,企业上市融资后有助于当地农业机械自动化,使得规模化农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严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撰写,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未经时代商学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其他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获得授权转载,仍须注明出处。(联系邮箱:TimesBusiness@163.com)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