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板后股价下行,英利汽车上半年预亏超3000万元!一汽系是最大客户

武凯
2025-07-15 15:32:34
来源: 时代周报
新能源项目车型占总体项目比例已达47%。

7月14日晚,英利汽车(601279.SH)公告称,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3000万-450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去年同期,英利汽车净利润3700.40万元。

图片来源:英利汽车

英利汽车解释称,受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部分客户相关车型销量有所下滑、订单延迟,叠加公司前期资本投入较高,部分项目产能未充分释放,规模效应尚不明显等因素,综合导致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减少,经营业绩下降。

英利汽车业绩下滑在2024年下半年已初现端倪,2024年其营收46.93亿元,同比下滑11.76%,净利润4881.99万元,同比跌51.90%。结合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情况,英利汽车下半年净利润仅有1181.59万元。

英利汽车成立于1991年,总部位于长春市,2021年4月登陆上海证交所。其母公司为开曼英利,于2016年1月在我国台湾地区上市。英利汽车主营防撞梁、车底护板等汽车零部件,同样位于长春市的一汽系品牌是其最大客户。

三连板只是昙花一现?

英利汽车近期曾以股价三连板被市场关注。

今年6月11日-6月13日,英利汽车股价连续3天涨停。6月16日,英利汽车盘中股价最高触及4.79元,创下年内新高。

在这背后,是6月11日前后,一汽集团、广汽集团(601238.SH,02238.HK)、赛力斯(601127.SH)、比亚迪(002594.SZ,01211.HK)等车企,就“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作出承诺,将支付供应商货款的账期统一至60天内。随即汽车零部件板块6月11日至12日连续大涨。

但在短暂的连涨后,英利汽车随着汽车零部件板块回归平稳,股价在3.90元上下徘徊。7月14日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后,英利汽车股价出现下跌。7月15日,英利汽车报3.90元/股,跌1.52%。

英利汽车表示,预计公司今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为3000万-4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由盈转亏。公司将亏损原因归于以下几点:部分客户相关车型销量下滑、订单延迟,公司前期资本投入较高,部分项目产能未充分释放,规模效应尚不明显等。

时代周报记者向英利汽车证券事务部发去采访需求,就哪些客户汽车销量下滑导致公司收入降低、订单延迟情况是否会缓解等了解详情。截至发稿未获答复。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时代周报记者制表

在2022年至2024年间,英利汽车的市场表现并不稳定:其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但到了2024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步下滑,直至今年上半年出现大幅亏损。

2022年-2024年,英利汽车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4783.04万元、4011.07万元、3700.40万元;收入分别为19.40亿元、25.32亿元、23.66亿元。

一汽大众是最大客户

英利汽车的业务十分依赖同在长春市的一汽系品牌。

2024年,英利汽车前5大客户贡献了其70.52%的销售额。尤其是前两大客户,贡献了超过6成的收入。其中,一汽大众是公司最大客户,贡献了18.75亿元的收入,占英利汽车全年46.93亿元营收的39.95%。

截图自企业2024年年报

英利汽车的主要客户还有一汽红旗、一汽奔腾、北京奔驰、沃尔沃亚太等。

英利汽车主要产品以硬件类汽车零部件为主,分为金属件和非金属件,含仪表板骨架、防撞梁、EV电池下壳体、EV电池上壳体、副车架、前后纵梁以及其他车身冲压件等。除汽车零部件外,公司也生产少量汽车零部件相关的模具。

截图自企业2024年年报

2024年,英利汽车金属件、非金属件产能利用率均不足80%,两类零部件销量也较前一年度下滑8.76%、0.48%。金属件作为营收占比近3/4的主营业务类别,其库存甚至增加8.53%。一涨一跌之间,英利汽车的传统业务面临挑战。

截图自企业2024年年报

在业内人士看来,英利汽车整体产品偏传统硬件零部件,此类产品利润率有限。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的当下,公司可以尝试拓展更多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另一方面,公司应加速摆脱头部客户依赖,谋求更多市场。

对此英利汽车表示,其在努力拓展新客户,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比亚迪、小鹏汽车、蔚来、零跑汽车等。公司透露称,目前新能源项目车型占总体项目比例已达47%。

时代周报记者向英利汽车方面了解下半年业务走势以及业绩预估情况,未获答复。

不过英利汽车在互动平台上表示,近期多家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此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相关产业链公司的资金周转状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对相关公司的经营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读懂IPO|红星冷链的业绩“冷思考”:区域市占率触顶,降价仍难扼客户流失
AIoT市场需求爆发!瑞芯微上半年营收预计超20亿元,端侧AI成发力重点
读懂IPO|剑桥科技业绩回弹后赴港募资,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已清仓,控股股东频减持
读懂IPO|硅烷交联剂龙头业绩失速,锦华新材募投计划频遭北交所问询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