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海上“暗战” 争斗海礁油气田

2009-10-28 23:19:25
来源: 时代在线网

尽管此次日本大选的领跑议题始终是“经济”与“民生”,但中国问题并没有完全“淡出”日本政治视线。

823,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继续炮制“中国威胁论”,为大选制造话题。该报社论对中国海军最近在日本近海的动向“表示担忧”。同时称,中国海洋战略可能威胁日本国家利益,但争夺政权的自民党、公明党和民主党在竞选纲领中都没有提到相应对策,这令人感到“非常遗憾”。

《产经新闻》所“担忧”的是被日本视作海上生命线的“西南航线”。这条漫长弧形航线,从中东过印度洋、马六甲,到南海、台湾海峡、东海直至日本本土,是日本获取能源、输出产品的重要渠道。但是,围绕这条航线,中日两国在东海大陆架划分、钓鱼岛归属、油气田开发以及渔业资源等问题上存在着短期内无法消除的分歧。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研究学院教授陈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对中国人而言,新中国成立大业与抗日胜利是画等号的。中日的历史包袱背了半个多世纪,双方的心结仍然没有完全解开。”

与此同时,在826,据日本“言论NPO”与《中国日报》社联合发布的舆论调查显示,73.2%的日本人和65.2%的中国人认为“对方国家”留给自己的印象“不好”或者“比较不好”。而究其原因,高居一、二位的分别是“过去的战争”和“历史问题尚未解决”。

陈云教授看来,中日双方的海上分歧,一定程度上正是源自这种缺少互信的社会心理。

战略航道角力

今年3月中旬,日本两艘尖端驱逐舰从日本本土启程,一路南下,然后向西经马六甲、印度洋,抵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梁云翔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作为岛国的日本海上军事力量并不弱,派舰索马里暗含着跟中国竞争的意味。

“西南航线”上角力远不止这些。

825,在日本海上防卫省例行记者会上,幕僚长赤星庆治坦诚自己有意推动中日两国的防卫交流,并表示“如果中国政府拒绝日本舰队访问香港,他将深感遗憾”。

今年4月,由训练舰“鹿岛”号、“岛雪”号、护卫舰“夕雾”号以及700名官兵组成的海上自卫队远洋训练航海部队,从东京起航,计划沿着“西南航线”,访问东南亚、中东、欧洲等13个国家,并于9月返回。

7月,日方向中国提议,希望增加“82731日访问香港”的计划,加强两国的防卫交流。但中方对日本驻华大使馆的回复是:这是一个敏感问题,目前还没有营造出可以认可停靠的氛围。

对于日方“遭拒”的原因,《朝日新闻》指出,中方不满日本7月底邀请“疆独”分子热比娅访日,并对“台独”分子李登辉9月访日感到不满。

对此,陈云教授指出,“六十年让一个人步入花甲,却让一个国家走向成熟。出于对日本某些做法的不满而采取含蓄性的应对举措,这在外交层面是可以理解的,但更重要的是,一个成熟的大国并不会因为时机敏感而打击对方,相反,积极面对、消除矛盾是应有之为。”她认为,中日的军事防卫交流是大势所趋,而且十分必要,绝不会因为一次“拒绝”而停滞不前。

的确,如果两国防务部门交流与合作能够尽快实现,那么,中日在“西南航线”上的分歧也许将逐渐消除,而位于“西南航线”上的春晓油气田也许不会时不时地刺激日本媒体的神经。

春晓油气田争议

8月底,日本媒体开始爆料“春晓油气田附近出现中国船只”,并大胆猜测船只的目的。据《读卖新闻》824报道称,船只“好像正在从事着什么作业”。其实,一个月之前,日本媒体就“炒作”过相同的新闻。当时,中方已经澄清,“船只所进行的只是保守的维修保养作业,油气田的现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然而,针对日媒新一轮的爆料与猜测,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薮中三十二表示,日方已向中方反映,希望其避免容易引起误解的行为。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是日本间接向中国发出警告,也可能是大选前的一种策略。但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认为,日媒的炒作和政府的宣传不过是混淆视听。中国船只在春晓油气田附近进行任何活动都是自己的事,日本政府不能、也没有必要疑神疑鬼,更没理由提出抗议。

春晓油气田,位于距离上海东南500公里的东海海域,由春晓、平湖、残雪、断桥和天外天等油气田组成,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田。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但是,东海海域最宽处只有360海里,中日专属经济区出现重叠。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中国认为东海大陆架应向东延至冲绳海槽,但日本却坚持采用陆地间的中间线进行划分。而春晓油气田的争议性就在于它距离“中间线”仅五公里,日方担心其投产后,会利用吸管原理吸走东侧的能源。

为了避免冲突,自上世纪90年代,中方一直在“中间线”西侧无争议地区开发,直至20086月,中日双方公布了《中日关于东海共同开发的谅解》。这份协议准许日本在包括春晓在内的多个项目上进行投资,并按比例获得收益。对此,陈云教授称,目前最紧要的就是商谈具体的开发模式。中国也曾主动邀请石油巨头一同开采能源。她指出:“所谓务实性的交流就是有钱的出钱,有技术的出技术,而不是用民粹的目光看问题,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开拓共赢的局面。”

冲之鸟礁之争

围绕海洋资源,冲之鸟礁则是中日海上竞争的另一焦点。

四年前,时任日本东京知事的石原慎太郎曾在这块珊瑚礁上自导自演了一场滑稽的政治秀。登礁后,他跪在刻有“冲之鸟岛”的石碑前献吻,他宣称:这块礁石是日本的“真正领土”。为证明“这里能修建水电站”的说法,他特意跳到海里潜水观察。

实际上,冲之鸟礁只是一块岩礁,涨潮时仅有两块床垫大小的礁石露出水面,无法住人,但去年11月,日本却以此为由,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申请延伸南太平洋的大陆架。中国驻联合国代表824向该委员会提交了意见书。其中指出,冲之鸟礁不能供人类居住,也无法维持经济生活,设定大陆架没有任何根据,委员会不应受理日本的申请。

对于中国的长期反对,日本开始了疯狂的“变礁为岛”行动。仅2008年,日本财政就拨款2.27亿日元在礁上种植珊瑚,保护“小岛”免受侵蚀。这项计划始于2006年,当时,日本官员从礁上取走了37棵珊瑚,带到冲绳南部的阿嘉岛培植。至今,育出的5万多棵手指大小的珊瑚,已分批附在陶板上,被潜水员固定在冲之鸟礁的海底。

除了继续种植珊瑚,日本也尝试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岩石,抵挡海浪冲击。当局还修筑灯塔,计划开拓捕鱼业,并设置气象观测仪器与直升机起降地,制造这个“岛”被使用的景象。

对此,陈云教授指出,日本煞费苦心,为的就是附近的海洋资源。经勘测,该海域拥有储量丰富的液态甲烷以及铜、稀有金属等矿物质。这对于只有淡水能够自给的日本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而且,如果申请通过,日本的海域管辖面积将扩大一倍,超过日本3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

陈云教授认为,“在领土、资源问题上,中国的关切是人之常情,日本的争夺未必能简单地称之为居心叵测。但双方必须在二战后的游戏规则里据理力争,不能单方面采取过分行为。”她认为,大陆架界限委员会9月将审查申请,这就是“理”。




    专题文章
 
            鸠山大胜 日本踏入两党制

        对话徐敦信:民主党上台 中日关系向好

        鸠山隐忧:派阀政治难消失

        相关评论 
                        
鸠山的政治未必是“爱”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平均1.5天1起融资!人形机器人“卡位赛”引发资本狂欢,上纬新材已涨199%
A股半年考成绩出炉:南方精工归母净利润最高预增35784%,房企成预亏重灾区
连续回调,银行股现分歧?中国人寿拟清仓这家城商行,仍有12家银行获增持
名次提升23名!齐鲁银行再次入选《银行家》TOP300,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