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一线城市,去年吃出千亿营业额,现在还在攒人气
扩内需,关键在服务消费
“食在广州”的说法广为流传,藏在这四个字背后的经济数据也不可小觑。
4月11日,时代周报记者从广州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市餐饮营业额超千亿元,增速位居全国一线城市之首。
而据《2024年广州国际美食餐饮产业大数据报告》,截止2024年上半年,广州餐饮门店数近18.6万家,领跑广东全省,也超过北京、上海和深圳,在一线城市中居于首位。
往前推至2023年,广州餐饮市场人均年消费近7000元,已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 图源:图虫创意
美食之于广州,不仅提升当地居民生活幸福感,提高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还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
伴随着广州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这些好处还在进一步放大。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广州优先培育建设3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认定首批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有效推动餐饮业提质扩容。
近期发布的《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下称“广州服务消费23条”),又提出从打造世界粤菜文化体验中心、培育建设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打造各类“美食+”“+美食”活动矩阵、打造“美食名镇”“美食名村”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当地美食优势。
这仅是广州促进服务消费的其中一环。
现阶段,扩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其中促进服务消费又被视为扩内需的关键。作为全国首批建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广州积极响应,从餐饮业、住宿业、家政服务业、养老托育、文旅体育消费、健康教育消费等多领域着手,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加码“吃喝玩乐”
从概念上看,服务消费是指消费者为获得非物质性服务而支付费用的行为,涵盖了教育、医疗、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诸多领域。也通常被理解为“吃喝玩乐”。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十大任务的第一位。
现阶段,扩内需成为重要举措,其中促进服务消费又被视为扩内需的关键。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于近期发文指出,中国现阶段的消费不足,主要是服务消费不足。
他列举了一组数据。目前中国居民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大概是40%以下,美国这个比重是67%,亚洲的几个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比中国也要高20%左右。从服务消费占GDP的比重来看,中国大概是26%,美国是55%,亚洲几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3%,也比中国高。
与此同时,从国际经验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食品、服装等消费支出比重会逐步下降,汽车、住宅、中高端家电等支出比重逐渐上升,服务消费支出占比会持续较快提升,从而实现衣食消费到住行消费再到服务消费的升级过程。
这也是近期广州大力推进服务消费的背景。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广州作为全国首批建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长期以来的服务消费大市,吃喝玩乐游等服务消费的各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在提振消费成为今年工作重心的背景下,应该发挥龙头作用和挑大梁的担当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也提出,支持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并提出八项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促进服务消费服务扩容”。
如何发力?
回顾2024年,广州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成绩显著。
具体来看,当地优先培育建设3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认定首批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住宿餐饮业领跑全国;新增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筹备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文化艺术业、体育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7.5%和9.1%;全国首个跨境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启动,家政“安心服务证”发放突破10万张,银发经济企业超1万家。
着眼2025年,近期广州促进服务消费动作频频。
4月6日,广州发布“广州服务消费23条”,结合广州特色,从挖掘升级消费、创新消费模式、打造特色空间、优化消费环境、强化政策支撑等方向发力,推动餐饮、商务、文广旅、体育、卫健、教育、民政等多个领域的消费提质扩容。
广州 图源:图虫创意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广州服务消费23条重点发力方向包括餐饮业、住宿业、家政服务业、养老托育、文旅体育消费、健康教育消费、居住消费等方面,主要面向的是民生领域需求,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也说明当前广州拉动消费的思路是刺激并扩大民生领域需求,以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广州消费市场。
同时,在实现方式上,《若干措施》从优化监管、制定标准和改善环境三方面着手,将政策重点放在提质上,以优化广州消费者的体验为目标,增强广州消费者消费信心。
4月11日,当地又召开广州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发言人会上分享促进服务消费的政策创新和工作成效,“银发经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赛事中心”“食在广州”等都成为关键词。
彭澎分析,广州有“食在广州”的美誉,也是饮料、酒水消费大市,是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也是人口众多的一线城市,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是中国经济、人口、外贸第一大省的省会,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全省乃至华南地区的辐射力强大,“这些都是做大做强服务消费的法宝”。
广州美食 图源:图虫创意
不过他也指出,相比较国内其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广州在打造“网红城市”和“整活”方面有所不足,可能与岭南文化务实低调有关。
他建议,接下来,广州要在前期打造“夜间经济”的基础上,重振改革开放之初引领全国服务消费潮流的风范,在经济、产业与岭南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融合中打造更多、更丰富的“服务+”应用场景,针对市民、省内群众、外地和海外游客,推出民生服务、休闲服务、特色服务和国际化品牌服务等多层次服务消费体系。
“同时把消费场景建设和消费活动组织有效结合起来,把改革消费服务供给侧和高水平推进开放需求侧有效结合起来,把完善消费环境和提高消费产品质量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广州服务’的金字招牌,享誉海内外。”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